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佩芝,黄 娟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人人出彩”教育观的提出,是全社会教育公平公正、人的自身存在和发展两者之间互相融合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提到“人人皆可成才”、“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等字眼,特别在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应当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究竟要把受教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传统的定义“就业导向”、“职业选择”、“个体就业与创业”、“生产技能”、“专门人才”等词语里,是否可以加入“全面发展”、“自由”、“情感”等美学精神层面的关键词?“人人出彩”目标的确立,能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和职业人才培养作出一点美学上的启示?本研究试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美学研究认为,审美活动是人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高级的存在形式之一,艺术活动则是审美活动中最高级和最典型的形态。无可否认,艺术教育在形式上基本已经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同,并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成就,比如简单的幼儿艺术类培训班(音乐、器乐、舞蹈、朗诵、主持人、篮球、跆拳道等等以及此类相关的素养类课程等)、中考艺术类特色班、高考艺考辅导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社会遍地开花,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领衔的各类社会性艺术类考证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尽管人们普遍对于艺术的理解与美学上对于艺术的理解还有些微偏差,但至少在形式上,人们已经开始踏入美学特别是艺术领域和范畴了。艺术类职业教育则衔接了幼儿艺术、高考艺考的途径,引导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在艺术环境、艺术活动、艺术氛围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对提升人的艺术气息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蔡元培开始,中国美育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在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举足轻重,大家共同探讨美育的内涵、范围、形式、作用,在艺术院校,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美育,无疑是最顺理成章并行之有效的美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左右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最早是中等专科学校和技工学校)早已不适合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提升了人们对精神领域的极大兴趣,在本质上改变了对待教育的传统观念。早在2000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这类人才“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须作出选择,显然,为每个学生设计一张“私人订制的课程表”对学生而言变得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也是通向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的最后选择。
“人人出彩”教育观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应运而生。“人人出彩”有两个目标对象:“我”和“我们”。前者是个体生命,后者是团队、是全社会、是所有人。“我”,意味着个人意识的苏醒、人本真生命的萌发;“我们”则是情感的认同和美学意义上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弗席勒曾在其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说过:“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了和谐。”教育最高尚的目的,是培养全社会人才,是“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冯友兰语),只有在个体身上达到了全面、自由、发展目标,才能最终在社会整体上达到和谐。“人人出彩”目标的提出,是职业教育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美学认为,人的最终成才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自觉。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从来关注的就不是别的,而是人的精神现象,审美活动要求主体自身的投入和体验。职业教育以“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进入市场或接受再教育的双向选择”等特征成功地吸引了“00后”的目光,他们更为关注个体价值、更要求主体参与。
“人人出彩”是对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生动诠释。在艺术类职业学校,“以人为本”的特征更为明显,比如音乐舞蹈中的小课教学、器乐类的一对一授课、编导影视类的AB组模式、动画动漫类的项目制、环艺设计类的工作室等形式,都是因每个学生个体量身打造而成,实训室、舞台、剧组、协会等团体,又是对每个个体的凝练和塑造,校中团、校中企,院团合一、校企融合等教学形式创新,是打通教室—实训基地—职场的转化,打通学生—准职员—职员的身份,打通作业—作品—产品的界限,尽量将教育与职业做到无缝对接。在艺术教育中,个体十分明显,但团队同样重要,比如影视编导专业,一个人的电影肯定是单薄的;比如音乐舞蹈专业,一个人的演唱会也是需要伴奏和全场导演的;比如设计专业,一个人手工工坊是很难出彩的。所以,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又要学会容纳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总体而言,“人人出彩”严肃了指向了“人”的本质发展要求,因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2.1 生态性艺术教育的平衡策略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指将艺术教育涉及的所有学科、知识都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进而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的有可能生态失衡状态,简言之,即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朗诵、三维、环艺等多种艺术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生态性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很多艺术类职业学校的选择,好的艺术教师也是融会贯通了艺术、文学等一级学科,在具体授课内容中甚至把德育交叉进去,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成为一种鲜活的感知、想象、体悟的过程,这正是审美活动发生的过程。
2.2.2 审美趣味个体性差异与日常生活总氛围的融合
艺术是个性化的产物,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的灵感来源于个体对生命本真的不同领悟和体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同时,艺术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从人们生活的最深处归纳过来,经过艺术加工,成为一个意象、一个典型。审美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日常生活的美,特别是现在的新媒体手段,极大地扩展了审美现象的领域,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在校园里,文化长廊、影视走道、艺术大厅、音乐角、青春广场、创业街、艺术小镇等,都可以将日常生活与艺术联系起来,学生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艺术品位与审美趣味呈现出来,并在不停地理解和吸收基础上,与学校的文化、美学共生共长。
2.2.3 情感认同的审美心理
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一种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学研究认为,人只有在“虚静”状态中,才能获得审美体验。一首歌、一支曲、一张照片、一个微电影创作,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作品到艺术品之间,需要的是艺术家的独特气质和作品的美学意象。真正的艺术品的创造和鉴赏,是一个动态而圆满的过程,是创造者和接受者同时获得情感认同的过程,否则,艺术不为人所知,再美的艺术品也将被遗忘在角落,而艺术家的气质也在无人喝彩中消解掉。在艺术院校里,这个缺陷得以弥补,艺术生之间层次差不多、经历差不多、体验差不多,最是能获得情感认同的审美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的创作有一个坚实的接受基础,并在共鸣中得到新的创作源泉。
“人人出彩”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种诗意的教育观。“人人出彩”目的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审美教育上,而美育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上来。所以,我们一直认为,真正的美育,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美育,美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必须是在日常生活中才得以体现。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中,传统的美育形式已经相当丰富和发展了,美育的相关理论、方法、形式等,都要比一般教育更贴近更便捷,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更为密切。那么当前的艺术类职业教育,也必然呼吁着能拓展出更丰富多样的美育内涵和外延。譬如社会日益多元化趋势对美育的多元化要求,就要教育者思考主流与民族艺术的整合和创新问题,少数民族艺术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融合与特征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