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叙事分析

2018-02-19 08:10邹蔚苓梁颖莼
声屏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中国故事

邹蔚苓 梁颖莼

摘要:近年来,BBC拍摄了不少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但受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许多纪录片出现误读、偏见的现象。2016年,其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则打破了前述局面,以客观的立场、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丰富的叙事元素和多样的叙事手法讲述中国故事,引发全球对中华文化的惊叹和向往,创造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BBC纪录片  叙事艺术  中国故事

以制作高水平纪录片闻名世界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作了许多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2016年BBC播出的三集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以下简称《中国春节》)却让人眼前一亮。它另辟蹊径,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为西方观众还原了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中国,引起全球人民的文化认同。该片英文版于2016年2月14日在英国BBC2频道播出,中文版于2016年3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首播。不仅在中国和英国,甚至在全球也引起轰动。在英国首播时,三集的播放量分别高达161万、187万和118万,①创造了外国题材纪录片的高收视率,在中国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则突破1200万,可以说是一次中英文化跨平台、跨地域传播与交流的文化盛宴。不少英国网民在观看完《中国春节》后,都在网络上表达出对中国的向往以及出国旅游的愿望,不少公众人物也公开表达了对该片的喜爱和赞叹。时任英国内政部国务大臣的麦克·贝茨(Michael Bates)在自己的Facebook个人社交主页上表达该片内容非常奇妙。英国学者斯蒂芬妮·弗雷莫(Stephanie Fremaux)则认为“新年”这一国际化的主题非常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通之处。②同时,许多海外华人也为其中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所触动,为春节的温馨所感动,“看哭了,很想回家”。本文将从叙事角度,探析该片特征,并提出相关启示。

法国文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使用“聚焦”这一概念,将叙事的角度归纳为三类:其一是零聚焦视角,即以全知视角来认识事物,如同上帝一样有着无所不知的能力;其二是内聚焦视角,即叙事的主体只陈述其他人所了解的事情;三是外聚焦视角,叙事的主体了解到的情况比叙述的对象所了解的情况还要少。③受纪录片制作传统的影响,中国纪录片常常较为严肃,有强烈的科普性和教育性,尤其是介绍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纪录片多采用零聚焦视角叙事,气势磅礴。而《中国春节》则大幅度采用内聚焦视角,既没有冷冰冰干巴巴的学术铺陈,也鲜少大气恢弘的全知叙述,主持人犹如一个向导,亲身参与记录与感受,常常让观众有一种在观看旅游纪录片的感觉,让老百姓自己讲述中国的故事,认真聆听中国声音,避免了“俯视”的居高临下之感,极具亲切之感。短短几个小时的纪录片,就将中国的春节文化浓缩为精华,全方位地展现给国内外的观众,呈现出最有代表性、最有人文情怀的一面。这与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所探寻叙事技巧和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一、以小见大,细腻与恢弘并存。《中国春节》里,有许多利用一个物件切入故事讲述的情形。介绍广东摩托大军回乡的故事时,主持人大卫和赛门由一碗志愿者准备的热气腾腾的姜粥,再“顺着香味,来到肇庆的巷弄里”,找到煮粥的志愿者并亲切地称其为“粥阿姨”,介绍她煮姜粥的全过程,再由之后排队等喝姜粥的刘永贤和李彬莲(音译)夫妇,引出他们在风雨中回家团圆的故事。介绍哈尔滨冰灯时,主持人安特在自己做好一个简易的冰灯后,让工作人员打开电闸,镜头随之切换到整个冰雪城的俯拍,流光溢彩,五彩缤纷,引出后面冰灯设计者对设计理念的介绍。类似的还有以十二生肖之一、猴年春节的象征动物“猴子”引出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金丝猴的生存状况;由一碗长寿面,切换到厨房里中国名厨展示制作长寿面的惊人技艺……所有的这些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使得主持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讲述主体本身,而是继续深挖背后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含义,展现出人物的工匠精神和人文理念。

整部纪录片由介绍“人”的故事到介绍“家”的故事,再由“家”的故事反映出“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介绍了“中国年”,更是用“中国年”放眼整个中国,体现出了国人在节庆期间的家国之思与民族情怀,使中国人民的形象更为丰富和立体,小中见大,气势磅礴,有荡气回肠之感。

