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18-02-15 12:44常文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常文丽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四肢骨折;护理效果;预后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25-02

四肢骨折在外科中属于常见骨折,患者四肢骨骼受到外力作用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及固定治疗,患者术后四肢正常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如护理不当,易出现胃肠功能异常、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1]。本实验观察了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汇总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50例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CT或X线诊断为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骨折位置肿胀、疼痛等;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重症肝肾功能异常者;护理依从性差及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20~50岁,平均(32.18±12.55)岁;上肢骨折39例,下肢骨折36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62例,开放性骨折13例;骨折原因:高处跌落29例,打架斗殴22例,交通意外22例,其他2例。对照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21~52岁,平均(32.44±12.71)岁;上肢骨折38例,下肢骨折37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60例,开放性骨折15例;骨折原因:高处跌落25例,打架斗殴20例,交通意外27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位置、类型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實验内容符合院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日常用药指导、生命指标监测、饮食健康宣教及并发症护理等。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首先入院后,对患者骨折病情做详细诊断,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干预,消除患者因骨折需要术后治疗的紧张焦虑情绪,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出现疼痛,对症使用镇痛药物或止痛泵等,缓解患者疼痛;为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食谱,通过合理饮食搭配,逐渐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尽早排气与排便;指导患者患肢的运动练习,逐渐恢复其正常活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估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

1.4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出院前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十分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达到或超过90分;一般满意:护理理满意度评分介于60~90分之间;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患者总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秩和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11±10.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3±9.15)分,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四肢骨折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常规护理措施无法全面细致的对患者实施护理,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血栓及腹胀腹痛等并发症风险增高,对患者预后生活能力恢复造成影响[2]。为了改善护理效果及患者预后生活能力,临床上提出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现已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3]。

四肢骨折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4]:包括术前准备阶段,患者骨折情况具体分析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降低紧张焦虑情绪发生率,护患沟通相关术前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干预,对麻醉解除后的疼痛,采用对症镇痛药物或止痛泵干预,消除疼痛对患者情绪的影响,以利于后续患者积极配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早期饮食进行个性化指导,合理饮食搭配,忌食辛辣刺激,以利于骨折早期愈合,通过调节患者胃肠功能,完成早期排气与排便;患者患肢术后7d开始简单恢复性运动训练,帮着患肢逐渐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我院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11±10.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3±9.15)分。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 潘杏玲,冯周莲,冯惠娇,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1) : 153-155

[2] 王青青.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菏泽医学专科学院学报, 2018, 30(3) : 60-62

[3] 王娟,刘娟,赵秋艳,等.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6) : 222-223

[4] 孙殷.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6) : 5099-5100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