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切实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而这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学前、课堂以及学后展开真实有效的评价.笔者以“运动的相对性”一课为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前测;后测 ; 评价证据;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初中物理‘证据课堂构建中学科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E-a/2018/05)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度学习:引领区域推进教学变革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D/2018/02/8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洁(1977-)女,江苏无锡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物理课堂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作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就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找到他们的认知盲区,进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而这有赖于科学的评价,评价有助于导向学习的深入和教学的调整.如果教师能够跳出“评价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测”这一固有观念,将其看作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对评价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实施,以此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相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学习.
笔者以“运动的相对性”为例,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案,尝试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的评估,并借此不断修正教学目标和策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拓宽和延伸他们的成长通道.
1借助学前评价分解课标,确立深度学习目标
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必须以课标为根本出发点,但要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就必须全面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标要求分解、细化成可观察、可评价并且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引领教学实践活动.
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针对课标要求,笔者设计了一份前测试卷让学生完成.经统计,学生在下列问题上正确率较低:
(1)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辆列车上(列车停在站台上,旁边有一列开过的列车),他们对于自己所乘坐的列车的运动情况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车没动,还停在站台上,小红认为火车终于开动了.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你的理由是什么?(得分率8.57%)
(2)一名运动员在体育馆内跑步.相对于运动员,地板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得分率为54.29%)
(3)有人认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得分率分别为42.86% , 2.86%)
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尽管没有“参照物”这个显性的概念,但由于有着大量的生活经验支持,对于以地面为参照物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判断毫无困难.然而当参照物变成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时,学生仍旧将参照物默认为地面,导致出错.正因为如此,在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时,学生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都认为火车是静止的.所以,他们也就无法接受“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这一观点.
可见,已有的认知经验既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又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设法树立起学生对参照物的正确理解,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挖掘已有的认知体验,建构起对机械运动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体会到“运动的相对性”.
鉴于上述前测,笔者重新叙写了教学目标,以此来设定深度学习的方向:
(1)能根据身边的运动现象了解参照物的概念,说出参照物的选取方法.
(2)能够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准确判断以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情况.
(3)能举例说明运动的相对性,并由此得出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的结论.
借助学前评价,教师已经初步了解到哪些不需要教学生已经掌握,哪些是学生的认知盲区,需要重点突破.以此为依据,被具体化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后续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设计的目标来看,教师希望学习者把新观念和概念与其先前的知识经验充分联系,在大脑中构建新的知识网络,由此实现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结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2通过课堂评价掌握学习动态,推进深度学习
前期的诊断性评价尽管能够尽可能地使目标接近学生的认知起点,但课堂教学毕竟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期间会有许多无法预知的动态生成.教师必须根据学习实况设计逐层递进的评价任务,及时地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抓住评价获取的证据,进而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更好地适应深度学习的需要.教师以问题讨论的形式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来对学生进行中测:
2.1什么是运动(播放视频,并提问:你是怎么看出这些物体在运动的?)
(1)火箭腾空而起.
(2)宇宙天体运动.
学生讨论过程中发现,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和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作比较.由此,总结出什么是机械运动.
2.2如何理解参照物
教师给出参照物的概念,并就参照物的选择提出下列问题
(1)参照物必须是不动的物体吗?
生:不一定,比如,在判断地球在运动时,可以以月球为参照物.
(2)我们在判断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否可以以该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生:不可以,因为如果这样,它就永远是静止的.
(3)请用一句话概括参照物的选择要求.
生:参照物可以是被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
上述两个问题是针对目标(1)设计的,教师希望学生能结合实例认识并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和选取方法.问题一的提出旨在引出“机械运动”,并为接下来有关参照物的选择问题提供了一些直观的素材.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确实如预想的那样习惯于把自认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比如火箭的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地球的运动以太阳为参照物,于是教师追问地球的运动能否以其它物体作为参照物?学生进一步思考,发现尽管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以月球为参照物,也可以看出地球是运动的.即在讨论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选取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接着,教师又根据前测中学生反映出来的认知障碍,针对参照物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1的铺垫,学生的回答准确而完整,目标(1)初步达成.
2.3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1)出示前测卷上的跑步照片.
师:以奔跑的运动员为參照物,地板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明理由.
生1:地板是静止的.因为地板是固定在地上的.
生2:地板是运动的.因为以奔跑的运动员为参照物,地板的位置在改变.
师:有什么样的经验能够支持你的观点吗?
生2:我在跑步时看地板,发现地板是向后退的.
师:此时,你是假设自己处在谁的角度观察的?
生2:运动员.
师:我们到底是拿地板和谁的位置比较?
生:奔跑的运动员.
师: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参照物是奔跑的运动员,运动还是静止要和他的位置比较.什么情况下说地板是静止的呢?
生:参照物是地面或者墙壁的时候.
师:因此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参照物是关键.
(2)学生归纳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3)观看马路上车辆和行人的视频,任选一物体判断其运动情况.
问题3是针对目标(2)设计的.以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时,如何判断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师需要设法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的经验,来辅助判断相关问题.地板相对于奔跑的运动员,究竟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学生存在分歧.教师选择让他们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时,教师决定参与讨论,启发学生提取相关的体验一步步接近真相.接着,教师提出“什么情况下说地板是静止的”,进而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参照物的重要性,也为后续讨论“运动的相对性”作好了首次铺垫.
因为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在掌握了相应的评价证据之后,教师决定播放马路上的视频,来进一步延续对该问题的讨论.此处,教师特意选择在前测卷上相关问题错误较多和课堂上判断有误的学生参与其中.他们的判断无一出错,目标的达成度较好.
2.4他们的观点有道理吗
(1)再议火车到底有没有运动,并由此得出运动的相对性.
(2)请学生列举其它相关例子.
问题3中大量的实例已经让学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素材,此时让“火车到底有没有运动”的问题再次呈现,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学生一致认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而随后的自由讨论,进一步表明他们对运动的相对性已有了准确的理解.
3利用学后评价评估效果,为后续深度学习提供方向
设立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展开评价活动,获取评价证据,进行合理调整,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单向的过程,而是顺势起转的建构性的过程[1].所以,促进学习的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而非某一个阶段.由此看来,一节课的后测,往往是下一节课的前测,当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时,才能确保学生的主动探究与主动学习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
针对最初的学习目标,笔者设计了几个后测题,让全体学生参与答题.测试的结果表明,目标1、2达成度较好(正确率均在90%左右),目标3初步达成,但仍有深入讨论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下面这个问题上:当你站在商场中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你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得分率为66.7%)
本节课,在实施有效评价的前提下,教学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度,认知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笔者还发现,尽管多数学生已接受了“运动的相对性”这一新知,但仍未将其真正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仍有讨论和提升的空间.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认真思考这一问题.
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就必须时刻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前测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和重点内容;中测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目标、方法与策略,以突破学生的认知瓶颈;后测则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反思教学,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教学.当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时,我们所获取的评价证据就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教学活动更精准,更高效,学生也就能在课堂上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世成.证据物理:“名师工作室”三年研修路线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2):12-24.
[3]张世成.前测后测、证据促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09):29-31.
[4]张世成,孙建生.证据:探究教学走向深刻的“根” [J].物理教师,2014,35(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