凸显学考导向,优化《经济生活》预习作业

2018-02-19 08:10施锋群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

施锋群

摘 要: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预习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广大教师虽然知道预习作业的重要性,但由于受传统考试导向的影响,预习作业的设计存在诸多偏差。针对这一情况,以学考为导向,具体阐述了优化《经济生活》预习作业的三大策略,围绕学考知识条目、学考考核要求、学考考核目标进行知识定纲、教学定度、能力定向。以期预习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准确、更高效地构建知识,提升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学考导向;预习作业;三大策略

一、源起

“先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预习作业作为课堂的开门篇,铺垫、引领整个课堂。广大教师虽然非常重视预习作业,但预习作业的设计未能及时适应新高考背景下学考导向的要求,较多停留在传统考试导向下进行设计,存在诸多偏差,从而导致先学继而后教都做了许多无用功。具体表现在:

(一)知识定纲有偏差,即主干知识的选择、架构有偏差

按照新高考的学考标准,本来长期不是考点的知识现在是考点了,如“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本来是考点的知识现在不是考点了,如“保险”。但教师出于思维定势,未能对原有知识架构进行调整,对学生自主学习起了干扰作用,甚至会打乱课堂教学的节奏,误导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定度有偏差,即对知识条目掌握的程度要求存在偏差,或降低了要求,或拔高了要求

学考对知识条目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对于理解要求的知识条目,若简单采用提纲式填空题的方式来设计,那就是降低到了识记要求;若放置于复杂的“图表题”下进行分析探究,那就超越了理解的能力范畴,过于拔高。

(三)能力定向有偏差,即知识理解和运用中渗透的能力有

偏差

情境探究式預习作业因其能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培养多方面能力,受到教师的普遍推崇。问题在于教师设计了情境探究,但不清楚需要考查学生何种能力。或者是很想考查学生的某种能力,但不知设计哪种情境能获得最佳效果。如“评析题”问题情境的设计,培养的是学生一分为二、辩证的思维能力,但这不符合学考考核目标中“判断、批判”这一能力要求,这时,把评析题改成判断题更可取,更能针对性考查学生“判断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

总之,身为一线教师,必须树立学考观念,在预习作业设计中,应牢牢把握学考导向,准确选择和架构知识,落实考核目标和要求,提高预习作业导学的精准性,更好地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二、实践

预习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先入为主的效应,在预习作业中获得的印象可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这种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能轻易被改变。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方式优化预习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准确架构知识、提升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凸显学考导向,优化预习作业可以采用以下三大策略:

(一)构建学考知识条目二举措:删减、整合

1.删减——纲举目张 执本末从

正所谓纲举目张,提起渔网的总绳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主干知识是庞杂的教学资源的纲,抓住主干知识,才能带动教学资源这张网。那么什么是主干知识?笔者认为在学考导向下,学考知识条目就是主干知识,好钢用在刀刃上,预习作业要在主干知识上大做文章,引导学生把预习的主要精力放在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上。同时,主干知识不是孤立的,要经历发生发展的过程,遵循一定的逻辑延伸、联系、联络。非学考知识条目的知识,服从服务于主干知识,可以根据与主干知识的亲疏关系进行删减,关系远的就删除,关系近的就减去繁文缛节,进行简化。以“神奇的货币”这一课为例,“支票”的知识可以去掉不要,果断放进回收站,明确告知学生这些知识不作为教学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若有兴趣可以作为课外阅读。“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其他职能”“纸币产生的原因、含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这些知识虽不是学考的知识条目,但与学考知识条目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在知识架构中有实际意义,可以在预习作业中对知识作简化处理,干净利落,点到为止,不作拓展延伸。

2.整合——调整迁移 优化组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事物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 使本来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事物变得更有意义起来。预习作业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更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整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构建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避免重复劳动,提高预习效率。以预习作业为载体对主干知识进行整合,采用同类合并、前移后置、以点带面、一材串联的方法,对知识做一定的归类排序,使其有条理、有秩序。

同类合并:即把内容相近或相似的知识在同一情境探究中呈现。《经济生活》有四块综合探究的内容,教学指导意见均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学考标准中,直观上没有来自综合探究的考试条目。这四块综合探究的内容如何处理呢?在预习作业设计中,采用同类合并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方法。如创建“待业多年的大学生李某找工作”的生活情境,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就业?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方面为小李就业提几条建议?”可以将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的基本要求“懂得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与学考知识条目“劳动和就业的意义、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作同类合并的设计,巧妙地将同类知识进行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劳动,提升预习效率。

前移后置:即对知识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使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变得更为顺畅。教材知识的先后顺序有其严密的逻辑关系,教师应在遵循教材原有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使知识的逻辑关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国家财政”一框内容中,可以将教材知识调整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关系→由财政赤字导出财政作用第③点→财政作用第①②点。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一般总是先了解“是什么”,然后再去了解“怎么样”。因此在教学中,将财政作用后置,思维逻辑更顺畅。同时,创设财政赤字政策这一时事情境,引出“三种财政收支关系,哪种最好呢?”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教材知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获得正确答案。有了这个关键点的衔接,知识很自然地进入了财政作用第③点,显然将财政作用第③点前移可以使教学过渡更流畅。再比如,将消费类型前移,进而探究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将市场失灵后置,用来分析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相比教材知识原有顺序,这样的调整使知识体系更有序,学生更易掌握。

