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和晓
你了解的创客都是什么样的?苦兮兮、累如狗,秃顶早衰同步走?
“鸡小二”罗开平绝对能颠覆你对创客的想象,他的状态是这样的:早起——带孩子;午休——带孩子;晚餐——带孩子。一周七天,他能腾出很多时间陪孩子。我俩第一次通话时,他正在带他的宝贝儿子。我一边和他约定时间,一边还能听到孩子在旁边开心玩耍的声音。这真是创客?嗯,绝对真实。
我去见罗开平前翻看了他朋友圈的所有照片,照片集中在两块:一块是对他“鸡小二”的产品宣传,一块是他陪伴家人的照片。“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提到家庭,罗开平毫不犹豫地回答。
其实在2014年成家之前,20多岁的罗开平玩性特别大。他首次创业未果后,几经辗转成了云南地衡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COO,那时就能月入过万。但除了每个月贴补父母的生活费外,其他的工资他能给玩完,“喜欢玩户外,喜欢接触各种人,还想过去西藏”,是个典型的月光族。
罗开平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正是在这个阶段。他特意拍了一组艺术照,黑白影像中的他身着西装、腕戴手表,虽然这些信息都凸显着一种专业感,但若你仔细观察,这个彝族小伙的眉宇间仍透露出一股骨子里来的顽童气息。
顽童收心是在结婚后,“人很奇怪,单身是一种状态、谈恋爱是一种状态、结婚了是一种状态、有孩子了又是另一种状态。”罗开平的妻子是昆明市寻甸县的一名老师,两人婚前,罗开平能隐约感受到岳父岳母有些顾虑——不是稳定工作,担心不长久,他们肯定有些想法。罗开平知道,妻子是顶着压力嫁给他的,他想尽可能地呵护妻子。
2015年,罗开平的妻子怀孕。来年5月份,考虑到两地分居不方便照顾妻子,罗开平向老东家提出了辞职。“她天天吃食堂不是一回事啊。”炒菜、做饭、洗衣、收拾,罗开平全套承包,还会时不时从老家玉溪市新平县弄点放养的土鸡,炖些滋补汤。
至于产检,他更是一次不落。“去一次医院,我怕一次啊。”2016年为农历猴年,加上前一年二胎政策放开,怀孕的人特别多,产检那儿人满为患。“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孕妇,这么多人要吃鸡啊!”罗开平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让他跨界养起了土鸡。
罗开平的办公室选在昆明市西市区假日城市的一套复式房内,门一开,窗边散放着几张桌子,上面零零星星地摆了几样东西,桌上落了一层灰,似乎被遗忘了很久。“来二楼吧。”罗开平说着就往上走。二楼的情况稍微好些,他落座的椅子前是一张常见的棕红色木办公桌,桌上随意摆放着一些材料,桌子左角有只模型母鸡,身高近20厘米,正蹲在草编的窝里闭目养神。
“这间办公室我们不经常来。”罗开平解释,做生鲜多在跑市场、跑仓库,剩下的时间他大多在家陪孩子。办公室算是摆设,偶尔做点接待。所以就连找这办公室,他都没费心,用的是朋友的闲置房。
罗开平养鸡却很花心思,云南说少一点,有六大名鸡;多一点说,16个州市都有自己的“代表鸡”。该选哪种呢?他结合自己的资源,选定哀牢山名鸡——大种毛脚鸡,“这种鸡耳朵是绿色的、脚上有毛。屠宰后还能看到脚上的毛孔”。
2016年5、6月间,罗开平开始在新平老家的林地上尝试小规模饲养。等到7月份,他理顺了照顾妻子的事,就开始琢磨“圈地”养殖。罗开平特别强调养鸡的资源配置,他认为同样大小的鸡舍,本来可以养30只,你养了300只,资源不够,养不出好鸡。他想尽可能地给土鸡更多的活动空间。在他的规划里,最好的状态是100亩地养1万只土鸡。2016年年底,前前后后加一块,罗开平从七大姑八大姨那儿一共租借了200亩林地,搭鸡舍、建鸡棚,每个月一点点增加鸡苗。
