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8-02-16 10:30:50
江西建材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理论测量

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的独立性非常强,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比较少,是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在日后工作中立足施工一线的核心技术能力,所以,对于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很有意义。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是在封闭的课堂上进行教学,学生就算具备了理论知识也不一定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施教学改革,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存在的重要问题,教师照本宣科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实践教学和课外的学习却很少,使学生产生轻实践的片面意识,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只是死记硬背,并不能深入的理解,不会使用测量仪器,更谈不上去实践一个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测量。

1.2 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多,实践内容少

教材中比较高深的测量理论知识等都是大篇幅的进行介绍和分析,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些教材将其他专业测量实践中的一些东西照抄照搬,比如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实践性很强的圆曲线放样、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放样等照搬到建筑工程测量教材中,这样根本就不符合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要求,缺少专业针对性,不利于对学生的专业教授。

1.3 教材陈旧

因为建筑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建筑工程测量所需要的测量仪器更新比较快。在实际的教学中的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行业的脚步,那么学生的学习也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 考核评价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2.1 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因为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就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实施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就是将教学任务作为导向,通过任务来驱动教学任务的实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将学习内容以课件、视频等作为载体展示出来,这样能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校内和校外设立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内设置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室,运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实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行业的人才要求。工程测量所包含的大部分内容,比如:水准仪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普通水准测量、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能更直观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上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一些实践课程进行正确的示范操作,帮助学生掌握使用方法。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灌输式教学,学生比较懒散,注意力不集中。通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通过实践能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透彻,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2 重新设定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成分

建筑行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在测量课程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但是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中实践的课时很少,这是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所以,在教学改革中,要增加教学实践课程的课时,多安排一些实践项目,保证实践课程的完整性,使学生所得到充分的实践。一般来说,学校内的学生实践时数与理论的时数是相等的,在完成了理论课程时数之后,就要安排学生统一的进行集中实训。当然前提是需要设备充足,保证仪器设备及时更新。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实习守则,下发实践教学手册。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有效的总结评价,结合到期末的成绩中,能够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

2.3 实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简单的校内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为了给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实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进行真实的设备操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置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了所有课程之后,参加技能考试,考取专业证书,也为学生进入企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2.4 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在重视理论评价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往期末的实践测试也是不全面的,应该要对学生平时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在期末对学生的考核中,分为笔试和实践能力的测试,都是百分制。动手能力的测试,分为平时动手能力的考核和期末动手能力的考核,分别占总成绩的70%和30%,平时动手能力的考核成绩占比更多。平时的成绩中包括学生的上课学习态度,仪器的操作数量程度以及实践报告成果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展现,比一味的重视期末笔试成绩要实际的多。

3 项目化教学探索

3.1 课程目标设计

(1)技能目标:①总体目标。通过学习工程测量课程,学生要具备基本的仪器操作的技能,要具备完成一个单位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定位放线、施工的过程以及竣工后期工作的能力,这样能够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具体能力目标。学生要具备距离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以及相关数据成果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对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要求和工作的原则明确掌握,对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透彻学习。掌握工程测量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了解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3)素质拓展目标: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3.2 项目设计

(1)项目主题:竣工测量验收。

(2)项目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建筑进行实际完成和实训。

(3)项目的分析:在选择的项目中包括完成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将每个分部分项的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整体里面都会设置具体的任务,然后在课后将完成任务的数据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所有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点。通过两个平行项目中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完成一份完整的竣工测量报告和竣工图。

(4)项目的完成:按照既有的项目施工图进行竣工的测量和绘图,将各分部分项目进行测量任务,使测量的数据十分精确。

(5)完成项目任务的措施:设置三个基本管理单位:施工方、管理方和建设方。将班级内的人员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属于一个部门,并在每个部门中挑选出部门负责人。分别完成具体的任务,并通过反复的训练掌握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6)进行角色模拟和职责划分。

4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专业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它的理论讲授,还要重视它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是前进,永不停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变迁等因素进行调整,跟上时代的步伐和高职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践性人才。

[1]邓绍云.基于工程项目任务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249-250.

[2]陆天宇.《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4(14):149-151.

[3]薛海兵.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化教学探究与实践[J].江西建材,2016(05):279.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理论测量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