二、用生动比喻加强文化接近性。大多数英国观众不熟悉中国的情况,即使是一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民俗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陌生的。因此《中国春节》在讲述和介绍时,省去了许多文化细节,取而代之的是主持人亲临现场体验之后的讲述,并采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述方法,大量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手法,以求突破东西方的文化的认知鸿沟。比如,将观众不熟悉的中国食物与西方的家常食物类比,将姜粥类比苏格兰燕麦,将中国涮肉类比乳酪火锅等。

介绍中国春节一些特别的风俗习惯时也采取了这个策略,比如主持人提到,中国人在春节购买春联、灯笼等年货,与英国人在圣诞节采购各色装饰品是相类似的。在吃年夜饭时,主持人将中国人在饺子里埋硬币和英国人在圣诞布丁里埋硬币类比,展现出中西方节庆传统文化的共同点,使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节日观上产生了交汇与融合。《中国春节》通过对纪录片里晦涩难懂的素材进行再加工,使得文本内容被大幅度地去陌生化,并且将原本知识含量丰富、教育功能强的内容变得不枯燥、不学术、不咬文嚼字,生动自然地消融东西方文化差异,促进了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播。

三、时空位移交错,组成故事线。纪录片要讲好故事,必定有一条有迹可循的主线,才能带领观众按照所设的思想线路观看下去。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长,因此时空线索的呈现非常重要,而与时空线索共融的,就是故事线的呈现。一是时间上的故事线。《中国春节》以时间顺序为大主线,分别剪辑为《回家》《团圆》《欢庆》三集,非常直观地按照中国人过春节的惯常程序,记录中国人民的过年历程。二是空间上的故事线。以第一集《回家》为例,主持人安特在北京公路上的一辆出租车上介绍北京春运期间公路上的塞车状况,主持人凯特则在机场里讲述李桐瑜与家人团聚的温情故事,另一边陆思敬则在北京西站介绍工作人员“小红帽”辛勤工作的故事,再到大卫和赛门介绍广东摩托大军回到家乡吃团年饭的故事,以不同空间选择不同春运出行方式的人物故事组成“回家”这一大主题的故事线。

除此以外,这一条空间故事主线中又穿插了一些次要故事线,比如哈尔滨老人不畏严寒坚持冬泳,冰雪节冰灯制作和打树花、金丝猴保护等故事,与主故事线相互配合与衔接。这些故事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而是随着地理空间的位移,也即通过对叙事空间的转换来实现不同故事的讲述。每介绍一个地理省份和城市,纪录片画面上都会出现一個标注有中国各个主要城市3D卡通地标的中国地图,以黄色线条连接各个城市,以红点移动表示空间位移,引出下一个地点故事的讲述。这样的叙事手法,一是可以避免观众重复观看同一地理位置的事物,中途丧失观看兴味;二是大大地拓宽叙事的空间,涵盖中国有春节特色的各个地方,丰富故事素材,构成丰富的文本和相对完整的叙事结构。

一定的宣传意图、浓郁的政治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是我国许多电视专题纪录片的显著特征,以单纯讲述普通人物“故事”来反映大主题的纪录片较少。实际上,在西方,“讲故事”是一种主流。④不同于我国的科教纪录片和政论片,BBC人文纪录片说教性较弱,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倾听普通人的声音,通过讲述故事来反映大主题,通过记录事物和人物的特征和个性展现情感。

一、第一与第三人称叙述结合。《中国春节》的叙述主体主要是中国百姓和外国主持人,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结合,从而形成故事内容的主体。

第一人称的运用中,首先是五位主持人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讲述,表达自己的即时感受,增强记录的真实性和体验感。如主持人陆思敬(Jinglu Si)在火车站惊讶大呼:“我真不敢相信我听到的,他说要坐31小时的火车!”表达她对中国人不畏艰辛、千里迢迢回家过年的惊叹之情。其次,被采访的中国百姓根据自身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讲述各自所知的故事和感受,如片中居住在英国萨里的华人李彤瑜(音译)时隔九年回国与家人团聚,患有帕金森病的年迈的李父忍不住在她脸上吻了数次,李彤瑜说:“哎哟,印仨章!都印全了哈!”没有刻意煽情,主持人只是在他们背后说了一句“这一家人一定会度过一个快乐的新年”。温馨的画面和感人的气氛都随着亲友们之间的对话、拥抱、欢笑自然流露,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春节人们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和团聚的喜悦。

