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析

2018-02-16 11:40苗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5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微课

苗强

摘 要 阐述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为切入点,探析其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对应用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为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5-0096-03

1 前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成为当下教育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应时而生,它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重构了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探究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按照课前(优选微课,深度自学)、课中(解疑破难,互助交流)、课后(复习巩固,内化新知)等教学环节,解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对各个环节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点进行剖析,即:课前—明目标,确内容;课中—抓主線,握关键;课后—扣核心,固知识。以达到课前促学、课中互动、课后内化的教学效果。

2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内涵

微课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记录的一段视频。时间通常在10分钟以内,视频内容短小精悍,通常有明确的目标,针对性强。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借助移动客户端就能自主进行观看,且不受时空的限制。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预先将学习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PPT等,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要求在课前进行自学,并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课中将发现的问题作为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核心,在解疑破难中有效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分为课前自学、课中展示、课后反馈等三个环节,具体表现为:课前学生自主观看微课,深度学习;课中针对相关知识解惑或拓展;课后复习检测巩固,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质量。

3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优选微课,深度自学 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的第一个环节。这里的“自学”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的任务要求,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其目的是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从中发现疑难点,从而为课堂听课做好准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挑选切合学习实际的微课,让学生按照任务导学单自主观看微视频,从而达到激发兴趣、课前预热效果。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其定理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预先设计任务导学单(详见表1),为学生选择针对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讲解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平板等终端观看微课,了解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在自主学习后尝试完成导学单中的内容,从中发现本节内容的疑难点,并进行详细的标记或记录,以作为课堂听课的重点。在上课前,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任务导学单、课前检查等环节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发现学生在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上模糊不清,在运用和判断等题目上出现错误。教师可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将集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课堂中重点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解疑破难,互助交流 课前学生利用微课将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已经自主解决,课中教师只需突破共性的重难点问题。但当学生对课前观看的微课仍然一知半解时,课中还可回放微课(即课中翻转),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彻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成效。

如在教授“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中,教师根据课前搜集的学生反馈情况,第一时间为学生解答疑惑、突破难点,通常学生都能通过微课的观看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但是在对称轴性质的探索过程中存在模糊不清。为此,教师将微课回放,而此次的回放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观看一遍,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动手操作一遍,让学生在亲历对称轴特点的探索中,总结轴对称性质的内容。即每位学生按照“对折—扎孔—展开—标记—连线”等操作,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并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总结出轴对称性质的内容。最后,教师通过习题测验,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发现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中的不足,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课中翻转,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直击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以制定活动的目标为导向,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既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难题,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内化新知 课后教师通过在线平台,给学生发一份与课中检查难度相当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附带批改、难点解析以及提交功能,教师可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仔细分析学生作答质量以及学习中还有哪些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于及时指导学生观看相应的微课进行补充,从而达到巩固课堂知识、内化新知的教学效果。

如在“勾股定理”的课后复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后除了给学生发放试卷作业外,还设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

1)请陈述三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2)利用错题本积累10道经典的错题,要求写出错因分析、解题的方法、解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等内容。

其中,试卷作业自带提交功能,教师通过作业质量分析,就能诊断出学生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内容,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观看相应的微课,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提升。而综合性的作业则是教师从中选出典型的案例,借助平台展示,让学生彼此学习、评价、借鉴,促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学习经验的积累,提升学习能力。

在课后通过在线平台检测的方式,检验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并以之为导向,指导学生利用微课弥补不足,巩固所学,有效提高学习成效。

4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重构了初中數学教学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然而,该模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有其运用的局限性,还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把握几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切实增强其运用的实效性。

明目标,确内容,促学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翻转课堂的核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学情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微课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在实际中由于学生自学的环节往往是在家中,再加上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不免会出现学生敷衍、简单浏览微课了事的情况,为此,教师设计微课导学单,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如在“三角形相似性质”的课前自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任务导学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方向,避免学生敷衍、自学的盲目性,提高自学效率,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慎选教学内容,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抓主线,握关键,互动 课中是展示学生自学效果、集中解决学习问题的环节,其关键点是教师全面、科学地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自学掌握程度、遇到的疑难点等,哪些问题是个性化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从而在课中讨论与探究,促进师生有效、深度互动。如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是搜集学生课前自学情况,然后针对疑难点进行突破。针对学生依然对轴对称特点一知半解的情况,教师采取课中微课回放的形式,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小组的形式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前提下,也促进每位学生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课中这个环节,教师以抓住课堂问题为主线、解决疑难为关键点,促成师生之间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化解难题、突破重点。在这个环节中还涉及课堂检测环节,其目的是检测课堂教学成效,以改进后续教学策略。

扣核心,固知识,内化 课后是学生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可通过作业布置的方式巩固学生对课堂核心知识点的掌握内化程度,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巩固所学、内化新知的成效。如在“勾股定理”的课后作业布置中,教师设置在线平台试卷和综合性作业两种形式,试卷测试检验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从而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即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指导其观看相应的微课以弥补不足。综合性的作业则以平台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彼此之间学习与借鉴,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性,提高知识内化成效。

5 结语

总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既是教师教学理念和设计创新的体现,又是学生学习思维与模式的改变。它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思维主动参与度,从而实现高效优质教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前任务导学单设计、课中微课回放、课后作业布置等方式,达到课前深度自学、课中疑难突破、课后内化新知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美秀.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3):55-57.

[2]邱琼.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J].福建中学数学,2016(3):22-2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