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占甲
(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青海 互助 810500)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镇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就如何搞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谈几点思考意见和建议。
南门峡镇地处青海省互助县北面,属于高位山地冷温湿润地区,平均海拔2875m,是互助县农业大乡,主要以发展油菜、小麦、马铃薯、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该乡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狠抓落实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善了属地管理、责权一致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实现了农产品质量有效常态化监管,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明显提高。
2.1 健全机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设立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立了农产品生产记录监管巡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由县农产品检测中心配备了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办公设备,并确定了2名监管员,能开展农产品速测工作。全镇基本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基本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2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制度建设,保证南门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把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得更好、责任到人,防治互相推诿,提高工作效率,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社会服务中心、工商所、财政所、派出所、为成员的南门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从队伍建设、人员素质上有效保证南门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促进全镇上下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3 加大宣传指导、散发技术材料,抓好农产品监管培训,为南门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组织力量发放宣传单、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农业从事者科学用药、合理施肥的意识。努力营造社会关心和支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良好氛围。
2.4 开展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抓好农产品监管的平常管理工作,从实际行动上把农产品监管工作慢慢列入各村的日事议程。粮食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农药市场上的不合理使用又让群众望而退却,针对我镇农资市场的管理混乱,组织开展农药生产经营执法检查活动,对销售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毒死蜱等高毒限用农药的进行市场检查活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禁用高毒农药成分的行为。从源头上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于基层组织来讲是个新鲜工作,但也是重要工作,南门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自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尽快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队伍中技术人才匮缺,没有知识的更新,削弱了开展工作的基础。
3.2 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硬件及经费不足,制约了工作开展。
3.3 标准化生产工作滞后。由于农产品生产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民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对标准化生产不重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较为困难,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3 宣传力度还不够、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导致个别农产品仍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
4.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科技宣传周”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扎实开展大规模广范围宣传培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知识,从根本上扭转生产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观念,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大的提高。
4.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开展管辖区域农产品常规检测的同时,积极配合完成省、县级例行监测,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测,确保南门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
4.3 加强南门峡镇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补充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强技术力量,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经费,保证监管和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4.4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