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巴特尔 赵百岁
【摘 要】蒙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及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历代蒙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也有独特的认识和宝贵经验。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蒙医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并伴随有排便习惯改变,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反复发病,疗程长,甚至终身不愈的特点。[1]蒙醫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有上千年的历史,属蒙医敖勒盖陈旧热范畴。最早《四部医典》述其病因,敖勒盖陈旧热主要指的是齐苏热或者是希拉和胃的消化希拉旺盛之后流注到敖勒盖之后及时开展治疗,在与赫依与隐匿混合之后形成陈旧热,之后逐渐形成慢性结肠疾病,蒙医中也称之为“兴根哈塔嘎其”[2]。
发病机理
肠易激综合征属蒙医敖勒盖陈旧热。敖勒盖陈旧热主要指的是齐苏热或者是希拉和胃的消化希拉旺盛之后流注到敖勒盖之后及时开展治疗,在与赫依与隐匿混合之后形成陈旧热,在蒙医的治疗理论中认为人体全身遍布巴达干、希拉、赫依,即便如此也有一些部位是重点分布的,比如脐部及胸腔中间部位、上下部位都存在着巴达干、希拉、赫依,由于敖勒盖是在总赫依部位,同样为病变状态下,清理赫依的运行通道,即便是齐苏,在希拉发病之后也容易出现陈旧热。在五行学说当中,敖勒盖是属金,寒性,因此巴达干寒性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心脏、命脉、肠道等疾病,需注意赫依的变化情况》是与上述学说所相符的。但是四种希拉脉是与大肠、肝胆等所相连的,敖勒盖发病是因为其位置属性容易在巴达干、赫依之下热掩盖,从而形成陈旧热,其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即使是存在异常症状,也是腹痛、腹胀、腹泻、大便异常等不典型症状。
1 蒙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分类与症状的认识
在蒙医古籍分寒胀、寒臌、热泻、消渴、热气症等5种。[2]现代蒙医分为偏热型、偏寒型2类及巴达干希拉偏盛型、赫依希拉偏盛型、巴达干赫依合并粘型、齐苏希拉合并粘型等等分类。[3]
1.1 偏热型 过食油腻、锐、热性之品,起居受热,或热痼疾及五脏之邪热落入的、肠所致。主要表现为消化不振,腹部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不通或泄泻紫褐色物,通便后疼痛缓解,脐周绞痛,便秘,伴有口渴引饮,自汗,烦热,矢气恶臭,体衰乏力。[5]有时伴心悸、胸闷,消瘦,脉细而快,尿呈黄色、味大,舌苔厚、呈浅黄色。[3]
1.2 偏寒型 受寒凉因素使肠内巴达干过盛所致。脐腹部胀满作痛,腹鸣,消化不良,饮食后疼痛,寒凉因素为害,伴有臀部肌肉疼痛,泄泻灰色物或有时伴有水样便或黏液性反复腹泻,下清赫依逆行而引起大便干燥。脉沉较缓慢,尿呈白色、味小,舌苔微白。[3]
2 蒙医干预措施
总结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肠道过敏症等,其中肠道过敏症主要是指在不良刺激作用之下,胃肠道的敏感性提升从而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常见的刺激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等,大多数患者发病前出现精神紧张、恼怒抑郁等情况,此外,过度劳累、消化液刺激、饮食不当、环境气候骤变等刺激都有可能诱发胃肠道应激反应,导致胃肠道兴奋出现功能紊乱,临床症状则表现为腹痛、腹泻等。在蒙医学中认为胃肠道兴奋性提升是因为赫依浮动,治疗中应下清赫依,蒙医学中认为赫依是具有助消化、促进循环、促呼吸等功能的,并且对于认为各个器官的机能反射及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在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之下,一旦赫依出现衰减或者是增盛,其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引发功能紊乱,引发各种疾病,赫依具备冷缩、坚涩、浮动等特性,其中冷缩性、坚涩性则表现为脏腑机能减退、精神抑郁、神经抑制、反应迟钝等,并且伴随有大便秘结、腹硬、疲乏、恶寒等症状;浮动性则表现为机体对刺激反应过敏,内脏神经调节系统兴奋性增强,患者心神不安,并且疼痛部位不固定,其发病主要集中于患者饥饿时或者是黎明时。蒙医学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的运动功能及心神都是受赫依控制的,其主要的活动场所为胃肠道,因此当一个人出现心神失调时,会导致其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很多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都伴随有头晕、失眠、健忘、精神涣散、易怒、抑郁、焦虑不安、心神失调等神经衰弱的症状。消化热主要指的是在火赫依的支配之下,认为的消化系统正常生理机能热能严重失调,患者通常存在脘闷不舒、肠鸣矢气、腹泻、腹痛、暖气吞酸、早饱食少、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巴达干增盛活协日增盛证。综上所述,巴达干增盛证属偏寒型,协日增盛证属于偏热型。
2.1 偏热型 治宜以清热、润燥,通便为原则。药物投以大黑剂,六味能消散、香菜籽五味散、清腑熱红花七味散、木桶四位汤为主剂,或可投五凤丸加紫硇砂,亦可加牛黄、红花服用。后期宜投紫硇砂六味散泻剂,以清除热邪余毒。若答辩秘结宜投六味能消散或三味大黄汤;若有泄泻则投以止泻子十五味散。[3]
2.2 偏寒型 治宜以温中散寒为原则。药物投以阿魏五味汤、八味石榴散、十三味石榴散、川姜五味散、五味清浊散为主剂,亦可投以大蒜油制剂或用六味苦参散制成坐药放入肛内,或酥油热敷腹部。[3]
3 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愈率低等特点。临床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蒙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蒙医整体论出发,结合患者发病季节,发病年龄段,饮食起居,宜害因素等制定出辨证施治方案,并且在临床治疗给予饮食起居,居住环境,年龄段及宜害因素的综合干预下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方面一直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综合上述,蒙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悠久的历史经验,更为针对每一个患者辨证施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愈后更好。
参考文献
策·苏荣扎布.蒙医内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253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6-428
于妥·元旦滚波.四部医典〔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162-163
蒙医内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3-204
刘山丹.论敖勒盖陈旧热〔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42-43
蒙医基础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61-64
蒙古学百科全书. 〔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47-48
那仁高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辩证治疗及护理〔J〕北方医学.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