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悦 韦雨萌
(中原工学院)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近代建筑面临被推到重建的命运。而这其中,由一类建筑引起了专家和市民的重视,那就是具有浓重前苏联色彩的“苏式建筑”。这些建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他们见证了一个民族从无到有、从苦到甜的奋斗故事。因此,这一建筑类型无论是从民族记忆或是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都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本文结合部分西安现存“苏式建筑”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其特征,希望为后续的保护和再利用进行铺垫。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西安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基于尽快发展内地工业的需要以及国防建设的规划,西安成为了几个新工业区之一获得了重点的投资建设,当时对西安的重点发展项目为“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在中苏友好的大背景下,由苏联经济支援、苏联专家技术指导的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在陕西建设了24个,占15.4%。其中17项布点在西安,这一数字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首位。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西安进步明显,也留下了钟楼邮局、报话大楼、人民大厦等地标性建筑和西北国棉三厂、华山机械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北光学仪器厂、庆安机械厂、庆华电器制造厂等一大批明显受苏联建筑影响、拥有大量苏联元素的“苏式建筑”。
苏式建筑,又称苏联式建筑、前联式建筑。在建筑学专业中并没有这种称呼,这种来自民间并相沿成习的叫法一般指那些新中国刚刚成立后一段时间,由苏联援助或吸取苏联建筑元素的建筑形式。
苏式建筑一般有两个典型特点:
(1)中轴对称、平面规整、高耸主楼位于轴线上,走廊宽而平缓延伸。
(2)典型的“三段式”,由檐部、墙身、勒脚三部分组成。
目前人们所说的“苏式建筑”只是一种泛指,并没有一种严格的定义,只要满足以上特点的我们通常把它归入这一类。而且由于地域、文化、使用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三种基本风格:
(1)典型的前苏联式建筑。这种风格也被称为“斯大林巴洛克建筑风格”,是由苏联专家主刀设计建造的援建项目,以象征“中苏友谊”的标志性建筑为主,又因为主楼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圆顶和尖塔两种。如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等。因为西安工业和纺织业制造的城市定位,“斯大林巴洛克”风格这类具有极强象征意义的形式基本不存在。
(2)“赫鲁晓夫楼”,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大板楼”和“筒子楼”。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斯大林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过于奢华提出了批判,外形其貌不扬,经济高效的“赫鲁晓夫楼”也应运而生。这一风格在苏联大获成功并引入中国,很好的解决了当时严峻的住房问题。西安这一时期的地标性建筑大多呈现这种中苏结合的“民族风”。比如建于1953年的西安人民大厦,虽然拥有高耸的主楼、典型的三段式以及极具代表性的穹顶,散发着浓浓的欧洲古典主义气息。但东西两侧的八角攒尖琉璃顶以和随处可见的卷叶草、麦穗等中式雕花又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境,形成了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的特色。此外,无论是拥有高耸的重檐钟塔的报话大楼还是运用传统构件与西式大空间巧妙结合而成的人民剧院,无一不是这种集中国传统与西方典雅于一身的典范。
(3)“民族式”的苏式建筑。1953年,由苏联考察归来的梁思成提出在“苏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体现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形式。比如用中国特色的大屋顶代替主楼的尖塔等,以此来表现“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基于城市结构的设计与城市中心大量文物保护的原因,西安城墙内区域拆建频率相对较低,因此保存完好的苏式建筑也大多集中在这个区域,由“筒子楼”式建筑形成的小区还是大量存在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老旧建筑面临着是推到还是保留的讨论。诚然,无论是过度奢华的“斯大林式”、“民族式”还是千篇一律的“赫鲁晓夫楼”都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可正是因为这些缺陷与不足,才使得这一类型的建筑蕴含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价值更多的是一代人对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记忆,它讲述的是一个民族在困难面前的不懈探索和勇敢尝试。
建筑是历史的永恒载体,而对于西安这样一个记录着中华民族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来说,对这一类型建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①作为城市重要的记忆节点,近代建筑与古建筑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一旦疏于保护、研究,必将造成城市历史脉络的断档,破坏其连续性。②通过纺织城工业区等废旧厂区的再利用,唤起人们“工业与纺织业重镇”的记忆,也能为这样一座旅游城市增添新的特色。因此,当话报大楼、和平电影院等一栋栋建筑慢慢变成我们口中的经典时,我们更应当关注脱落的表皮下包裹的那段故事、那段历史,并通过合理的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