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小宇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25)
这里所说的“立体化”并非当下流行的3D、5D效果的视觉立体化,而是身临其电影所再现环境中的真实“立体化”,这需要大量的后期准备才能做到。大到电影故事发展的社会背景环境,小到演员手中的小物件,都要与时代发展的进度相一致,才能真真正正的把影院座位上吃着爆米花,说着悄悄话的观影者拉进电影所再现的环境,仿佛身临其境的看着演员的一举一动,哪怕一个眼神的微微变化都能牵动观者的思绪。
当下电影中闹出笑话,似乎已经被宽容观影者所理解,近期上映的《芳华》口碑和票房都很高,片中小到搪瓷水缸、白毛巾,大到六分钟的长镜头战争片,全都极其考究,真诚满满,可是其中仍然闹出了不少笑话,在《芳华》中出现的两张地图就辜负了之前电影中的所有道具的准备辛苦,地图中苏联解体,竟然还出现了重庆直辖市,与电影所演绎的时代不符合,这里的地图就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平面设计的内容看起来和电影的拍摄效果没有多大关系,但实际电影画面中的每一帧都离不开平面设计。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影片自2014年上映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拍摄的背景大概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其中的国家和年代都是虚拟化的,但从其中的艺术风格可以断定其中的年代。当工业化、城市化蓬勃兴起,世界大战爆发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其中由于十九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发表的一系列海洋生物简图为基点,拉开了新艺术运动的序幕,这种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充满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中生长出来,电影中开场的粉色书籍封面,大量运用了卷曲的线条,包括其中布达佩斯大饭店正门上方的字体设计都是新艺术运动影响下产生的结果。影片中的色彩丰富、艳丽,具有童话般的色彩搭配,其中古斯塔夫先生在两次乘坐电梯时其中小小的电梯里大面积运用的红色彩漆给人一股压抑的感觉,服务员身着紫色制服,强烈的色彩冲击,营造了紧张的画面感,其中人物的高地排列的平面感都是精心的。在这部电影中的色彩运用方面以明亮且对比强烈的的颜色来彩绘,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图,例如亮丽的红色、吓人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都是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异曲同工,一下子拉回到那个符合古老的欧洲氛围的年代。
在色彩运用方面,其中曼德蛋糕盒的设计可是说是十分用心的,在影片当众不仅仅局限于包装蛋糕本身,而在整个电影情节中都发挥着点睛的作用,它是空间隐喻的最高象征。尤其是当门童和他喜欢的伴侣遇到危险时,两人掉进了装满曼德蛋糕盒子的车厢中,虽然剧情紧张,可是背景中的曼德蛋糕盒却营造了一种童话般的浪漫氛围,瞬间的对视,爱情的甜蜜满满溢出。
在人物的服饰设计上,平面设计同样在发挥它的作用。门童在影片中的服装造型中令人印象深刻,他帽子上的LOBBY BOY的金色字样,绣在紫色的帽子上十分醒目,但同时也显示出了小门童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低微身份。D夫人的黄色色调的长裙也是平面设计的结晶,上面排列的几何图案和植物样式的卷曲花纹是从那时的画家克里姆特的艺术作品和新艺术运动中提出的元素进行设计的,显示出D夫人的高贵身份同时,又与时代紧密联系。
平面设计在增强电影层次感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古斯塔夫先生和门童两次乘坐火车外出遇到军队封锁检查时,一个运用了彩色,一个运用了黑白颜色。利用颜色的变化增强了影片的层次感,在定格窗外,向外望去的时刻,黑色的字幕印在画面的中心,本身就直接形成了两个鲜明对比的平面。
《布达佩斯大饭店》就像是一个点,在影片情节的不断发展中呈现出与时代背景千丝万缕的变化,他们相互交错、联系。而平面设计正是这千丝万缕中的一个分支。影片中平面设计利用其中的色彩搭配、人物的服装、颜色,人物手中的书籍、字体、蛋糕盒等设计无不将影片与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电影更加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