以点带面:可以就学考条目下的部分知识设计预习作业,用个别点的任务带动学生对相关知识面的通盘理解,这就是以点带面。教师在对主干知识延伸设计时容易陷入面面俱到的误区,担心“作业没涉及到,学生就不会预习到”。预习作业以点带面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这种顾虑。例如“消费及其类型”中,创设情境【镜头一】小王大学毕业应聘进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单位,工作3年,月工资已经从刚上岗的3千涨到了5千。有了一点积蓄(银行存款5万)的小王最近萌生了买车的想法,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认为小王买车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镜头二】小王一家开了家庭会议,在综合家庭成员的各种意见、充分分析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小王决定首付4万元、按揭4万元买价格8万元的轿车。从交易方式看,小王的消费属于什么消费类型?【镜头三】小王的轿车梦终于实现了,“十一”长假来了,小王高高兴兴地开着自己的爱车,拉上一家人体验了“自驾游”的快乐!从消费目的看,小王的消费属于什么消费类型?镜头一对应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镜头二、三对应考点“消费的类型”。表面上看,三组镜头均没有涉及对应考点和的全部知识,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考点知识的完整预习,因为只有通盘预习整个面,方能准确找到问题中的点。与面面俱到的预习作业相比,以点带面的预习作业的设计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预习负担,不失为一种轻负高效的方式。

一材串联:在同一个情境下,通过针对性的素材选择和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将知识逐个顺次相连接。运用时教师首先必须参透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次选择与知识有众多交集且内涵丰富的鲜活素材,最后设置切口精准的问题将素材与知识联通。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预习作业运用学生熟悉的《爸爸去哪儿》亲子节目为素材,多角度挖掘素材内涵,以节目的市场运作、取胜法宝、掀起亲子节目热为切入点,将市场调节、市场失灵、市场秩序、宏观调控方面的主干知識进行串联,使情境与知识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相比多个材料的零散整合,一材串联的预习作业无疑是一种高效的知识整合方式。

(二)把握学考考核要求三梯度:识记、理解、应用

学考对知识条目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预习作业的设计需要恰如其分地把握“掌握程度”这个“舵”,才能准确引导学生思维、能力所及的度。以“多彩的消费”为例,见表1。

1.识记——教学要求的低等层次

识记是指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行为动词界定为知道、了解。能力指向主要是记忆能力。“识记恩格尔系数”就是要知道恩格尔系数的基本概念,了解恩格尔系数与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关系。基于此,预习作业可以设计为“恩格尔系数是 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 。”通过简单的关键信息填空达成对恩格尔系数的“识记”要求。

2.理解——教学要求的中等层次

理解主要包括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能力指向包括理解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判断及批判能力、分析能力。“理解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就需要掌握具体的几种消费心理、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的具体表现、我们应有的态度,同时能够依据这些知识及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对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做出判断和分析。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预习作业“(1)明星们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人气开餐厅,这是利用粉丝们的什么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你去过或打算去某一明星餐厅消费吗?(2)读高二的小琪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在暑假里将头发染成了紫色。这是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你认同他的这个消费行为吗?(3)‘什么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这是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消费心理的?(4)热衷于只在商场逛,记下货号,再去网上购买的群体被称作“抄号族”。这是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生活中你有类似的消费行为吗?”通过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学生熟知的消费现象作出初步判断和分析达成对消费心理的“理解”要求。

3.应用——教学要求的高等层次

应用是指运用所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并能运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能力指向包括分析、探究能力、表述能力。“应用做理智的消费者”就是要运用消费原则来分析探究我国目前的一些消费现象,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探究,论证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据此,预习作业可以创设“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什么是低碳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从消费者角度谈谈低碳生活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今天,你低碳了吗?请列举3个低碳生活习惯。”通过运用消费观的知识探究和参与低碳生活达成对做理智的消费者的“应用”要求。

(三)达成学考考核目标四对策:转化、更新、增加、延伸

学考标准明确指出学考考核的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有六大类,即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判断、批判能力,分析、探究能力,表述能力。能力的提升主要伴随着活动的展开,新课标倡导研究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能力目标。具有导学功能的预习作业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探究式任务,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激活思维,提升能力。具体对策有:

1.转化——情境创设 任务引领

高中政治新课标强调“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预习作业设计时应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现象,同时通过任务引领,将生活逻辑转化为理论逻辑,在知识与生活相互转化、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操作、探究的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六大能力。如“理解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的预习作业设计中,创设“明星餐厅”这一生活主题,探究任务一“明星们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人气开餐厅,这是利用粉丝们的什么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能力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在区分四种消费心理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的过程中,提高理解能力,比较、归纳能力。探究任务二“你去过或打算去某一明星餐厅消费吗?”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对明星餐厅消费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反对盲目从众的结论,由此提高分析能力,判断、批判能力。

