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瑶族“蝴蝶歌”

2018-02-17 11:16胡艳婷黄玉敏刘铭潇何钦钱申宗圆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1期
关键词: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艳婷 黄玉敏 刘铭潇 何钦钱 申宗圆

摘 要:“蝴蝶歌”的名称源于民歌中常出现的“蝴的蝶”“蝶的蝶”“黄蜂”之类的衬词,其歌词内容涉及祭祀、迁徙、婚丧嫁娶以及迎宾送客等,是瑶族人民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也是瑶族人民生活的记录。“蝴蝶歌”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瑶族“蝴蝶歌”传承着古老的瑶族文化,同时也体现着时代发展与瑶族生活、文化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将以富川瑶族“蝴蝶歌”为例,从“蝴蝶歌”的歌词、“蝴蝶歌”的特色及其民俗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来了解瑶族民歌——“蝴蝶歌”。

关键词:瑶族;“蝴蝶歌”;非物质文化遗产

“蝴蝶歌”的歌词记录着瑶族人们的生活、心态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出口成章的“蝴蝶歌”体现着瑶族人们的智慧与生活情趣,更有极具研究价值的长“蝴蝶歌”蕴藏着瑶族民歌的教学智慧以及丰富的艺术价值。了解瑶族“蝴蝶歌”的特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并且发展“蝴蝶歌”。研究瑶族“蝴蝶歌”的民俗文化意义是对其传承与发展所必须的。

1 瑶族“蝴蝶歌”的歌词

瑶族“蝴蝶歌”属于瑶族二声部民歌,现流行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是用当地的一种汉语方言“梧州话”演唱,且其演唱内容多以情歌为主。歌者通过演唱“蝴蝶歌”来抒情表意,故其歌词的内容表达了歌者对拥有甜蜜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亦表达歌者对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人和事的认同与赞颂。“蝴蝶歌”拥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不仅有柔丽的节奏,且曲调抑扬顿挫,歌声悦耳动听,听众常常陶醉其中。“蝴蝶歌”的种类奇多,分为爱情歌、婚姻歌、农事季节歌以及劳动歌等。

“蝴蝶歌”的一首歌分为四句,歌词多为七言。歌手有时为了强调自己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常常在第三句之后扩充一个五字句,因此歌词的重复往往有强调作者观点的作用。瑶族“蝴蝶歌”因为歌词的长短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短“蝴蝶歌”,另一类是长“蝴蝶歌”。短“蝴蝶歌”通常是四句词为一首,除第三句常加有衬词、衬句之外,其余三句均为七言,且押脚韵。长“蝴蝶歌”其歌词较长,是在短“蝴蝶歌”的基础上创作发展而来的,歌手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每首歌的第三句任意加长,使其形成长跺句,故又称为“双飞蝴蝶歌”。长“蝴蝶歌”因其非常适合用来练歌,以达到锻炼歌手气息、口舌以及声部的目的,又被歌者称为“歌母”。因此“蝴蝶歌”的歌词不仅有即兴创作的抒情类,还有趣味性的短“蝴蝶歌”体现瑶族人民的才情与生活趣味,还有经修改便于练习的长“蝴蝶歌”,体现出瑶族人们的教学智慧和对“蝴蝶歌”的热爱。了解短“蝴蝶歌”的歌词能更了解瑶族人們的生活,研究长“蝴蝶歌”的歌词对瑶族民族音乐就有更深刻的理解。

“蝴蝶歌”已融入瑶民的日常生活,歌词内容也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瑶民的日常生产劳动中,还是他们民俗生活中的恋爱婚娶、家庭聚会以及探亲访友等方面处处都在传唱着。借歌抒情自古以来就有,瑶族儿女也不例外,常常以歌言志。在瑶族的民俗活动中,如祭祀、迁徙、婚丧嫁娶、迎宾送客以及身边日常琐事等,都可用“蝴蝶歌”的形式来表达、传唱。瑶族是一个极其喜爱唱歌的民族,瑶族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婚姻习俗就是“以歌为媒”,还未结婚的男女常以唱“蝴蝶歌”来谈情说爱,用“蝴蝶歌”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以歌传情达意,倾吐对意中人的爱慕之心,一同走向美好幸福的生活。

2 “蝴蝶歌”的特色

2.1 音乐特色

首先,“蝴蝶歌”的旋律轻快活泼,非常地自由,它不会拘泥于节奏、节拍,形式多变。加上歌曲演唱效果会因为演唱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会经常使歌曲在不同的拍子中变换,这体现了“蝴蝶歌”的节奏、节拍自由多样。

