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教授治疗耳痹病的临床经验

2018-02-18 02:11魏德友于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魏德友 于丽

【摘 要】耳痹病与西医学的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相类似。于丽在病因病理上强调外内合邪;辨证上强调整体与局部结合;治疗上重视脾胃,驱邪与扶正结合,强调通窍排脓可助中耳炎性渗出物排出,应贯穿于各型中耳炎治疗的始终。除了内治法,外治法亦是耳痹的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耳痹耳胀;外内合邪;整体和局部结合;通窍排脓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2

于丽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烟台市中医医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指导老师,于丽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耳鼻喉科疑难杂症,在治疗耳痹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耳痹病名,首见于王永钦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又称为“耳胀”、“风聋”、“重听”、“邪闭”、“耳聋”等。依据发病病程的缓急长短,可分为急耳痹、慢耳痹。西医学中的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与本病相类似,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等。

1 病因病理强调外内合邪

1.1 耳痹病多有听力下降,古代文献多统称为耳聋。其病因多归于:1外邪客耳,经气痞塞学说。2邪闭耳聋学说。3肺肾失调学说。如《素问.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气盛,则耳主司听觉功能。肾阳不足,温化失职,水湿内停。风邪侵袭,肺肾失调,是导致急耳痹的病机之一。然临床急耳痹责之于肾者少,责之于肺者多,这与《内经》论述有差异。

1.2 现代著作与资料中,急耳痹的发病学说研究主要有风邪、风寒、风湿侵袭而致。如风邪常与郁热、风热、风寒、相因而合客于胆、肝胆、肾,使其经气不畅而病。 《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亦认为风寒、风热侵袭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对于鼓室积液者,认为由水湿停聚所致。于丽老师认为,风寒、风湿为主要病因,所谓风热当为寒邪入里化热,兼有表证。其次,鼓室积液者应责之脾肾阳虚,水湿运化不利,水湿停聚耳窍所致。耳痹发病与否,均是内因与外因相作用所致。凡正气存内,则致病很轻微,或不发病。鼓室积液患者多见于脾虚或脾肾阳虚的儿童和老年人,这与临床表现相吻合。再者鼻病染耳,也是急耳痹的病因之一。如急慢性鼻炎,擤鼻涕不当致耳咽管发炎。

1.3 慢耳痹的现代病因病理的描述较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认为耳闭(慢耳痹)的病因有: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肾亏虚。《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则认为主要由“急耳痹失治,邪毒滞留,致病变反复发作,瘀阻耳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耳失温煦,湿浊困耳”所致。干祖望则从痰邪立论,脾虚或肾虚之痰,循经上犯,祸及于耳所致。于丽老师认为,慢耳痹主要为急耳痹迁延不愈,邪毒滞留,鼻窍不畅,痰瘀痹阻耳脉,闭塞耳咽管所致;或脾肾虚衰,痰浊内生,循經上犯结聚耳窍;或脾肾(虚衰)阳虚,卫气虚弱,反复感冒所致。

2 辨证强调整体和局部结合

2.1 耳痹辨证纲要:(1)辨耳闷:胀闷堵塞感新发,病程短者多实;胀闷堵塞感反复,病程长、迁延不愈者,多虚实夹杂。伴有发热恶寒者,多属风邪侵袭,可有风寒、风热、风湿。劳思过度,或肥甘伤脾,而后耳痹,多为脾失健运,痰浊停聚。(2)辨耳膜:色淡红或红者多风、多热、多实;淡黄、琥珀色、橘红,或有液平者多属湿滞;久病耳膜内陷、增厚、钙斑、粘连活动受限、萎缩等改变,属邪毒滞留,气血瘀阻,经气不畅。(3)辨积液液平:鼓室积液,兼见脾虚症状者,多属痰、湿凝聚。鼓室积液耳膜无明显内陷或有轻度外凸,液平易流动,穿刺液清稀量多者,当为脾虚湿困;若耳膜内陷,液平不易流动者,穿刺液粘稠量少者,多为湿郁化热,灼伤阴津。

2.2 耳痹除应根据临床症状及耳膜为辨证依据外,还要结合声导抗及电测听等检查结果辨证。

3 辩证治疗

早期强调祛邪,辨证治疗上重视脾胃,驱邪与扶正结合,强调通窍排脓可助中耳炎性渗出物排出,加速中耳炎康复,应贯穿于各型中耳炎治疗的始终。重视外治法的协同作用。

3.1 辨证分型:(1)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证 主症:发病急,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如风声,听力减退,自声增强;全身可见风寒或风热证;或见少阳证。检查见鼓膜淡红或红色,可有内陷混浊,多无液平。声导抗测听为C型曲线。偏于风热者,宜疏风散热,通窍宣痞,宜用银翘散加辛夷、桔梗、白芷、苍耳子,合用通气散加减,宣通鼻窍又可排脓利浊。偏于风寒者,宜疏风散寒,宣肺通窍,方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再伍辛夷、白芷、苍耳子通窍排脓。耳堵闷重者,也可加石菖蒲,芳香化湿以加强散邪通窍之功。如有少量中耳积液者,可加车前子、益母草清热活血利水。少阳风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和通气散。现代解剖学研究,咽鼓管将中耳分泌物排到鼻咽部。临床应用鼻腔减充血剂,减轻鼻甲肿大,进而使咽鼓管咽口开放,利于中耳炎渗出物排出,这也可能是通窍排脓治法可以加速中耳炎恢复的原因。

