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纯
摘 要:本文认为,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问”的现象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作者根据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针对“满堂问”的本质特点,从“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箝制学生思维”“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角度剖析了“满堂问”的危害性;并且就如何克服“满堂问”的毛病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满堂问 素质教育 大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危害,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学语文教师所认识。很多高明的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主动生疑,自主质疑,自己解疑,很快从“满堂灌”的泥潭中解脱出来;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非常片面,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多提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思维就能够开启,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发挥。于是,他们的备课就成了问题的设计,本来应熔听、说、读写于一炉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就变成了千篇一律单调枯燥的“问答课”。这些教师刚刚从“满堂灌”的泥潭中爬出来。却以立即陷入了“满堂问”的沼泽地。
我们认为,“满堂问”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它是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
一、“满堂问”在素质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1.“满堂问”提问的方式单调、刻板,容易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挖掘学习潜能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感兴趣的,“满堂问”正是这样一种机械的、八股式的教学方法。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先问分段,再问段意,然后问中心思想,最后问写作特点,篇篇如此,周而复始;每节课的模式也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提问一一学生回答一一教师订正,循环往复,节节如此。这样的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举手如林,课堂气氛很“热烈”;不到几天时间,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使人昏昏欲睡,完全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2.“满堂问”所设计的问题肤浅、空乏,容易箝制学生思维
要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其间纵横千里,任意驰骋。”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題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可是,大凡“满堂问”所设计的问题都过于简单,该问的地方不问,不该问的地方倒要发问。发问的方式不外乎就是填空式提问,例如,有个教师教《七根火柴》的开头,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经过的什么地方?”“草地的天气有什么特点?”“首先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掉队了?”等等。这些问题只要阅读一遍课文就会知道,学生更本不用动脑子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就会被钳制。甚至养成了只会在课本中找答案,而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
3.“满堂问”提问的数量及频率,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的教学改革对我们老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把课堂变成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创造的学习场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过分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去让学生解答,使得学生整节课都在忙着作答却丧失了自己思考的时间。试问,这样的互动是我们想要的素质教育吗?
二、如何克服“满堂问”的不足
可以说,“满堂问”直接违反了上述三个原则,从表面上看,“满堂问”是教师问,学生答,不是“一言堂”,似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完美的“群言堂”不只能是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还应该有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从本质上看“满堂问”剥
夺了学生“问”的权力,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更不用说培养其求索精神,而且,在这种把大量时间花在一问一答的“满堂问”课堂当中,学生很少口诵、心思、手写,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失去了基础。
这样看来,“满堂问”实际上是“满堂灌”的变相形式,它与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原则背道而驰,因而是语文教学的大敌。那么,如何来根治“满堂问”呢?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控制提问的密度和节奏
什么样的提问密度才是适当的呢?衡量的标准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那些可提可不提的问题坚决不提。提问还要讲究节奏,换句话说,就是要提得适时,课堂提问一般应集中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收束阶段。
2.提高问题的质量
高质量的问题应当具有下列特点:(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2)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相适应;(3)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4)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常情况下,教师应顺着课文作者的思路,抓住关键性语句发挥,抓住课文特点和
语言现象上的矛盾发问,抓住学生看似无疑却有疑的点去发问。
3.把“問”的权力还给学生
宋代大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就是把主体地位给学生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就是他们在知识理解和运用上的疑点,也往往是教师备课时的疏漏之处,通过教师的解答或者学生的讨论,就能使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就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没有探究的发问,没有疑惑的目光,没有对怀疑的回应和释疑后的喜悦,那样的课绝不算好课。
总而言之,“满堂问”是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更期待着大家一起献计献策,攻克这个顽敌。
参考文献
[1]长梅,白昆荣.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物资出版社
[2]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师大出版社
[3]刘以文,张文珍等.素质教育指导丛书[M].华语教育出版社
[4]魏宗.中学素质教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