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2018-02-19 06:41杨超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桡动脉舒适度围术

杨超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导管室,江苏徐州 221000

心血管介入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势[1]。研究表明[2-3],多数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较低,且介入治疗会不可避免的会对其血管壁造成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利于预后康复。循证护理是搜集介入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最新研究进展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最终获得最优护理方案的干预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该研究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干预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 “该院”)心血管科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该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对象均签署相关同意书。对照组男 18例,女 14例;年龄 46~75岁,平均年龄(56.74±4.89)岁;术式:桡动脉穿刺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CAG)19 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1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3~77 岁,平均年龄(56.10±7.03)岁;术式:行 CAG 者14例,行PECA+STENT者1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即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术前协助做好准备工作,术后遵照医嘱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药物治疗,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告知家属围术期注意事项,如加压包扎穿刺点,术后限制患者术侧肢体活动12 h,术后严格卧床24 h后方可下床活动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小组。选取具有5年以上心血管内科和心导管室工作经验的医师及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均已接受循证知识培训。(2)提出问题。全面分析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循证问题。(3)循证支持。使用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及Medline、PubMed等外文数据库进行专业书籍、相关文献的搜索查找,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依据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明确心血管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并针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在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年老体衰、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及缺少家属陪伴的人群,针对性提高临床护理力度,避免发生循证问题。(4)循证护理措施:①前臂血肿,多因穿刺过程中遇到阻力、操作不当或出现穿孔所致,故在穿刺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手术医生穿刺动脉状况,导丝先行,导管轻柔跟随遇阻力行造影。术毕即刻采用桡动脉介入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嘱患者手腕处制动,不要自行取下压迫器,护士及时询问医生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并观察测量左右侧上臂围周长、皮温、手指血供、功能等。小组成员视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血肿形成原因和预后等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术后抬高患肢,早期冰敷,局部张力增高,则在肿胀局部及近心端采用弹力绷带或纱布轻度加压包扎,防止进一步出血或血肿加重,并通知医生能否停用抗凝药物。前臂血肿快速发展至骨筋膜内压力增高引起尺桡动脉受压时,请相关科室会诊。②穿刺点出血,循证结果显示其原因在于加压不充分或不合理,故术后桡动脉介入压迫止血器压迫点在皮肤穿刺点近心侧1~2 cm处,以确保压迫穿刺针进入动脉处。加压时间>6 h,绝对限制穿刺肢体活动,行CAG术后1~2 h根据伤口无渗血情况可放气1小格。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每间隔2 h无渗血可放气1小格。连续3次,每间隔2 h,6 h后拆除压迫止血器。若遇情绪不稳定或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需在固定带连接处粘贴少许胶布,避免固定带脱落,引发桡动脉大出血。早期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出血和穿刺侧肢体皮肤张力及颜色,末梢血运情况,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③低血压,禁食、出血、动脉管鞘拔出等围术期操作均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护理人员依据循证结果显示尽管PCI术不需要全身麻醉,患者术中清醒,但仍建议术前禁食禁水4~6 h(可以服用药物)。这对于极度虚弱患者和卒中患者尤为重要,可避免术中患者呕吐误吸的发生[5]。禁食禁水时间长易导致术中低血压、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患者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术后24 h饮水量1 500 mL以上,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术后观察记录尿量,注意监测肾功能。动脉管鞘拔出前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使用培训所得的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影响预后;必要时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鞘管拔除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变化。④动脉痉挛,循证分析显示与患者紧张情绪、疼痛敏感度及血管变异等有关,因此在进行血管介入穿刺前应进行充分麻醉和心理疏导,告知穿刺的安全性及成功案例,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疼痛敏感度较高者,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缓慢深呼吸、给予镇静止痛剂等措施缓解疼痛,同时强调术后康复工作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从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等4个维度评价两组术后24 h、48 h时的舒适度,总分120分,得分与患者舒适度呈正相关。②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③使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量表包含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及健康指导技巧等3个维度,满分100分,以<60分为不满意,61~79 分为一般,80~89 分为满意,≥90 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舒适度

术后24 h及48 h观察组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 24 h、48 h舒适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术后 24 h、48 h舒适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术后24 h 术后48 h对照组(n=32)观察组(n=32)t值P值51.65±3.80 69.92±4.07 18.561 0.000 63.95±4.79 83.80±5.05 16.133 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常因介入治疗认知程度不高,易产生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因此在围术期实施科学、客观的护理干预,已成为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共同追求[6-7]。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方法而言,护理人员将自身专业技能、科学证据与患者需求相结合,正确、客观、谨慎的指导并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8]。相关研究指出[9-10],基于证据的临床实践是临床医疗照护的大势所在,其在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了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该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干预,通过使用互联网数据库搜集相关证据,结合临床经验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及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患者个体特征,针对性制定并加强护理力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8%;术后24h及48hGCQ评分(69.92±4.07)分、(83.80±5.05) 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5±3.80)分、(63.95±4.79)分,表明充分结合证据、经验及患者情况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给予知识宣教、体位指导、心理疏导、严格禁食水时间及运动干预等措施可从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祖丽等[11]研究结果显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0%,显著低于常规干预患者的20.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79.60%,与该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该研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分析原因在于循证小组成员均为经验丰富的医师或护士,且经过循证知识培训,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临床经验和循证知识,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护理措施,通过娴熟的护理操作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取得患者信任,提高其依从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极大的纠正了既往护理人员仅依靠自身经验实施护理操作的不足,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及专业水平,充分结合患者特征给予正确、科学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桡动脉舒适度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