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权
(海东市乐都区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青海 海东 810799)
海东市乐都区农业示范园区于2008年启动建设,同年10月由青海省农牧厅和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010年12月由国家科技部于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4年7月被青海省农牧厅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园区建设10年来,以建设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苗供应基地、全省最具影响的农畜产品加工和集散基地为目标,围绕农业技术示范、品种创新、辐射推广、引领带动、宣传培训、旅游观光、企业孵化、产业聚集等功能任务,建成了管理培训配套服务区、畜牧业产业技术创新及示范区、种植业产业技术创新及示范区、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区、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区、品种创新及标准化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区、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区等7个功能区,核心区建成面积3620亩。其中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蔬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示范和展示基地、果蔬高效种植示范基地、良种荷斯坦奶牛养殖场、万头生猪养殖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年产10万t配合饲料加工基地、年产10万t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生态农业试验站、工厂化食用菌周年生产基地、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生产加工基地已成为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强大引擎。2017年,完成蔬菜工厂化育苗5475万株,优质蔬菜种苗推广面积达18250亩,引进推广新品种16个,聘请省内外农牧专家6名,建立科技平台5个,示范展示农业新技术15项。生产无公害蔬果1260t,推广良种仔猪3.72万头,繁育良种奶牛1145头,生产食用菌1050t,生产鲜牛奶5840t,富硒农产品深加工1250t,饲料加工32100t,生产有机肥 16700t,配送蔬菜 3520t,生产农机具1300台,完成产值4.17亿元,完成产业增加值2.51亿元。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1家,累计实施项目111项,完成投资14.22亿元,其中省级专项投资2.55亿元,市区财政投资0.63亿元,企业完成投资11.04亿元。
园区自身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缺乏设施蔬菜栽培、园艺、食品保鲜加工等方面的行家里手,科技对园区的服务支撑能力较弱,优秀农业成果转化缓慢。
引进园区的项目发展缓慢,投资规模较小,发展产业链不长,形不成强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自2015以来,园区缺乏项目资金支持,蔬菜高效种植示范、蔬菜工厂化育苗、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蔬菜新品种实验示范等技术含量高和带动成效显著的农业项目发展缓慢。
受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一些有意向入驻园区的项目因无法取得建设用地许可而无法落地建设。
要切实发挥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人才引进及培养是首要保证。首先要依靠市区政府支持,通过聘任职称和适当给予科研补助等优惠条件,让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引得进,并留得住,用得上,使专业技术人才有信心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特色蔬菜提纯复壮、无公害果蔬标准化栽培、蔬菜高产栽培、良种引进培育、病虫害预防及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课题。其次,对已经离岗,但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独立从事蔬菜工厂化育苗、品种实验、蔬菜高效栽培、特色蔬菜提纯复壮等技术性强的园艺和蔬菜专业的高级职称人才可考虑临时聘用进入园区承担技术攻关,大幅度提高园区新技术应用和新品种引进水平,进而强化技术辐射推广的力度,带动农民增收。第三,实施有效培训,拓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渠道,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担任园区的生产技术顾问,定期到园区对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和解答技术难题;同时,让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院校和农业技术先进的地方去更新知识,做到专业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同步提高。
扎实推进“黄河彩蓝”乐都通力蔬菜生产示范园,晖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乐都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青海荣泽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加工、恒源饲料厂草饲料生产线、宏恩科技公司富硒产业园等6个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服务,及时配套跟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一是扶持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乐都区富硒土壤和特色农产品等资源,扩大规模,提高以乐都紫皮大蒜为主导产品的富硒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带动乐都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富硒乐都紫皮大蒜种植基地10000亩,富硒杂粮种植基地3000亩,富硒马铃薯种植基地5000亩,建成大蒜良种繁育基地300亩,辐射带动农户7500户,年加工富硒大蒜5000t,年包装富硒杂粮1000t,形成富硒肥料加工、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富硒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等现代企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措施,高标准高水平开发保健新宠富硒黑蒜,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拳头产品,实现富硒优势资源与优势品牌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搭建生态富硒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带动富硒产业长足发展,年加工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积极引导乐都兴农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依托区域内具有优势的马铃薯、大蒜、果蔬等特色农副产品,开展蔬菜、马铃薯、软儿梨和小杂粮等产品粗加工和精深加工,借助“兴农”农产品品牌在省内已经形成的知名度,发挥电子商务销售优势,提高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围绕农产品的产后处理、分级、加工、包装、冷藏处理、冷链运输等核心环节,构建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年加工配送农产品5万t,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000亩。三是加快完成青海乐都恒源饲料有限公司饲草料加工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带动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在建成年产10万t全自动颗粒饲料生产线一条的基础上,加快二期20万t饲料生产线建设进程,力争2020建成投产。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4000户农户种植饲草2万亩,培育形成较大规模的饲草料加工生产基地,形成种草、加工和养殖协调发展。四是以青海荣泽农业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年产10万t生物有机肥项目建设为支撑,引进先进工艺,对园区规模养殖企业牲畜粪便全收集、全处理,生产质优价廉的有机肥料,提高园区养殖场动物粪便的循环利用,发展“种植—养殖—有机肥加工——还田养地”为一体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青海最先进的生物有机肥研发及加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是积极培育壮大青海晖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600吨食用菌周年生产项目。充分利用园区污染轻、硒含量高的优势,以锯末、玉米芯、豆类秸秆、畜禽粪等有机物质为菌菇培养原料,绿色生态生产有机富硒食用菌,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特色农业循环链,实现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府投资、银行信贷、社会融资、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大园区饲草料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富硒黑蒜精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种苗种薯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畜牧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的投资力度,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一是对争取到的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提升园区的农业和基础设施条件;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对用于蔬菜育苗的智能温室升级改造、蔬菜高效种植示范、蔬菜工厂化育苗、新品种实验示范、新技术引进推广等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通过项目扶持或者给予切块资金的倾斜支持,促进项目发展壮大,从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借助落户企业的自身发展提高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良种培育、设施栽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以及高效养殖用地,建议区政府优先支持。同时,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形式以及采取必要的置换等方式,集中土地,成片开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出台土地流转指导价格或承包地流转互换办法等政策,对园区内个别农户漫天要价,故意刁难土地流转的行为加以限制,做到既有利于维护土地承包户基本权益,又有利于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