(2)脾虚失运,湿浊困耳证 主症:耳内胀闷,堵塞感,听力下降,可有嘈杂耳鸣,伴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胖齿痕,苔薄白或白厚,脉沉缓或滑。检查见鼓膜呈琥珀色,内陷混浊、液平,液平可随体位变动而变化。声导抗测听为B型曲线,鼓膜穿刺可抽出积液。治法:健脾除湿,化浊通窍。方选二妙散、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如伴有鼻鼽者,兼可用干老毓敏汤,如积液清者,可加桂枝温阳化气;积液粘者,可加用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浊。此型可见于急耳痹,慢耳痹。

典型医案:谷某某,女,72岁,因“右耳闷、听力下降4天”入院。入院前未系统治疗,入院症见:右耳闷,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耳内振水声,面色萎黄,咳嗽,痰咳不出,纳眠差,大便先干后稀,小便调。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滑。既往“左耳听力下降20余年,未系统诊疗,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慢性胃炎病史5年,未系统治疗。检查:右鼓膜充血呈琥珀色,咽鼓管自行吹张可见液平、气泡,光锥消失,鼻咽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予头孢替安抗炎、溴己新稀化痰液促排除,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呋麻滴鼻液改善鼻腔通气。3天后症状好转, 检查液平降低,继续治疗,液平未继续下降,反而升高。予中药辩证为脾虚湿困,上犯耳窍证,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散结通窍排脓。方药如下:麸炒苍术10g、党参12g、姜半夏10g、陈皮10g、茯神15g、薏苡仁30g、辛夷12g、白芷12g、炒苍耳子10g、海螵蛸12g、砂仁 10g、柏子仁10g、炒酸枣仁30g、麦冬12g、麸炒枳壳15g、桔梗15g、佛手12g、香橼12g。 水煎服5剂,液平明显下降,自诉右耳闷、听力下降好转,大便通畅。嘱原方加石菖蒲12g、黄芪10g,芳香化湿,防辛燥伤正。继服6付,诸症全除。出院带原方中药6付,巩固治疗,随访6个月未复发。

(3)邪毒滞留,气血瘀阻证 主症:耳内闷塞感较甚,常年不愈,听力减退,或有耳鸣。检查见耳膜明显内陷、增厚、钙斑、粘连或萎缩变薄,耳咽管欠通畅或不通畅;听力多为传音性聋或混合性聋。声导抗测听为B型或C型曲线。治法:行气活血,开瘀通窍。方药:通窍活血汤和通气散加减,可依辩证选用二妙散。伴有鼻鼽者用毓敏汤,伴有鼻甲肥大者,可合用三甲散。

典型医案:李某某 ,男,51岁,因“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20天”入院,既往耳痹病反复发作,入院前经西医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症见:右耳听力下降,自声增强,鼻塞,偶流清白涕,无咳嗽、咳痰,纳眠可,小便调,大便稀溏,舌黯胖大少苔,脉沉涩。检查:右鼓膜充血呈琥珀色,可见液平,无钙化、穿孔,光锥消失,左鼓膜内陷,无充血,咽鼓管自行吹张右侧不畅,左侧通畅。辩证为:邪毒滞留,气血瘀阻证,考虑患者邪毒滞留为脾虚湿浊上犯清窍所致,脉络瘀阻,气血不行。治疗予二妙散合毓敏汤加减,酌以破血消癥之品,方药如下:麸炒苍术10g、黄柏6g、炒栀子6g、党参12g、陈皮10g、茜草12g、紫草12g、炒地龙10g、蝉蜕10g、辛夷12g、白芷12g、炒苍耳子9g、茯苓15g、皂角刺10g、醋鳖甲20g、炒诃子肉12g、三棱15g、莪术15g。服用5剂,患者自述右耳闷消失,听力恢复至发病前,耳鸣减轻。检查:双耳鼓膜充血消退,右耳液平消失。左鼓膜内陷消失,光锥渐复。服上方,加薏苡仁30g,桂枝10g,以温阳除痹。带药出院,随访1月,未复发。

3.2 除了内治法,外治法亦是耳痹的主要治疗手段。二者协同治疗更加利于耳痹的恢复。1滴鼻法,是通过滴鼻使药液流至鼻咽部,进入耳咽管咽口,收缩肌膜,以使耳咽管通畅,可用呋麻滴鼻液,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2耳膜按摩法 运用于后期耳膜有内陷,耳闷不减轻者。3耳咽管吹张 分自行吹张和辅助咽鼓管吹张两种方法。自行吹张不畅的患者,可借助波氏球或导管吹张。4.鼓室穿刺抽液,包括鼓膜切开术及鼓室穿刺术,适用于鼓室积液长期不吸收患者。5手术法:适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导致耳咽管功能障碍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可选用腺样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