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益卿
当前,互联网、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的迅速推广,正在引发一场绿色与智能的工业革命。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与产业格局的调整,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与制造实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这一行动纲领,不仅需要进行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企业内部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会计之间有着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为能适应当今复杂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需要在新环境下进行应用创新,以期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来为“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内部基础。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经济新特征,在这样环境下,许多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成本的计算为例,智能制造环境下产品将面向单独客户进行个性化定制,对成本的归集与分摊等的要求将更为精细,这将改变以往的成本计算方法。在新经济特征下,产品成本不是单纯地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还包括采购、物流、库存、销售、以及个性化定制与服务所产生的成本。
现有制造企业因其传统企业居多,信息化水平本就不高,而管理会计因为在制造业受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也比较缓慢。现有的管理会计信息化集中于管理会计的个别模块,比如成本信息化、预算信息化以及业绩评价信息化等特殊领域,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偏低。
以往,企业生存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制造业由于其自身行业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污染的排放,污染水平较高。“中国制造2025”主要着眼于绿色高效与经济长远发展,这要求制造业改变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考虑企业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所以管理会计工作者需要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来反映与核算环境成本,使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需要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效率,这离不开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更新。比如,智能制造环境下个性化产品的需求,需要管理会计在事前就计算出成本、定价、利润等指标,从而决定单笔订单能不能接。制造企业将来的成本管理应发展为战略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应突破以往简单降低成本的做法,进行成本结构优化,要把战略业务的选择、组织运营模式、信息化的支撑等融合进战略成本的管理之中,实现成本管控覆盖每一个业务单元。
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一是要在数据供应环节加强管理,二是依靠“互联网+”与云计算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针对当前制造业主要依靠单项孤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工具的特点,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构建制造业云计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整合,同时将收集到的海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收集与处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业务流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与决策有用的管理会计信息。除此之外,可以将现有的ERP软件、XBRL技术,以及最新的区块链技术运用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之中。
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需要依附一定的环境与载体,而作为污染排放较重的制造业,能成为催生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的土壤。环境管理会计在制造业的应用不仅需要借鉴传统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如如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资源效率会计和投入/产出分析等,也需要结合其他管理学科如资源、环境等管理学科来进行创新发展。除此之外,管理会计人员应结合日常生产实践中进行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研究,收集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收益等货币与非货币信息并进行环境管理会计核算,分析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控制环境成本。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会计要应对“中国制造2025”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带来的挑战。通过进行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创新、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与研究等可以提升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的应用水平。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创新可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助力《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现。
[1]王思睿.管理会计给力“中国制造 2025”[J].财会通讯,2015(34):11-13.
[2]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论坛演讲摘编[J].新会计,2015(12):6-18.
[3]赵莉莉.从《中国制造2025》对管理会计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6(36):16-17.
[4]李斐然.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J].财务与会计,2015(2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