2.更新——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学生的能力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得到提升,生活素材的选择应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应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各种生活关切。《经济生活》教材编制运用了大量情境资源,其中不乏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生活素材,例如理解汇率的变化用了2010年和2013年的素材,探究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用了20世纪90年代的材料,理解储蓄存款用了改革开放至2012年的储蓄存款数据等等。预习作业设计时,可以用更具有时代感的素材去替换这些不合时宜的材料。此外,还应扩充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时下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探究做理智的消费者时与国家倡导的低碳生活、光盘行动相结合。理解信用卡时,将学生当下流行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依托现代科技的电子货币形式纳入进来。创设与时俱进的生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共鳴,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高学生能力。

3.增加——适度增扩 有的放矢

学考考核中的部分能力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情境创设进行强化提高。比如判断题是近几年学考必考部分的一种固有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判断、批判能力,即判断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经济生活》教材中没有出现判断题这一问题情境,预习作业设计时很有必要弥补教材这一空白,针对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困惑点、易混点、难点、盲点、易错点设计判断题,以提高学生的判断、批判能力。例如,针对纸币发行规律的困惑点设计“现阶段,众多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而停工破产,工人也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工资偏低。国家通过多印发纸币就能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这一易混点,设计“公有制占主体也就是国有经济占主体”。针对盲点设计的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等。除了增加判断题外,还可以增设表格比较题,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即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的能力。例如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坚持和完善的必要性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储蓄存款、股票、债券的性质、收益来源、偿还方式、风险性、相同点进行比较;对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所有制范围、分配尺度、具体收入案例方面的比较;等等。运用表格对相近相似知识进行比较,能起到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的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

4.延伸——参与生活 学以致用

理解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参与生活,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分析、探究能力,表述能力。《经济生活》教材的逻辑通常是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理论观点,采用具体→抽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比较缺乏运用理论观点去反观生活,指导生活的情境创设。预习作业可以采用延伸策略,通过具体→抽象→具体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和说明的能力,充分感受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例如在理解汇率及汇率涨跌后,探讨汇率变化对某外贸公司进出口的影响,对某出国留学的同学境外消费支出的影响等等;在把握了“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的直接原因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印证;在归纳出价格与需求量一般来说成反向变动后,让学生谈谈“如果你家安装了峰谷电表,这对你们家的用电习惯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学习了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有类似的消费行为吗?”;从低碳生活的话题中归纳出正确的消费原则后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消费行为“今天,你低碳了吗?请列举3个低碳生活习惯。”;从典型案例中归纳出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后让学生收集身边类似案例进行分享;在比较、归纳了几种投资理财的方式后,让学生为两个不同家庭制定理财方案等。

三、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益

《经济生活》教学的对象是高一新生,由于受初中“社会”学科的影响,对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同时,在高中阶段,时间对学生来说非常宝贵,留给政治学科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凸显学考导向,优化预习作业,既能引导学生乐于预习,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科学的预习方法;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预习时重点把握主干知识、理清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的理解运用中培养学考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提高预习效益,达到轻负高质的预习效果。

(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凸显学考导向,优化预习作业使学生的预习及预习中暴露的问题聚焦于学考知识条目、学考考核要求、学考考核目标这三大方面。进而促使课堂教学的学和教也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学生在听课中检验、加强或矫正自己这三方面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地学。教师也会根据学生预习中存在的这三大方面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

(三)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凸显学考导向,优化预习作业,需要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发挥主体作用,认真领会和比对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学考标准的内容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寻找、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反思

(一)凸显学考导向是否过于功利

相对于课程标准,学考标准对于考试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凸显学考导向,优化预习作业主要围绕学考知识条目、学考考核要求、学考考核目标进行知识定纲、教学定度、能力定向。“怎么考就怎么教”是否很应试,很功利呢?笔者认为,这一设计是就课前的预习作业而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补充,如将删除的知识激活、将简化的知识延伸等。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否失去新鲜感

课前,教师就将精心烹制的佳肴让学生享用,一堂课的神秘面纱被提前揭开,课堂教学不就失去新鲜感了吗?确实,学生通过预习将许多未知的知识变成了已知,正因为如此,教师需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新的未知。高效的预习并没有让课堂失去新鲜感,相反地,它恰恰是为别有洞天、别开生面的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三)学生预习效果的差异性是否制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学生对于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参差不齐的,如一个班40位同学,10位良好,20位合格,10位不合格。教师是否会认为这么多人没预习好,这堂课的整体效益要打折扣了?其实不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10位良好的同学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引导10位不合格同学和其余同学开展互助合作,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有效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能提升教学品质,采用更为科学的教学范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兵.有效预习作业设计之我见[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3).

[2]郭隆锋.对课前预习的理解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16).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德育渗透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好《经济生活》新教材中的事例
着力构建学生的生命“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