第三人称的运用,更多地体现在大量客观陈述性的解说词和同期声的运用上,起着重要的介绍性作用。该片对白酒的介绍先是由主持的画外音解说切入:“本地的白酒以浓烈的干草风味著称……老窖白酒使用的谷物称作高粱,不断使用回收,每批酒用过的高粱与新谷物混合”,接着切入不同的特写画面,从发酵、蒸馏、冷凝、出酒等多个制作程序展示中国白酒的酿造工序,新奇刺激的画面呈现犹如英国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极大地吸引了西方观众的注意力。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人称,会给故事所附带的情感和内涵带来不一样的传播效果。在《中国新年》中,大约50%的内容以第三人称来进行画外音解说,约40%的内容则使用第一人称来呈现。⑤用第一人称讲故事,更容易引发人们每逢佳节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和对泱泱大国的赞叹之情,第三人称叙事则使叙述主体客观真实。主客观叙事主体的交叉易位,使故事的讲述在确保客观性的前提下,更富人情味,更接地气,引发观众对于家国之思的情感共鸣。

二、零距离讲述中国故事。零距离观察是叙事的绝佳角度,呈现的内容最为真实。该片跟随主持人的行踪,漫步中国的街头巷尾,探寻中国的广袤河海,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凯特·亨布尔(Kate Humble)奔赴云南昆明,参观当地的花卉农场,与花农一起采剪玫瑰,一头雾水:“绑成花束似乎有一套方法,但我想我可能已经搞砸了”;在香港九龙舞龙队中体验握杆,挥汗如雨,喘着气说“这是一种体能训练”;安特·安斯特德(Ant Anstead)来到一望无际、美丽到窒息的查干湖,“来到这个仿佛是世界尽头的地方”,跟着捕鱼队一起在冰上凿洞,为捕鱼做准备;大卫·迈恩斯(Dave Myers)和赛门·金(Simon King)在北京市民的家中学习包饺子、喝白酒、吃团圆饭,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中国春节浓浓的年味和祥和的气氛。主持人亲自上阵,零距离体验中国民俗,镜头全方位地记录下他们的足迹和故事,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真实可感。

三、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在BBC制作的纪录片中,尤其是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由一位或数位主持人呈现文本和内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形式。主持人自身的光环和亮点,使得有主持人的纪录片更容易吸引人,甚至能为节目的收视率提供一定的保障。

《中国春节》启用了五位主持,分别探寻中国各地的春节文化。其中,陆思敬是一名英籍华裔演员,她引入东方人的独特视角,传达出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之魂和家国之思。借海外华人之口,插入东方观点,体现出BBC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肯定。曾合作过烹饪和旅行纪录片《毛毛骑手的食谱》(The Hairy Bikers' Cookbook)的大卫和赛门,像“二人转”一样风趣,一唱一和。在农贸市场里,他们一人站在南瓜堆里说“这是南瓜街”,另一人站在洋葱堆里说“这是洋葱街”,诙谐搞笑;他们亲切地称呼煮姜粥的厨师为“粥阿姨”,在学习包饺子时互相调侃对方,在庙会里旁若无人地跟随背景音乐笨拙习舞,独具英式幽默,为节目带来极大的娱乐性和喜剧效果。

《中国春节》如一本行走的文化辞典,摄像机仿佛另外一只眼睛,代替着观众走进中国,目的是让西方观众可以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文化,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认识中国。对西方世界的一些误读或客观成见,纪录片也给出了相对客观公正的纠正和解读。比如在讲到香港地区舞龙舞狮的春节传统时,主持人凯特将西方代表邪恶的龙与中国代表和善的龙区分开来,纠正西方观众对“龙”这一象征的刻板印象,明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两国人进行交流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偏见和误读,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

