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从一开始的投影仪PPT教学到现在的网络微课视频,技术不断升级和更新,学生的课堂学习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技术不断更新,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也面临着创新和改变。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力和想象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技术;小学语文;实践;创新
一、 利用技术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
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是情感的激发和感性思维的发散,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取也是经过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挑选过的,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启蒙。通过教育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画面描写,跳出单一的、平面的书本,借助想象遨游于语文学科的天地,领悟语言世界的灵动和丰富。
例如,在进行《秋天的雨》这部分教学时,由于小学生情感理解和思维发散能力有限,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这种含蓄的感情抒发方式以及抽象地语言表达会让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点的困难。为此,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搜索一些素材制作成幻灯片,搭配上背景音乐。在课堂教学时,关上教室的灯光,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之中一幅幅秋景图展现出来:有枫叶洒落的羊肠小道、绵绵的细雨、金黄色挂满枝头的柿子、动物过冬等,背景音乐可选取《秋日私语》,通过营造特定的课堂氛围,辅助教师把课文中美妙的感觉展现出来,利用幻灯片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以调动感官和思维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领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二、 利用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都是40到45分钟),这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是,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拓展信息容量,让学生不再局限在单一的课本上,走出教材,领略教材之外的大千世界,实现课内教学、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联系,帮助学生拓宽其眼界和知识面。
例如,在开展四年级《秦兵马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有限的内容,提前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在课堂进行展示。例如,课文中講到“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除了课文中的例证外,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新闻,以新闻事实来证明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如“美国总统卡特、里根、尼克松、克林顿都曾到访中国,而他们来到中国后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参观秦俑博物馆。”“中国的秦兵马俑在美国有多受欢迎?数千美国人排着队哄抢仿制品。”以上新闻资讯除了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外,也可以引导其树立一种新闻观念,从小培养他们的家国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的趣味阅读,如世界八大奇迹等,让整个课堂内容充实,扩宽学生的眼界。
三、 合理科学运用教育技术,保证教学的独立性
教育技术的运用,确实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教师也必须要认识到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导,无论制作的课件多美多吸引人,教师都不要忽略人这一主体,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人格魅力,才是语文课堂最美的风景,因为技术的进步最终都是要为人服务的。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讲者,教师要合理、科学、有度地运用教育技术,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独立性,处理好技术和人的关系。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去通过文字表达欣赏桂林山水之美外,还有注意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就如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祖国山川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的引导上,这时就需要多媒体等技术工具暂时退场,把教学舞台留给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走近了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的桂林,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同学们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分享一下。”教师通过语言导入,在本课学习完毕后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可以让“人机交流”更加密切,但也会常常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心理变化。为此,教师一定要正确看到教育技术的发展,用情感教学,与学生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独立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自己的人格魅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语文教学有了创造性变化,让语文教学从传统单一、平面的教材中解放出来,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充实丰盈,让语文学科的魅力借助多媒体技术得以最大程度彰显。
参考文献:
[1]祁磊.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华夏教师,2018(11):64.
[2]刘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N].发展导报,2017-12-01(035).
作者简介:
彭晓燕,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篱笆镇郭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