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教授辨治痛风性肾病经验

2018-02-18 02:11李秀玲李玉春李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李莹中医药治疗经验

李秀玲 李玉春 李莹

【摘 要】李瑩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病)以肝脾肾虚损为本,可累及心、肺,而出现五脏皆虚之候,以湿、热、痰、瘀、浊毒为标,在治疗中应紧紧抓住“湿、热、痰、瘀、浊毒、虚”关键特点,在痛风性肾病的不同阶段分清虚实主次,分期论治,分别运用清利湿热、化瘀通络,活血祛瘀、化湿通络,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通腹泄浊、补益脾肾等法,并做到止血不留瘀,祛湿不伤正,扶正不恋邪,临证治疗每收良效。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经验;李莹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iy,GN),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是一种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的增多和(或)排泄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肾小管和间质,单核及吞噬细胞趋化所致,继而引起肾损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尿酸结石,进一步发生血肌酐升高、氮质血症等为主,同时可伴有腰酸、关节肿胀、夜尿频、少尿或尿闭等症状。痛风性肾病起病较隐匿,且肾脏病变与痛风的严重程度无正相关,40岁以上男性高发,偶发绝经后女性,男女发病率20:1,本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1]。据报道,在欧美国家约20%人口有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约为0.3%,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治疗表明,由痛风肾所致终末期肾衰者占0.6%-1.0%[2]。本病极易损伤肾脏,造成急慢性肾衰竭,若治疗不当或者延误治疗,将发展为尿毒症(终末期肾衰竭),不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生后和心理压力,也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是控制尿酸及治疗已发疾病,局限性很大,而且较易复发,其疗效欠佳,毒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李莹教授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首批名中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临证60余载,擅长治疗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的治疗,在痛风性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水平。笔者有幸跟随李莹教授出诊,现把李莹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名起源

古代中医文献中无痛风性肾病这一病名,在中医学中根据痛风性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痹症”、“历节病”、“腰痛”、“血淋”、“石淋”、“膏淋”、 “尿浊”、“水肿”、“肾水”、 “虚劳”、“关格”、“癃闭”等病范畴。对痛风最早的认识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贼风》篇有“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此皆尝有所伤于是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不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而“痛风”这一病名始见于《丹溪心法》,《丹溪心法?痛风》载:“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他方谓之白虎历节证是也…..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医门法律》曰:“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医学正传?痛风》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清代张璐所云:“按痛风一症,《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3]

2 病因病机

李教授认为应从虚实论痛风性肾病,本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常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或饮食不节,导致肝脾肾亏虚,气化失常,气血运行无力形成血瘀,加之气化失司则湿浊内生,继而浊瘀蕴结,阻闭塞经络,久入肾府,则伤及肾,肝脾肾失调,肝脾肾虚损为本,可累及心、肺,而出现五脏皆虚之候,以湿、热、痰、瘀、浊毒为标。久病入络,久病及肾,久病脏虚,痰湿之邪,久不得化,致使气血闭阻,痰瘀互结,凝滞于骨节、肾络,肾络瘀阻,脏虚络痹,形成痛风石和痛风肾。痰湿、瘀血为痛风性肾病病理演变的关键,湿热浊毒流注贯穿本病始末。同时李莹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还饮食无度(食积)、长期酗酒(酒积)、肠腑积滞(腑积)、痰湿瘀积密切相关。

3 治疗原则

痛风性肾病是一种病程较长,虚实夹杂之证,李莹教授根据其病因病机,认为肝脾肾亏虚为为本,以湿、热、痰、瘀、浊毒为标。急性期以攻邪治标为主,缓解期多为正虚邪恋,治以补虚扶正。根据脏腑虚实不同确立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补虚着重在于补益脾肾、益气养阴;泻实在于清利湿热痰浊、活血化瘀为主。

4 分证论治

痛风性肾病临床临床表现多样,病机复杂。李莹教授在治疗中紧紧抓住“湿、热、痰、瘀、浊毒、虚”关键特点,在痛风性肾病的不同阶段分清虚实主次,重视辨证施治。

(1)初期:湿邪留恋、瘀血痹阻

症见:腰酸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酸麻疼痛,兼有血尿、蛋白尿,舌质暗淡,舌边尖有瘀点,舌下脉络瘀滞,苔白滑,脉弦涩。

治则:活血祛瘀,化湿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和四秒丸加减。

(2)中期:湿热下注、肾络损伤

症见:小便灼热涩痛,溺溲黄赤,淋漓不畅,或关节灼热肿痛,腰酸疼痛感,尿中泡沫或尿血,口苦咽干,大便秘结或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利湿热,化瘀通络。

方药:三妙汤加减。

(3)后期:脾肾虚衰、浊毒留滞

症见: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颜面或肢体浮肿,夜尿清长或少尿,纳少腹胀,恶心呕吐,舌质暗淡,或舌下络脉色青怒张,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则:通腹泻浊,补益脾肾。

方药:肾气丸加减。

肝肾阴虚、瘀血内阻

症见:头昏头痛,耳鸣目涩,咽干口渴,腰酸乏力,心烦少寐,舌红太少,有瘀点,脉细涩。

治则: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归勺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李莹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临床证候复杂多样,以上4个证型只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型,并不代表全部。由于该病多为虚实夹杂,故临床时应分清虚实,要灵活多变,辨证施治,不可拘泥。

结语

李莹教授认为本病病因有内、外因,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脾、肾亏虚;外因为外感风寒湿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机主要在于肝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内阻,属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痛风性肾病要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分别运用清利湿热、化瘀通络,活血祛瘀、化湿通络,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通腹泄浊、补益脾肾等法,并做到止血不留瘀,祛湿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并应用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多种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综合治疗痛风性肾病,有效降低血尿酸,改善临床症状,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对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佟 颖,刘亚芮,陈德欣,等.痹宁汤对痛风患者MTIHER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2):57-60.

俞增强.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4):100-101.

牟科媛,欧伟宁,蒙 莉.五仁润肠加味治疗痛风性肾病变伴慢性肾功能不全45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5,22(7):1256-1258.

猜你喜欢
李莹中医药治疗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yanobacterial circadian clock with regulation of CikA∗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小丈夫” 屡屡玩失踪, 浪漫姐弟恋一地狼烟
三色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