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浪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1]。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我们分析职业教育现状、研究改进措施、解决存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指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开拓新途径,探索新方法。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需要在原有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凸显特色,创新辅导模式,承担更新成长辅导功能,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平台。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来分析,以高职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除了向往美丽的校园环境,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等基本环节外,同时更需要一个新的“第二课堂”进行情感交流、综合素养养成、创新创业指导等。特色成长辅导室在这里应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二课堂”角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基本上都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或被动地形成了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很多人认为个人的“三观”一旦形成,就很难以改变!的确,在如今个性飞扬的时代,个人的“主观”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放大。很多青年学子在大学校园里特立独行,个性张扬,主观上不在乎不理睬不关注外界对个人的评价和看法,更多的时候都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在高职院校里,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的“三观”似有实无,平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他们而言,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已经是不错了,更多的是充耳不闻。因此,如何帮助这部分(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应该占有很大比重)学生突破目前虚无的“三观”状态,是新时代对特色成长辅导室的新要求。
所谓隔行如隔山,不同的专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在特色成长辅导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业、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来开展,一方面这样更有利于辅导对象更加有兴趣参与,另一方面也把成长辅导落到实处,接地气。只有这样,也才能更突显特色成长辅导室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一所高职院校都会有不同的院系,很多的专业,各院系分别建立的成长辅导室在必须存在的共性功能的基础上,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且特色应该更可能地与所在院系的学生状况、专业背景,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紧密联系起来,不一定要求高精尖,但一定要尽可能做到简单可行。很多特色成长辅导室在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特色彰显但脱离实际,没有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反而失去了特色和价值,是很不可取的。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有院级、校级或省级的特色成长辅导室,然而,在同一所学校不同二级院系所建的不同级别的特色成长辅导室,除了在辅导室的命名上有所差异外,很多的功能和内容却不尽相同,导致建设资源的重复浪费。为了避免新建的特色成长辅导室再出现已有的重建现象,各高职院校首先要从校级曾经进行统筹规划,对本校各二级院校的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采取共性共建共享的原则,比如在发挥成长辅导室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等功能方面,在师资配备、日常管理等内容上进行统一部署,从而更大程度上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分别突出各二级学院成长辅导室的功能特色,已建成长辅导室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新建的成长辅导室则可以选择少建甚至不建,而是把重点突出放在一个或两个“特色”方面,如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就业创业等,从而使整个高职院校的不同成长辅导室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更好地为更多不同选择和需要的学生服务,真正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此外,统筹规划,分建共享还有利于克服各高职院校目前都存在的共性问题:专业辅导员队伍不足,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和思政教育的辅导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围绕项目建设所确定的特色方针,项目建设团队应该充分考虑和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成长辅导室的硬件建设,如接待室、访谈室的布置,墙壁装饰,色调选择,到成长辅导室的软件建设,如各项制度的草拟制定,同辈辅导队伍的选拔培训等,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参与完成,教师辅导员队伍则对整体规划进行把关。在特色建设方面,项目建设团队务必做到有的放矢,切勿贪多求大。根据建设方案,根据本学院本专业特色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鲜明特色进行规划,真正把特色成长辅导接地落实。
在信息化的新时代,随着沟通交流途径的多元化,对学生的成长辅导也一定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面对面的辅导方式一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和传承,如文化素养的提升,国学的传承,书法的练习等就需要面对面的进行;与此同时,增加信息化途径的辅导,如微信、QQ、邮件、电话等,对于很多需要辅导、想要辅导而又有各种疑虑的学生而言,却是非常途径甚至是必须形式,这种非面对面的形式,对于消除很多学生对成长辅导,尤其是心理辅导的顾虑有着面对面辅导难以取代的效果和作用。
目前,各高职院校已建的特色成长辅导室有很多都早已建成或初步建成,已经投入使用。然而,无论是各高职院校还是下设的各二级院系的成长辅导室,真正得到很好利用并充分发挥辅导功能的并不是很多,个中缘由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特色不足,功能杂乱等情况外,在成长辅导室建设过程中,对本院大学生的积极宣传和正面引导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特色成长辅导室不是心理咨询室,这应该是所有成长辅导室老师和朋辈辅导员都清楚明白的一个基本命题,同时也应该让所有同学们都了解到这一点。很多大学生需要成长辅导,但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宣传引导,以为或担心他人以为自己到特色成长辅导室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就是因为心理健康有问题而顾虑前往,错过了很好的课外成长教育。此外,对于成功的成长辅导案例和经验,各成长辅导室应该定期总结,积极宣传,充分加大扩大成长辅导室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正面影响,从而吸引更多有顾虑确有需要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更好地发挥特色成长辅导室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依旧在积极进行,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或多或少的不同作用。与此同时,特色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和运行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和运行经费不足,辅导队伍缺乏专业性,辅导对象偏少和功能不显等,严重制约了各级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受到全球化经济文化的不同冲击,大学生成长成长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各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国家和社会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进行改善。作为高校重要的“第二课堂”,特色成长辅导室如何更好发挥其所应该承担的作用和功能,成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重要平台,值得各高校师生认真思考、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