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改革

2018-02-16 08:29匡薇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匡薇

摘    要: “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为国内旅游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同样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这一机遇下,湖北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性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文化交际不足等新的问题,针对这些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人才培养改革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旅游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改革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涉外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丝绸之路连贯东西,“一带一路”倡议,源自历史,却是面向未来国家发展的。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5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76份,大力推动了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合作机制。在这一旅游行业大发展平台上,湖北的旅游行业,特别是涉外旅游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7年湖北省接待旅游者6.39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353万人次,居中部第一,实现了旅游总收入5514亿元。在旅游行业,尤其是涉外旅游行业如此火热大发展的前提下,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持证导游人数为16511人,年度下降率为29.9%,中级以上导游人数为719人,年度下降率为8.3%。湖北涉外旅游不仅存在人才数量的缺口,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制约湖北省旅游行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职旅游英语培养人才的主要就业岗位为:英语导游、英语旅游咨询员、签证部签证专员和旅行社涉外部门行政人员等岗位。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涉外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及工作需求。

通过对湖北省内主要景点和旅行社等单位的调研,我们获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英语导游、英语旅游咨询员、签证部签证专员和旅游涉外部门行政人员等。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虽各有不同,但核心工作任务都是就旅游行程安排与实施情况与外国游客进行沟通和交流,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一核心岗位工作技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听、说、读、写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了解文化差异并能在工作中传播中华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此外,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良好的涉外旅游从业人员也同样重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他们灵活地处理涉外旅游工作中各类突发状况,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

2.现有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走访了旅游英语用人单位,还对部分院校的旅游英语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调研,主要涉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等十二所高职院校。现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性不够凸显。

在本次调研中,仅33.3%的旅游英语专业在校学生选择学校开设的旅游英语相关实践课程;仅49.2%的专业毕业生表示在校学习期间参加过专业相关实践工作;仅46%的专业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在武汉城市圈的旅游企业工作过。由此可见,多数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技能的训练是不足的,这一不足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性。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足。

我国外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果已是硕果累累,对于外语教学不能只教语言不教文化这一点,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具体培养过程中,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在实际工作情景中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得体地交流,既能够“移情”从对方文化角度进行沟通理解,又能够立足本国文化、推广本国文化。这一问题的凸显说明ESP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结合仍有不足之处。

此外,现有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习,主要关注西方欧美国家的文化知识。而对于近年来与我国交往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知识、交际方式反而涉及甚少,与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大发展的态势不符。

(3)教学中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现有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旅游英语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参与人才方案的制订,受邀进行专业讲座,少数企业专家受邀赴学校进行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对于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在校期间的具体培养过程,尤其是实践技能的养成过程并未深入参与,难以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行业实践角度和企业需求层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

(4)教学形式相对单调,信息化程度不够。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課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情景式、任务式的教学方法使得旅游英语专业课堂的活跃度明显提升。但大多数专业的课程教学依然按照院校选择的教材,配合相应的光盘、电子教案和PPT的使用进行。固态化的教学资源限制了课堂内外的交流,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交流并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现阶段,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成为旅游英语专业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突破点。

三、湖北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1.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性。

结合“一带一路”商贸活动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双主体”校企合作。原有的以院校为主体,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设计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更多地参与校企合作,成为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的另一个主体。“双主体”意味着企业和院校一样,也可以开设专业课的教学课堂,以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特性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实施;编写课堂教学所需的课业文本资料;对学生的课业成绩进行评定。这些课程的选择、设计可以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商贸及旅游活动开展,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工作所需技能,另一方面满足企业各类短期活动的用人需求。

2.跨文化交际教学融于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不应只是一门课程,而是应该作为一种专业核心能力融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在初阶学习中,在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语言听说读写的模仿,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中正确的交际句型和表达方法。在后续学习中,应以学生生活处为圆心,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祖国、“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风土人情,同时创设工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将了解的各地区、各国文化应用到工作情境中。同时,在实践课程中,明确要求学生记录跨文化交际案例,并进行案例汇总和讨论,促使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并实践应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3.深入研讨信息化教学形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成效。

信息化时代下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要从现行的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方法的应用转向TBLT(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方法的应用。按照实际工作内容设计主题式教学,明确各个主题中专业人才需要完成的任务,合理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清单,结合信息化平台,拓展课前、课后学习资源、加大实践训练和练后核查修正的力度,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同时促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当今世界发展瞬息万变,这一时期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非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对于湖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对于高职旅游英语人才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意味着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改革层面,积极研讨这些问题,能够促进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期望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意梦婷,全娜.“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2]張晓航.福建平潭国际旅游岛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策略[J].海外英语,2016(24).

[3]张晓芳.“一带一路”背景下艺术院校“艺术+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析[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4).

[3]曾淑玲.“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9).

[4]罗炜.基于信息化的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