一方面,选材典型,巧妙地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号。中国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隆重的传统节庆,不仅洋溢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还包含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诉求和各种复杂的情感,如思家的煎熬、爱国的热忱、团圆的喜悦等。“过新年”是全球每一个国家人民都会在新年伊始进行的一种节日仪式,尽管庆祝的形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所包含的感情都是大致相同的,对个人生活顺利、家庭幸福团圆、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都是一致的。就像西方人一提起“长城”就会想到“中国”一样,BBC选取“中国春节”这一题材进行叙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代表意义和典型性,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性,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和兴趣。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中国春节》融入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春运大军、春联、烟花、十二生肖、春晚、舞龙舞狮、抢头香、庙会祈福、龙、白酒、饺子、火锅、全家福等,而这些元素并非通过主持人刻意的介绍才进入观众视线,而是自然而然地、极其巧妙地穿插在各个场景当中。除此以外,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的插入也是该纪录片的一大亮点。中国河北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打树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一位打树花传人薛先生表演时,仅穿戴着祖父留下来的羊皮外衣和一顶破旧的草帽,却向世人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表演。惊艳的艺术效果使得镜头前的旧羊皮大衣不仅仅是衣服本身,更是一种精神象征。⑥

另一方面,注重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的传播。在西方主流媒体平台上,让中国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是中国历史文化向外传播、借船出海的一种传播策略。所谓“借船出海”,就是利用好国外的主流媒体来进行中国形象的宣传,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⑦因而,所选取的故事细节和内容都应该尽可能地展现中华文化内涵,体现中国文化个性。

《中国春节》的《回家》记录了春运的盛大,展现出游子在外对故土的热烈思念之情和浓郁的乡土情怀;《团圆》展现了振奋人心的除夕盛景,讲述了阖家团圆、温暖动人的的百姓团圆故事;《欢庆》记录了中国南北方不同的节庆传统,表达了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繁忙的春运、喜庆的年夜饭、炫目的烟火、逛庙会、买鲜花、写对联等一幕幕温暖的场景,都承载着万千中华儿女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以及海外侨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BBC的镜头下,春节成为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东西方观众共同了解中国,参与到传统的节庆中来。“思家念亲”,涌动着中外观众共同的情感浪潮。人在他乡、漂泊在外、期待团圆的心情,是全球人民共同点的情感印记和荡漾心潮,一种全球文化同根同源、源远流长的共鸣,随着内心情感的汹涌澎湃而产生。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除了制作精良以外,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引起了西方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用较为温和的方式介绍了东方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文化。它以英伦化的传播語言和西方观众习惯的方式进行故事讲述,既迎合了西方人的观看口味,又为国内观众带来了一些活泼的新鲜感。中国纪录片要走出去,除了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辨识度和价值内涵,创造情感共通是突破传播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必经之路。

在传递中国东方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春节》并没有用宣教式的叙述模式来赞扬或过度褒扬中国的文化和人民,也没有用惯常的西方批判模式来批评中国的不足之处,而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论述,用事实说话。观众对价值的判断更多的是依靠镜头里所呈现的场景和细节,比如在肇庆服务站内,在感受了中国人“无畏恶劣的天气,归心似箭地要与家人团聚”的决心时,主持人大卫说道:“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人提供暖气机给人们暖脚,因为天气真的冷得让人很煎熬”,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相互帮助的真情流露;主持人安特穿着厚厚的冲锋衣,全副武装,而一旁的东北老爷爷仅穿一条泳裤,说出“冬泳是勇者的运动”的时候,这种不经意间的强烈对比让观众看到了哈尔滨人强健的体魄和钢铁般的意志。相比以往的“黑中国”,这次却是满溢的“正能量”。

《中国春节》成功地在“他者”的视阈下,传递出和谐、团圆、分享、纳福的东方价值,唤起海内外中国人民身在其中尚未自觉的情感归属。中国好故事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既不需要外国媒体的恶意指责,也不需要外国媒体的假意吹捧,真正需要的是外国媒体能用平视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用事实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就是对讲好中国故事最有力的支持。(本文系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背景下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2016GZYB40)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China Daily,Sino-UK documentary on Chinese New Year a hit,http://www.scio.gov.cn/32618/Document/1472181/1472181.htm,2016/03/17。

②郑 娜:《BBC如何记录中国新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1/26。

③申 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马诗远,杨 颖:《中国故事“向西讲”——孙书云访谈录》,《全球传媒学刊》,2016(3)。

⑤姜小凌:《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中国新年〉的叙事艺术分析》,《新闻前哨》,2017(12)。

⑥翟石磊,孙 悦,白宛玉:《跨文化视角下中国人的家庭认同及其符号表征——以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为例》,《对外传播》,2017(2)。

⑦史安斌,沈晓波:《“中国内容”与“西方渠道”的有机结合——以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为例》,《对外传播》,2016(6)。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中国故事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城南旧事》中叙事艺术的应用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以水墨而文学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