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巧林 蒋凯丽 路秀梅
【摘 要】目的:总结对20例慢性伤口住院患者治疗慢性伤口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外科手术后伤口迁延不愈的20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倾听患者主诉,缓解患者焦虑;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治疗配合度;做好饮食指导,促进伤口愈合;加强防护知识指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结果:本组20例慢性伤口患者均能伤口完全愈合拆线出院,其中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加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后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余患者伤口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主动治疗配合度,促进慢性伤口的快速愈合,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慢性伤口;伤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慢性伤口病人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尤以老年人多见。慢性伤口是指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时限大于2周的伤口,如溃疡性伤口、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和手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等[1]。慢性伤口由于迁延不愈、治愈困难、医疗成本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已成为医疗保健面临的重大难题[2]。正确换药方法及良好的治疗配合度是确保伤口愈合的重要前提,而这些又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3]。换药方法由专业的外科医生或伤口造口师掌控,而良好的治疗配合度要从患者处获得,而患者的配合度是否良好跟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维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况,以取得良好的治疗配合度,从而促进患者慢性伤口的快速愈合。本文就护理人员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外科手术后伤口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外科手术后伤口迁延不愈转为慢性伤口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4-5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2例,高中及中专5例,大专及以上3例;伤口类型:手术切口感染6例,脂肪液化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二次开胸止血术后胸骨裂开1例;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6例,无其他基础疾病7例;伤口治疗方式:外科手术式清创:5例(包括1例胸廓成形加清创缝合术),保守外科清创:9例,化学敷料清创6例,经不同方式清创治疗后伤口均能愈合。
1.2 方法 针对患者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情况、心理承受能力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倾听患者主诉,缓解患者焦虑: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已及时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患者行外科手术后,原本存在的身体缺陷得到了纠正,心情是满怀希望的,期望能尽早恢复健康。此时,因为伤口难以愈合而被迫延长住院时间,既要增加住院费用,又要延迟出院的时间,大部分人的心理是存在有落差和失望的,甚至是焦虑,担心伤口是否能自愈、是否要再次行清创缝合术、住院费用会增加等问题。如果患者这些问题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势必会增加其内心的焦虑,更有患者因为焦虑拒绝配合治疗、拒绝进食或者拒绝功能锻炼等。另外,焦虑会增加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有益的细胞因子,减少伤口生长激素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从而延迟伤口愈合[4]。因而,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心理活动,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增加治疗信心,从而提高配合度。本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慢性伤口治疗期间出现过心理异常波动,包括:长时间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拒绝交流和配合、其中2例患者甚至自暴自弃要求出院放弃伤口治疗,后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心理护理干预,从患者最在意的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解答、不断鼓励、安慰,最后患者都能主动配合伤口治疗,完全愈合出院。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治疗配合度:有研究表明[5]:心理状况和疼痛有密切的关系,换药时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加重焦虑等不良情绪;焦虑程度越高,换药时疼痛程度也越强。运用分散注意力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是常常采用当代方式之一。其形式多样:听音乐、虚拟现实、聊天、阅读等。陆姜燕等[6]将音乐疗法应用在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中,研究结果显示,音乐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因此,我们建议家属在患者伤口换药时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在建议的过程中遭遇了3例患者家属的异议和拒绝配合,但经过护理人员的耐心解说之后家属均能配合治疗。另外,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反馈给主管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包括:安慰、鼓励、药物控制、改良换药方法、使用短期红光照射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疼痛[7]。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指导患者平时多听音乐、看电视或与其他患者聊天来充实生活,打发时间,从而减轻因延长住院时间带来的不适与焦虑。本组患者经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均能感觉舒适度提高,主动配合伤口治疗。③做好饮食指导,促进伤口愈合:营养状况对伤口愈合产生直接影响,指导患者进食鸡蛋、瘦肉、鱼肉、鸭肉、鸡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及时评估患者饮食摄入量,低于机体需要量时需鼓励患者进食,必要时加强静脉营养补给。本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严重者拒绝进食,护理人员经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并指导家属准备合适的饮食,患者进食情况逐渐得到改善。心脏术后患者需要控制液体入量,可指导患者进食水分适当、富含钾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饮食要求进食,严格控制好血糖,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情况,避免血糖过高增加伤口感染率。④加强防护知识指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伤口防护知识,并及时评估讲解效果,以确保患者及家属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能主动配合治疗。本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胸骨裂开及气管切开导致全身舒适度下降,出现极度不配合治疗:拒绝进食、拒绝翻身拍背、咳痰时任由痰液污染伤口还拒绝医生换药。我科护理人员经过与家属交流及平时观察,发现此情况后,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因气管切开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我们建议家属为患者提供了可擦式写字板,让患者有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后,及时与家属商量,讨论出可行的护理措施:建议医生为患者使用多头胸带以减轻咳嗽时胸部伤口疼痛、为患者使用气垫床,以尽量减少翻身频率,减少因翻身带来的疼痛感、定时为患者行肺部体疗协助咳痰。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不断鼓励患者、激励患者、并及时告知其伤口恢复情况,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主动配合度,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
2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外科医生及伤口造口师的积极治疗,加上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均能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出院,拆线时间为术后20-71天,平均时间为31.4天,其中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加重,经调整抗生素、加强肺部体疗后肺部感染得到控制;1例患者因胸骨裂开再次进手术室行胸廓成形加清创缝合术;2例患者伤口经外科保守清创后仍无法愈合,再次进手术室行外科清创缝合术;其他患者伤口均能顺利愈合。
3小結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材的不断创新、伤口造口师队伍不断壮大,慢性伤口治疗方法也不断更新,这些都是伤口治疗的外在因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可使得其将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治疗,从而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及疾病管理能力[8],这是伤口治疗的患者内在因素。只有将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慢性伤口治疗取得最大程度的效果,更快地促进伤口愈合。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有效地为慢性伤口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及积极主动性,以促进慢性伤口更安全、更快速地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仇铁英,黄金.慢性伤口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3454-3456.
蒋琪霞.慢性伤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2):19-23.
孙红.慢性伤口治疗护理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8):1365
陈奖国.等.伤口相关性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8,25(9):14
荣丽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换药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127
陆姜燕,等.背景音乐在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46-47.
何海燕,张连阳,叶茂.短期红光照射治疗对创面愈合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7:20
徐晓晰,等.门诊慢性伤口病人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调查[J].全科护理,2015,3(2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