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兴文,正高级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校长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会员,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庆阳市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物理分会理事长。2005年12月任庆阳一中党总支书记,2007年11月任庆阳一中校长至今。先后撰写发表国家级、省级、市级论文40多篇。被授予“2004年度中国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称号,受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奖励,2005年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称号。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历史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并且首次将教育定位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科学概括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九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是党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做出的重大部署,构建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这一战略构想既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更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办好高中教育的指导方针。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并以此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動工作。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更应担负起基础教育成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重任。目前,普通高中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新课改,精准对接新高考,普通高中的育人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认真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于端正办学方向,重新审视普通高中办学定位,解决办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实现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育人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针,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发挥高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紧紧围绕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的功能,来破解我校的发展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放眼世界,培育具有现代意识和观念,具有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适应现代社会高科技、高竞争、高情感社会所应具备的良好心态、健康个性和道德品质的“现代人”,这应是我们面对的教育目标。
1. 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力。西方文化价值观正在对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思想道德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弱,动手能力差,这是普遍现象,这些素质弱点也正在严重影响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出在观念、语言、文化、知识、能力、视野等方面都能与全球化、国际化接轨,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需要,又具有中国灵魂,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生存和发展,具有国际文化素养的现代学生,尤其要把握好缔造“中国灵魂”这个要素:即中国传统文化、华夏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这是中国灵魂的核心支柱,而中华传统文化又是灵魂之根,是民族之魂,我们要努力在他们记忆力的黄金时代烙印上传统文化的影子,这是很好的发展根基。
2. 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情怀。一是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教育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和全球的眼光吸纳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民族文化。二是培养学生的全球技能和全球行为,增强学生面向国际的自信力,掌握国际交往技能,提升国际文化素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创新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其具有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力、竞争力和适应力,从而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成为中国的世界人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3. 着力创建核心素养全面育人模式。“博雅经致,诚勇淑睿”是我们的德育核心理念,要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曾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十九大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任务书划定了重点章节。历时三年,我们的《德育“五化”行动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果,德育系列活动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已经形成品牌,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突出实效,发挥各项活动的育人功能,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德育工程,把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第一任务,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三个发展”的办学策略,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确定的办学方略,其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支撑学校特色化发展和带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
1. 把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提出“三个牢固树立”、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落实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用师德师风建设保证我们拥有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地,一是实施《师德建设考评奖励办法》《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方案》,实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元评价,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纳入考核,记入档案,与绩效工资挂钩。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广泛吸纳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三是在中青年骨干教师中树立推介一批师德模范,作为学习榜样和学校的宣传名片。四是重塑学校精神文化,引领教师潜心发展,立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之师。
2. 准确定位新时代校长角色,践行校长专业化发展。对教育理想求索之路,是校长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之路。一个校长要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自己首先要发展。所以,校长的专业成长必须实现由职务型向职业型转变,由权本型向能本型转变,由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要构筑起“学习—思考—创新—实践—反思”的专业成长历程,必须站在时代前沿阵地,敢于对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革故鼎新,才能使学校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激活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力,不断提升学校发展的动力,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档次、更高的品位。
3. 学术引领,课题带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专业荣誉制度、完善专业成长机制,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我们全面实施《庆阳一中校本教研工作条例》《教研组(长)考评奖励办法》等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效果十分显著。从严抓实备课组互研活动,通过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成果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魅力课堂校本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学案设计、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以高效课堂校本课题研究为依托,以“磨课”为抓手,通过示范课观摩,促使教师理念得到更新,从而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照《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培训计划,依托“美丽园丁”项目,安排国家、省、市级新课程培训,组织省级英语实验基地教师及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外出培训,组织暑期继续教育等各种培训学习,研究课堂,改造课堂,提升课堂,探索应对新高考的方案;落实《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落实结对培养制、调研听课制、专业测试制,依托名师工作室,变一对一培养为团队培养,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营造基础教育良好生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1. 全面推动从严治党,落实从严治校的各项制度。加强党的领导,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指导我们办学的纲领是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校长办学的基本职责,党管学校与校长负责制是新形势下的领导体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学校党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全面落实从严治校的各项制度,力促领导作風的彻底转变,带动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严明校规校纪,加强学生管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彻底扭转“散、懒、松、慢”的状态,落实“从严治校,转变作风,树立形象,提高质量”的治校策略。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让每个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让学校党组织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统领学校发展,用党的纪律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地有声。
2. 探求特色发展实效。特色是学校的“亮点”、“卖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升华和办学水平的标尺,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殊魅力。特色就是影响力,就是竞争力。一要有培养目标特色:要有理想追求,学生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要有文明修养,有道德原则、守纪诚信、明辨是非、知耻荣辱,更要有大家风范,自信洒脱。二要有德育特色:要围绕育人目标实施全员、全面、全程育德,通过规范导行,文化引领,活动体验三大途径,形成学校奋进向上的学习氛围。三要有学科特色:实施学科特色建设,从文化本质、教材教法、学法考法全方位入手打造学科亮点,要达到教研有理论,教学有质量,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四要有一体化特色: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在德育、学科、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衔接,从而保证育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高效性。
3. 营造教育服务生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社会公信力是其生命。公信力就是学校的品牌,就是一所学校独一无二的最大资本,更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在办学治校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校的公信力,要着重在“质量”、“特色”、“服务”、“形象”四个方面塑造学校的品牌,提升学校的声誉,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最现代的教育是最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我们必须高扬教育服务的大旗,以服务优势赢得信任,要努力打造服务型校园,使学校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生态的公园、文化的圣园、成长的乐园,从而达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全国教育大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次教育大会的历史新机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育人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