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今年9月23日,我国亿万农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个节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具有历史意义、蕴涵人民情怀的大事、好事。
秋分时,残暑终、昼夜平、雁阵横,各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我国是农业大国,广播电视媒体在关键时间节点,集中采编资源,聚焦农民丰收喜庆,展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传递新时代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是充分履行主流媒体的责任,更是拓展传统媒体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今年是首次。从各地广播电视媒体报道的实践来看,各家媒体充分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加强融媒体传播,开办多种节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结合这一战略解读设立农民丰收节的重大意义,更要准确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出台的对农优惠政策,用生动的新闻报道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新农村发展的生动画卷,以及农民生活的美好未来。
在“三农”新闻报道中,不能仅仅是政策层面的宏观解读,更要有农民自己的声音。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不仅仅要走向田间地头,去采写有泥土味、有露珠的新闻,还要将农民代表请进直播间,由农民自己叙说金秋丰收的好心情,畅谈农民生活的新变化、乡村振兴的新发展。这样做出的节目才真是有味,才能让人感受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是最深的、最持久的眷恋,报道中要彰显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节目中,中央广播电视總台中国之声推出了《丰收诗会》,播音员、主持人和农民诗人联袂诵读经典诗篇,带领受众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田野的诗意、乡土的文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制作播出了声音作品《丰收的声音》,录制了风吹麦浪声、劳动号子声、拖拉机轰鸣声,以及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和民谚童谣穿插其间的场景声音,把听众带入庆祝丰收的热闹场面。这些生动的报道留给受众的将是恒久的记忆,也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报道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成为承载乡土文化的重要平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三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广播电视媒体应充分认识到其深远的影响,积极参与,用舆论来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