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艳
(辽宁省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昌图 112599)
水稻是昌图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需水较多的,而昌图县的水资源并非丰富,获取量也是有限的。水资源不足,是扩大水田面积和提高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采取多途径和各种有效的措施,建立节水栽培技术体系,降低灌溉定额,提高水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节水、低耗”对促进水稻生产发展,因地制宜扩大水田面积,不断提高单产,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昌图县区域面积4317km2,耕地面积400万亩,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年降水量655mm,水资源总量为68353万㎡,开发利用率仅为35%。人均需水量242㎡/人,远远低于全国438㎡/人的用水,特别是随着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逐年增加,淡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推行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水稻虽属于灌溉栽培作物,但并不一定要长期淹水灌溉。如果水稻长期保持着水的环境,长期淹水,加上多年连做,使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失调,不利于水稻根系向纵深发展。抗旱能力降低,抗倒伏能力差,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倒伏。在水多地温低的条件下,水稻正常生长受阻,尤其遇到低温冷害,水稻生育进程缓慢,贪青晚熟,不利于高产。实行节水栽培技术,采用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溉,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条件,很好的改善水稻田间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有利土壤养分转化和水稻根系生长,水稻根系活力旺盛,提高稻株抗病虫危害和抗倒伏能力,实现了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护叶的目的。
节水灌溉不仅节省了灌溉用水,降低灌溉成本,而且也节省了能源,减少了各种物质消耗,把节约的水用于扩大稻田面积,实现水稻的高产高效。据生产实践看节水栽培与传统栽培每亩节水100~150m3。
实践表明,选择抗旱能力强,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节水增产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种植同一水稻品种,是确保水稻生育时期和生育进程基本一致,有利于统一田间管理和节水栽培技术的顺利实施。在生产上,应首先选择具有株型紧凑、叶片厚、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等优势的品种。
培育抗旱带蘖壮秧是节水栽培的关键。首先改变过去水育苗、湿润育秧方式,采用旱育苗从水稻秧苗期就开始节水,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其次控制播种量,坚持稀薄种、旱育苗,有利于培育带蘖壮秧;施足优质农肥,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硅肥;提高植株体内C/N比,控制水分供给;控制苗床内的温度,防止秧苗徒长。使秧苗老健、富有弹性,根系活力强,移栽后发根快,抗旱、抗寒,有利于早生快发。
2.3.1三旱整地。即旱平地、旱耙地、旱作埂,旱整地做得好,则水平地时省工、省力、省时、省水(水泡田整地每亩需水 120~140m3,三旱整地则每亩需 70~80m3)。而且有利于保持土壤良好通透性,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整地时提倡机械旋耕:因为旋耕的碎土能力强,耕后土块细碎,地面平整,蓬松适度,旋耕一次起到松土、碎土、平地的作用。还可以代替翻耙耢等作用,而且作业时间短,缩短了耕地的时间。对提高作业质量,争得农时,十分有利。旋耕深度一般为12~15cm。旋耕和深耕结合,一般每旋耕2~3年就深耕一次,创造理想的土壤耕层结构。
2.3.2泡田插秧实行“三边一条龙”作业。所谓“三边一条龙”作业,是指水田旱平旱耙整地之后,边泡田,边平地,边插秧,连续作业。
其好处是:缩短泡田时间;节省泡田用水;土壤水、气协调,水稻返青快,根系发育好,发根快,分蘖早。泡田整地插秧是耗水较多的环节,而且此时正值5月份昌图县的枯水季节,供水紧张。所以应实行“三边一条龙”连续作业,尽量减少泡田期间跑冒滴漏,节约灌溉用水。
对于黏性土地,由于时间短,地沉不实,容易插秧过深,发苗慢,最好不用这种作业方式。
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溉节水技术是根据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节水栽培的目的。浅—湿—干的具体做法:浅—缓慢浅水灌溉,水层深度达到3~5cm;湿—持续一段时间建立浅水层,水层逐渐消失,使土壤达到饱和水状态;干—土壤0~5cm耕层呈现半饱和状态,水稻根系密集层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也就是说,当土壤表面呈现白色,再进行灌水,循环交替,周而复始进行间歇灌溉。
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的特点是浅灌与湿润相结合,并适时晒田,构成了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跳出了传统的淹水灌溉模式,克服了旧的传统灌溉的缺点,使稻田的水分状况呈现多样化格局,为水稻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5.1带水移栽。插秧时,一般水层1~2cm左右。
2.5.2浅水返青。水层一般达到2~3cm,决不能干田无水。
2.5.3浅湿分蘖。分蘖期间,采取浅水3~5cm灌溉为主,自然落干,浅湿交替,间歇灌溉,做到后水不见前水。
2.5.4适时搁田。在水稻有效分糵终止前2~3d,6月25~7月5日根据水稻长势长相,要适时适当进行搁田。
搁田:是通过排除田间水层,利用叶面蒸腾与株间蒸发,降低稻田土壤含水量的一种措施,其直接作用是控制土壤水分。根据控水程度不同,搁田分为晾田、晒田和烤田。
晾田:是控水程度最轻的一种形式,田面没有水层,脚窝有水,而田间持水量仍为100%的状态。晾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适用于正常生长的稻田。
晒田:控水程度上稍重一些,地表发白,田面出现似火柴杆细微的裂纹。晒田对水稻分蘖具有控制作用,适用于长势稍微旺盛的田块。
烤田:在控水上最重,稻田表面出现较大的裂纹,呈小手指状。烤田可降低叶色,加速无效分蘖的死亡。适用于长势过旺,分蘖过多的。
在搁田上坚持“宜早不宜迟”的原则,过晚会影响穗的分化,导致颖花退化。
2.5.5寸水开花。进入拔节坐胎时,要逐渐建立水层,以浅湿灌溉为主,不能干田。
2.5.6后期水的管理。要浅湿干相结合,适当晾田。断水过早会使米质下降,可在收获前10~15d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