其次,“蝴蝶歌”不光节奏自由多样,其结构也灵活多变,这是“蝴蝶歌”又一特征。瑶族“蝴蝶歌”的歌词大多为四言七句,因为是极为整齐的句式,在有些情况下歌词并不会如此严整,因此有些歌词也会超过四句。就音乐结构来看,“蝴蝶歌”属于支声式,即指从单声音乐演变出来的,各种旋律的多声部音乐形式。支声式音乐结构中包含着丰富的音律节奏,是瑶族多声部音乐的主要形式,赋予瑶族“蝴蝶歌”多样变幻、轻快自由的演唱特征。

同时,“蝴蝶歌”有高、低两个声部,是二声部民歌。“蝴蝶歌”的主要旋律是高音声部。其低音声部则多是高声部中的旋律衍生,高声部与低声部同生同终。两个声部不仅保持大致的节奏,各句的起落音也大体一致。所以就要求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二声部的配合,以合为主。

2.2 演唱特色

富川瑶族自治县“蝴蝶歌”传承人袁水生曾介绍,好的歌手唱出来的歌优美动听,犹如成群的黄蜂飞过一般。有发出嗡嗡的声音,人们就形容其歌声为“黄蜂音”,又叫“波浪音”。唱功不好的人唱“蝴蝶歌”,只顾拉着嗓子在喊,没有音乐的美感。可见,“蝴蝶歌”对于演唱者是有一定唱功要求的。

瑶族“蝴蝶歌”由于其节奏欢快自由,歌曲结构也多以合为主,非常便于传颂,所以其整体的音域不是很高。没有四度以上的大跳,“蝴蝶歌”的旋律均在五度音程之内。演唱者也因此大多不会运用过多的技巧,都用真声来演唱,这就使得“蝴蝶歌”极容易上口,被人传颂。

要提的是,瑶族“蝴蝶歌”的情歌部分却不经常是男女对唱,大部分是由相同性别的歌手组成的二重唱。如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或是两男两女组成的男女对唱。“蝴蝶歌”非常讲究合音,所以演唱时要求演唱者们要同起同收。因此,演唱瑶族“蝴蝶歌”的演唱者们必须具备默契。并且由于“蝴蝶歌”的两个声部节奏相似,衬词也丰富多变,所以演唱者们必须吐字迅速准确且清晰。

像许多民族文艺的发展一样,随着时间的敲打,对于“蝴蝶歌”演唱者的训练也逐渐形成体系。这都要归功于瑶族歌手们,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与逐渐摸索,才形成了特有的训练方法——蜜蜂声。在演唱时,两个演唱者要把头相互靠近,必须要听到自己发出像一群蜜蜂一样嗡嗡的声音,此时二声部的音色才能统一,音调才能准确。

演唱“蝴蝶歌”时要注意对于气息的训练,演唱歌曲都要腹部用力,这样可以保持气息的连贯与平稳。瑶族“蝴蝶歌”的旋律是连贯的,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不能够随意换气。每一乐段表达着一种完整的思想,要求演唱者的气息也要连贯绵长。

3 “蝴蝶歌”的民俗文化意义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约定俗成、文明礼仪等文化的统称,历史悠久。

“蝴蝶歌”是瑶族的民歌,是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蝴蝶歌”绚丽多彩,瑶族儿女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以及自己的情感都记于歌中,是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象征。其歌词内容涉及范围甚广,如祭祀、迁徙、传情、记史及叙事等,是瑶族儿女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他们通过唱歌来表达情感,以歌言志,以歌授教,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文明礼仪及民族情感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人们有着极强的教化作用,优秀的音乐更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培养人的优良品格。“蝴蝶歌”的民俗文化意义在于其有利于族人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族人团结互助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蝴蝶歌”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且其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对音乐爱好者有着借鉴和启迪的作用,还有着普及文化知识作用,有利于加深族人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长族人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学艺术素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将优秀的“蝴蝶歌”传承下去。

(指导老师:宋晓念)

参考文献

[1]常龙飞.梧州瑶“蝴蝶歌”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10(4).

[2]秦绪峰.瑶族音乐《“蝴蝶歌”》[J].歌海,2005(5).

[3]程昌宗,陈新高.谈“蝴蝶歌”的艺术特色[J].民族艺术,1989(3).

[4]邹家雨.浅析江华瑶族民歌“蝴蝶歌”的演唱艺术特色[J].西部皮革,2017(12).

猜你喜欢
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瑶族传统舞蹈的审美价值与保护传承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当猫邂逅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