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从何做起和做什么?

2018-02-15 15:06
交通与港航 2018年3期
关键词:变革基础设施交通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教授

可持续与生态文明发展目标对交通系统及服务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价值取向和消费者偏好;而交通新科技引领交通新兴市场发展也成定势并初现端倪,必然导致交通载运工具、运输组织、基础设施的重大变革甚至颠覆性变化。近期麦肯锡、Rethink、UC Davis等国际权威机构分别发布了面向未来交通运输模式的研究和咨询报告,阐述了未来汽车和交通行业在新市场、新技术、新政策、新需求背景下的变革趋势和方向,影响未来交通系统服务创新的方向。

近五年交通技术、交通政策、交通价值的演变趋势,已经可以判断未来交通发展的重心将从设施建设转向服务整合:以安全、清洁、高效为目标,以便利、多选为底线,以信息为纽带、以共享为特征,通过一系列“混血”技术包括汽车与机车载运模式的融合、交通工具拥有与使用的融合、道路与轨道设施空间的融合、交通运行自组织与它组织的融合等,实现多模式交通的服务融合,并引领新一轮交通技术创新与系统变革。

“交通强国”的目标与内涵研究,至少要考虑对居民移动服务品质的贡献、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国家影响力的贡献。具体而言,从初期的完善设施能力,到现在的提升系统技术,到未来输出模式——高密度人口、高强度交通的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发展路径。为此,需要从载运工具、基础设施、交通服务及社会与技术系统融合等多个维度,探讨“交通强国”对交通各个层面的要求,特别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趋势、判断新技术应用前景及效果。重点研究(1)未来交通运输技术与系统发展演变情景;(2)城市更新、能源政策、信息技术等影响下载运工具、基础设施、交通服务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前瞻;(3)新技术、新系统应用环境下交通组织与服务模式变革方向;(4)适应交通服务新模式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交通运行与运营组织体系、交通规划与管理政策的变革需求与升级路径;(5)引领未来交通服务业态的汽车和交通系统变革策略及措施。

1 交通运输新技术预见

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涌现推动并促进交通运输系统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四化”发展。但各项新兴技术在未来 10 年内成熟程度不一,其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与变革的影响方式各异,且存在直接与间接作用之分。针对交通运输新技术应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与挑战,进行多维度分析:(1)新技术发展应用前景:分析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自动驾驶、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与阶段,并分析其成熟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可能性及程度;(2)新技术应用预见:从交通运输的服务模式、组织方式、载运工具与基础设施的使用等角度分析新技术(单一、组合)在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场景、方式;(3)新技术应用影响:分析新技术的应用对既有交通运输系统的挑战、及其对系统变革的促进;(4)新技术应用支撑:从设施、服务、系统设计等角度梳理新技术应用所需的支撑工作。

2 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演变总体情景分析

对中国的交通运输而言,未来出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采取何种交通运输模式、消费者习惯、交通工具与基础设施变革、人均GDP增长与交通需求的取向等等。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在未来十多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存在技术发展、制度制约等不确定性。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充分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对未来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1)影响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关键技术及成熟度;(2)交通技术应用的情景及分析模型,未来趋势的演变分析;(3)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技术、制度、政策不同情景设定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概率模拟上海交通系统运行管理的可能方案,特别是系统精细化管理的效用;(4)对策与策略建议:针对未来发展趋势及预测方案,提出弹性的对策和策略建议。

3 交通服务体系融合

面向日益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出行需求,提供多元化的交通服务以解决出行供需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未来交通运输演变的内生要求,也是“交通强国”的基本标志之一。在新的车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一系列变革性技术应用环境下,大量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出行服务业态将加入既有城市出行服务体系。为了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客运出行体验,需要充分整合传统服务与新型服务业态,引导各类服务模式在其合适的场域发挥效用,同时在设施、信息等软硬件环节缝合不同服务模式的“裂隙”,包括:(1)新技术环境下交通服务业态的变化趋势;(2)不同交通服务业态技术经济特性与合适的出行场域解析;(3)以“移动即服务”为导向的交通服务体系融合需求与路径;(4)交通服务体系融合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潜在市场评估;(5)交通服务体系融合的政策支持。

4 引领汽车及相关交通技术变革的系统设计

未来10年汽车及相关交通技术的变革将进一步推动MASS(出行即服务)等新型交通服务模式的发展。以服务生产—组织—提供为核心的新型交通服务体系将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换与协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各个软件之间直接信息交换改变为通过共同支持的中间文件进行信息交换,从一对多的直接信息交换改变为一对一的信息交换。从系统观点和交通服务角度出发,研究新型信息交换方式下交通运输系统组成要素和参与主体之间及其与技术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和制约关系,设计未来交通服务典型场景,如不同程度和比例自动驾驶、共享交通和 MASS 的组合,构建相应的社会技术系统模型和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包括载运工具、基础设施、运输组织三者的形态及其优化组合;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定位和高效协同方式;相关政策、法律和经济的保障机制。

5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交通技术与服务的颠覆式创新,必将产生出对既有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提升要求,也为交通设施系统和运行系统的再创新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机会。结合我国社会文化特点和公众出行习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再造路径,保障未来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升交通系统对城市高效运行的支撑能力。以交通强国的设施能力和技术提升要求出发,面向交通运输新技术发展,从道路、枢纽、停车、非机动车设施、交通附属设施、交通控制等不同层次,分析未来交通服务系统对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交通服务系统演变发展的适应性,鉴别交通基础设施可能发生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重大转变,从安全、效率、节能、减排等方面,解析不同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对未来交通服务系统的支撑作用,形成全息信息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再造之路。

猜你喜欢
变革基础设施交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变革开始了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