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喆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且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建设力度。包装设计课程作为该专业的一个方向课程逐渐得到普及。当前我国高职艺术生的数量不断提高,比例不断增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张,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高职艺术生个性张扬、朝气蓬勃、思维跳脱、敢于创新和展示自我,但专业基础薄弱,个人主义观念过强,缺乏团队意识和责任心,逆反心理严重,“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他们普遍漠视规则,不太愿意服从统一管理,对于学校与教师那些不太符合自身想法的安排非常抵触,对于上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比较严重,这些都成为艺术类课程教学过程的难题。
2.1.1 教学内容普遍缺乏高职特色
与本科相比,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加偏重于实操性和应用性,强调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直接在企业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但是,目前很多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本科该课程高度雷同,体现不出高职的特色。无论是在章节设置和知识点安排上,都与本科非常相似,理论与知识仍然占据较大比例,对于技能与方法的训练涉及较少,学生学不到真正实用的内容,也就达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2.1.2 教学方法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很多高职包装设计的教师由于实践经验的欠缺和眼界的狭窄,仍然沿用陈旧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每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边演示PPT,一边向学生灌输相应的知识和理论,然后再通过布置作业来强化所学知识,偶尔提出一些训练任务,也是先由教师演示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到一些设计软件操作的基本技巧,但却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只能应付一些基础简单、循规蹈矩的设计任务,无法培养出具有思维灵活,不落窠臼,创新创造能力突出的优秀设计人才。同时,这种简单乏味的教学方法,也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学生兴趣缺缺,上课不积极不认真,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1.3 考评方式不科学不合理
考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于某门课程所学、所得、所掌握的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也为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提供参考。然而,现在很多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考评仍然沿用过时的方式,教师布置一项设计任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并提交,再由教师评定出分数或等级。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片面,无法考查学生对于包装设计能力的整体掌握与运用情况。同时,由于缺乏过程管理,客观上也放任了学生为完成任务来造假,请人代劳、网上抄袭、模仿他人创意据为己有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让学生养成坏习惯,也使得他们失去了动脑动手,独立创新的机会,不利于其进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
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应该遵循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强调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教师要按照包装设计行业工作的内容和任务将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优化。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软件操作的演示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然后通过布置项目任务,让学生深入市场了解实际情况,实地考察当前常用的包装材料、质地、规格、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形成感性认识和判断经验,再开始动手实际设计形成成果,加入创新和创意,锻炼其职业操作技能,保证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更新课程模块体系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包装设计师的实际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重构课程教学模块,如包装创意的形成、包装材料的辨识、包装色彩图案的设计、包装设计软件的操作等等。还要根据市场潮流的动向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所学始终处于行业的最前沿。
在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学习积极性不强,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学会之后有什么用处。所以,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方向感,明确职业所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如包装设计案例引导教学、包装实物展示与讲解、包装设计任务驱动、翻转课堂、包装设计创意研讨、头脑风暴法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充满激情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考评体系,应该更加侧重过程考评与实操考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课考勤与回答问题的情况,占总成绩的30%。二是任务考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布置的各种包装设计技能训练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成果情况考评,包括调研的过程材料整理、设计草图、成果演示与解说,团队协作情况等各项评价指标的总分,占总成绩30%。三是终结性考评,主要是教师在临近期末所布置的综合性包装设计作品的评分,以此检查学生的最终设计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包装创意图、草图、效果图、刀版图、成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