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国和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探究

2018-02-15 08:30:13祁亚铭
现代盐化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巴两国巴基斯坦

祁亚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自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以来,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产品贸易,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又在中巴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两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两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深化,农产品的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而且中国和巴基斯坦在2006年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协定对双方贸易的多种农产品实施降低关税甚至是对一些农产品零关税的政策,并采取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准入品种。从而为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巴两国关于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共识的达成也为中巴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中巴两国各项政策都在加大两国经济贸易的进程从而促进两国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深入合作,尤其是农产品贸易方面。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不断扩大农产品的贸易,从而促进两国农业的共同发展。

1 中国和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特征

1.1 从宏观角度观察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且增长潜力较大,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更多的机遇。据统计,2015年,巴基斯坦农产品对中国出口、从中国进口金额和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分别为4.22亿美元、3.23亿美元和7.45亿美元,2010~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44%、3.24%和10.28%。2010~2015年,巴基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2015年顺差额为0.98亿美元。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总额226.6亿美元,占我国对全球农产品出口的31.2%,比2015年增长3.9%。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15年进口的农产品价值达1 600亿美元,但巴基斯坦在其中所占份额很小,不足5‰。中国每年从全球进口的农产品价值1 110亿美元,其中仅豆油及副产品的进口金额就达250亿美元。借助中巴经济走廊的优势,巴基斯坦完全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

1.2 从微观角度分析

以种植业为主的巴基斯坦农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小米、高粱、玉米、大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甘蔗、烟草等,其中又以棉花、甘蔗为主。巴基斯坦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棉花是巴基斯坦支柱产业—纺织业的基础和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巴基斯坦的棉纺织品和原棉的出口占巴吉斯坦出口总值的65%,棉花的稳产和增产对巴基斯坦的纺织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水产资源丰富,巴基斯坦渔业比较发达。巴基斯坦属于阿拉伯海沿岸的渔业产区,每年有40~45万t的海产品产量,再加上内陆淡水养鱼,总产量约有60万t。虽然渔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它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出口商品。巴基斯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等,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等,其中芒果最为著名。

中国则是地域辽阔,而且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农产品较为丰富。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以纺织纤维、果蔬、咖啡、茶、可可粉以及香料等,巴基斯坦向中国出的农产品主要有棉花、谷物及谷物制品、鱼及鱼制品、蔬菜和水果等。由中巴贸易的产品类型可以看出贸易的种类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农产品为主,由于两国出口的农产品差异化较为显著,虽然中巴出口的农产品贸易有交叉,但是从整体上看农产品贸易还是互补性占主导地位。中巴农产品贸易量看似很大但贸易额依然很低。如果想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贸易,我们就可以在初级农产品的加工上开展合作,充分整合利用两国的优势资源进行合作就能够为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提供新的活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而邻国巴基斯坦享有独特地理和其他优势,同时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又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国际贸易中,运输的距离长短决定贸易商品成本的高低,尤其是对于保鲜要求高的农产品。随着巴国内的政治环境的不断改善,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巴国内进行投资,近年来,我国对巴基斯坦的港口以及公路等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更加有利于农产品的对外贸易。

2 中巴农产品贸易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2.1 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平衡

虽然中巴两国一直为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巴自贸协定》的签订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也搭乘时代的顺风车迅速发展,但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集中在少数的几类商品上,其他农产品类贸易比较低,从整体上看,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是点对点、线对线的贸易,还没有连成片。所以说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结构上的不平衡,阻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合作。

2.2 农产品贸易的稳定性问题

我国的农业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各项农业技术趋于成熟稳定。巴基斯坦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但是其耕作方式比较落后,关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相对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不稳定。虽然巴基斯坦的渔业源丰富,但是其缺乏先进的机械和加工技术,捕鱼技术以及捕捞后的保鲜加工技术还不够完善,巴基斯坦的渔业捕捞合和加工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3 农业科技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贸易虽然存在互补性,但这种互补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纵观两国的贸易产品,低附加值的初级农产品贸易占据主流,贸易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尚待进一步挖掘,就需要两国在农业科技的合作与农业相关人才方面的交流上做出更大的努力。提高贸易农产品的附加值,研发出更加符合两国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是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又一方向。

3 改善中巴农产品贸易的建议

3.1 充分利用新时期的各项政策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巴两国要充分挖掘农业合作的潜力。同时中国要加大对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包括公路、铁路和水利方面的建设。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促进中巴两国的贸易,让中巴贸易的路程“变短”。而且两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在生产各国的优势农产品的同时不断发掘新产品的贸易潜力,改善失衡的农产品贸易结构。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各自有利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中巴农产品贸易做出相应的贡献。

3.2 加强技术资本方面的合作

相比之下,我国的资本技术占据优势,我们应该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对巴基斯坦进行技术和资本的投入力度。比如在巴基斯坦投资建立水果加工厂,利用本地的丰富水果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罐头等水果加工制品,进而出口到中国或其他国家,这样既能够解决巴基斯坦的农产品加工问题,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巴基斯坦就业问题,又可以扩大我国农业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共赢措施。

3.3 加强两国农业人才的交流

加强人才的交流合作,现在的社会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农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中巴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巴农产品贸易有不断深化潜力的背景下,中巴两国应该在加大农业科技研究的投资和合作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两国农业人才的交流,促进农业信息化的交流合作。可以设立农业人才的联合培养基金和开展两国农业专业的交换生合作项目,为中巴两国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储备人才,从而更好地为两国的农业发展服务。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巴两国要充分利用有利政策的支持加强农业产业的合作,从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上通力合作,相信中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会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更大共赢。

猜你喜欢
中巴两国巴基斯坦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环球时报(2022-08-30)2022-08-30 15:14:00
你偷走了我的心
——中巴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推广曲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中巴建交
支点(2017年7期)2017-07-14 16:03:58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春秋时期公族与士夫之族的互补性——以鲁、晋两国为例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8
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巴基斯坦下调风电价格
风能(2015年7期)2015-02-27 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