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推行力度不断增大,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改变了只看重学生成绩的传统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研究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勤动手、多动脑和爱探究,使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整个高中化学教材中一直贯穿着“离子反应”的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又是高频考点。所以如何有效地把新课改的要求融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中去,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离子反应”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因为离子反应的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像离子方程式、电解质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等。在初中化学课程上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就有简单的了解和掌握,步入高中后又进行深入研究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在高中离子反应一直贯穿于化学教材当中,在每年的高考中离子反应的题目都是难点和高频考点。另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表示学生要依据实验结果了解离子反应以及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通过这两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离子反应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二、研究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方式
(一)改变传统化学观念
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想要让学生提高对离子反应的重视程度,改变他们的化学观念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传统的离子反应教学中,老师十分注重离子方程式的内容,所以就让学生反复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使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练习,不仅消耗了很多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慢慢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使练习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首先要让学生形成化学的核心观念,在学习离子反应后,只需要让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表达的常见反应就足够了。其次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理论观念的渗透,把规范书写的要求和内容可以在以后的讲解中逐步渗透。最后要在教学中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增加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离子反应所带来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新观念,提高对学习离子反应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离子反应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并且知识点也十分抽象。所以老师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话,就会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不明显,在高考中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老师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枯燥抽象的离子反应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课时,首先老师在视频播放盐酸、氯化钠和蔗糖的固体和溶液能不能导电,并让学生讨论原因是什么。接着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来演一场情景剧,自己扮演实验过程中的物质和离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最后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我们不难看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離子反应的相关内容一直都是高考中的难点和热点,所以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最正确的答案。首先学生要对离子的性质和离子间的相互关系等基础知识进行扎实全面的掌握,其次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遇到问题冷静分析。最后要善于总结,在做题中总结离子反应的一些规律,把类似的题目整理到一起,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解题方法。
综上所述,掌握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和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新课改明确提出的要求之一。对于老师而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化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观念,设计合理的方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老师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讲,要全面掌握离子反应的基础知识,在解题中不断缕清自己的解题思路,要善于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争取在高考时能够准确地写出离子反应的相关题目,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梓生,吴菊华.高中必修化学“离子方程式”教学:现状、策略与案例分析[J].化学教学,2017(8):33-36.
[2]陈静.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16(7):50-53.
[3]赖增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叙写研究:高中化学“离子反应”为例[J].化学教育,2016,37(2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