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18-02-19 08:04曹益进
当代旅游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高中语文学生

曹益进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实现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优化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近年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许多高中学校都逐渐从文化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进行了转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语文思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适应素质教育理论,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个人素质能力。语文课程作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在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因此,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创造情境式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积极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作用,基于高中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语文学科内容,创造情境式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如配以柔美的音乐,选择夜色下荷花摇曳的动画,让学生感受到荷塘月色下静谧美好的气氛。通过引导学生在贴近文章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课文,并根据情境进行问题的提升,使学生对于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深刻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基于教学情境,向学生适时的提出问题,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词句对于荷塘月色的描写最为贴切?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这样的景象?通过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开放式教学环境的创造,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积极的置身于其中进行知识的探究,也由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模式,提升学生创造独立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渐培养出团队合作意识,获得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逐渐创造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如怎样评价别里克科夫?文章中用到了哪些写作手法?通过讽刺或者细节描写等手法运用,达到了怎样的教学效果等等。通过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思考与讨论,大家借助自身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习到其他学生的思维,并逐渐形成其独立性的语文思维,推动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语文能力,对于语文课程学习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路。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中,教师除了基于教材内容教导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以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接触面,引导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地学习语文知识,分析学习中的问题,进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蜀道难》一课教学时,除了对教材内容进行讲叙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辅助材料,指导学生对李白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进行了解,并结合萧纲的《蜀道难·其一》《蜀道难·其二》,以及阴铿的《蜀道难》进行分析对比,并指导学生阅读《送友人入蜀》、《剑阁赋》与《蜀道难》的相通、相似之处,使学生了解到这一课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拓展,学生将对不同的语文知识有深刻的学习,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思维能力的拓展。

四、阅读名著交流成果,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教育要求,组织学生合理开展丰富的名著阅读交流实践活动,通过阅读名著以及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为学生提升更加开放性的、自主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交流沟通学习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获得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暑假期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如《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这一苏轼的传记,在假期结束之后,教师利用一节课程,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成果的交流,有的学生认识到苏东坡很会过日子,也能把苦日子过成好日子;有的学生认识到,苏东坡一心为民,刚正不阿;还有的学生提出了苏东坡是文化的巨人,是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通过组织大家一起进行阅读交流,结合其人生阅历使学生产生深刻的阅读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设计如下开放性的话题,如:在传记阅读完成后,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遇到和他一样的逆境时,该如何自处?如果生在他所在的年代,是否能有其一样的成就等等。通过开放性的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对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文学科特征以及高中学生学习实际,优化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过程,通过积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情境等。一定程度上发掘学生潜力,并使学生在不断完成教师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语文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其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武兰.问题与改进: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片断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02).

[2]董素敏.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新课程(中学),2017(8).

[3]翁燕军.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7):129-130.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高中语文学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赶不走的学生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学生写话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