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02-19 08:21吴楚楚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效果

吴楚楚

【摘要】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原发性小肝癌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 A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B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结果: A组、B组经相应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P>0.05,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80.00%。 结论: 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术均可使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获得较优近期疗效。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2-057-01

我国原发性肝癌(PLC)发病率占世界肝癌患者总数50%左右,虽然现阶段临床接诊此类患者后首选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适用此法[1]。基于此,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原发性小肝癌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详尽的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3-75岁、平均(56.32±0.37)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选入的9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均分为A组、B组(每组n=45),两组一般资料对应数据对比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实际情况(如大小、位置等),根据所得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及进针点、角度、深度,治疗时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常规局部麻醉后经皮将射频消融针刺入病灶内部,参数设置包括功率48W、时间5-12min、温度90-920C,直径在2cm以下的病灶行单点消融即可,直径超过2cm的病灶则需选择多位点叠加消融,应注意消融时边界应超过病灶边缘0.5-1.0cm为宜。B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利用热塑体膜固定体位,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所得图像传输至CMS Xio治疗计划系统并勾画相应靶区域,实际治疗时应将计划靶区域外放3mm,根据正常器官辐射限量设计治疗计划,放疗治疗3-8次、每周不应超过5次,总辐射剂量控制在39-52Gy。

1.2.2 观察指标

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判断各组患者治疗效果:①完全缓解(CR):原有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至少4周未见新发病灶;②部分缓解(PR):原有病灶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且持续至少4周未见新发病灶;③无变化(NC):原有病灶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持续至少4周未见新发病灶;④进展(PD):原有病灶较治疗前增大幅度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为各组PR%、CR%之和。

1. 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数据属于计数资料,经n(%)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行X2檢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析可知,A组、B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分别经相应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80.00%,如表1。

3 讨论

射频消融术是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实现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的治疗方法,其实质是利用高温使肿瘤细胞生物膜功能、生物特异性改变,肿瘤细胞随之自溶。现阶段临床实际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时多由CT或超声引导,消融电极在肿瘤内部激发高频率射频波,组织细胞经激发后出现等离子振荡,经局部70-950C高热条件下使肝癌组织局部及周围可能被扩散的组织凝固坏死[2]。

研究表明,常规放射治疗受技术条件、肝脏耐受剂量等限制,加之多数患者由肝硬化病情进展引发肝癌,因此实际应用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均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飞速发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逐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3]。研究显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在常规放射治疗基础上增加三维适形、调强等技术,从而显著提高肿瘤定位精确性,使放疗过程中靶区域获得集中的放疗剂量照射,而靶区域以外正常肝脏组织则仅受到较低放疗剂量辐射,因此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均优于常规放射治疗[4]。

研究显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术均属于近年来新兴肝癌治疗技术,但二者对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价值对比研究尚少[5]。本文通过针对92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分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可知,两组近期疗效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此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但由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属于无创技术,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能相较于后者更利于患者接受并积极配合。此外,二者远期疗效仍有待今后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

综上,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术均可使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获得较优近期疗效,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运兵.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5(12): 2672-2673.

[2] 赖子森,崔永良,沈聪龙,等. 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21(07): 905-907.

[3] 沈桢,阎皓. 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33): 3659-3662.

[4] 肖金成,郭雷鸣,康鑫鑫,等. 射频消融术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 肿瘤防治研究. 2017,45(12): 831-835.

[5] 钟南保,吕光明,陈忠华,等. 原发性小肝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设计[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1,29(03): 2606-2608.

猜你喜欢
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效果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致心肌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与单纯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效果对比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超声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胺碘酮对复发率影响的研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