农业回报周期长,可养鸡却很难说。市面上的速成鸡快的45天能出栏。罗开平注重品质,他的土鸡都得养满10个月。他曾做过测试,10个月的鸡在口感和营养上都达到顶峰,最宜食用。这一条,罗开平把关很严,所以直至2017年,他才有达到条件的鸡售卖。
2017年,罗开平的脚步走得很快,他在昆明与20多个超市合作开联营店。利用超市的平台条件、位置条件,卖得很火,销路不成问题。可怕的是平台有风险,“20多家跑了两家”。超市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是供应商供货,超市销售、结算、提成,按合同一般是当月结算,但超市方拖一两个月也很常见。
罗开平碰到的这两个超市老板,套路都差不多,前一个月拖欠款项,后一个月突然人间蒸发。“那有什么办法,工商、警察都去了,都找不到。”这笔“学费”,罗开平交了七八万。再考虑到实体店运营服务成本高,他最终决定只保留两家联营店,其余全部撤销。
罗开平2006年选择学校时正巧赶上互联网浪潮,他就读的爱因森电脑培训学校,其董事长李孝轩是云南教育界的创业传奇,罗开平打心眼里佩服李孝轩,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2009年毕业后,罗开平留校成为一名负责行政管理的老师,一度拥有稳定、体面的工作。2012年秋季学期一结束,没等领年终奖,他就辞了职,开始创业。“你没发现教师创业都很成功吗?比如马云、俞敏洪。”罗开平反问我。罗开平很感谢那三年时光,在管理岗位上,他学会了如何分析市场、管理人员,至今受益匪浅。
2016年11月,罗开平的妻子顺利诞下孩子,月子期间家中老人前来照顾,罗开平腾出时间开始注册公司和商标。品牌名字叫什么?“我在家里排行老二,再加上古代店里服务员也叫小二,我就想到了‘鸡小二’这个名字。”对于“小二”指向的服务,罗开平特别说明,他看重服务的差异化、精细化,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在客户要求之前。
从初期联营店开始,罗开平就有意识地通过“鸡小二”的微信公众号收集客户信息,整合客户资源。到撤店时,公众号的粉丝数已经达到900多个。“一个客户背后是五个客户”,服务好一个等于多了潜在的五个客户。因此,罗开平注重每一个客户的体验。“在我们这里都是VIP,服务上没有多大的差别。”
土鸡一般都是清炖,但也会因为地方不同有不同的制作方法。罗开平细数:普洱用大红菌炖,玉溪用草果和姜炖,西双版纳是烤鸡加啤酒,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吃法,“这就是消费者行为学”。
屠宰方法上也有讲究,宰还是不宰?宰两半还是切小块?顾客都可以在下单后进行备注,指定清楚,“鸡小二”照单下菜。有时,屠宰的方法还和当地文化有关。按罗开平父辈的说法,因为鸡有头有脚是个整体,宰杀时也得有头有脚,切成六六三十六的整块,才算完满。“这已经是文化了。”
维系客户方面,除了逢年过节送小礼,罗开平还提供“老板”上门服务。对于第一次在微信公众号购买土鸡的客户,他总力争自己送货,有时还会带着儿子。他希望能通过面谈了解客户对鸡的需求,熟悉客户吃鸡的喜好,建立和客户更持久的关系。
说到这,估计你早疑惑了,说好的轻松创业,这一点都不轻松哪!别着急,话说这能让罗开平抽身而出、轻松带娃靠的是——他自己建立的良好内部管理体系。该体系的重点在两方面:一方面突出绩效工资对员工主动性的激发作用;一方面建立环环相扣的流程。
罗开平将“鸡小二”的流程分为饲养、屠宰、销售、配送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相互联系,该屠宰的屠宰、该配送的配送,“无非就是在源头上把把关”。剩下的时间,罗开平只需要将手机放在手边,时不时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关注下订单信息就可以了。
当然,这制度也出现过问题,有员工辞职时带走了大量客户信息,以同样的销售模式笼络客户。“很快,那些客户又回来了。”罗开平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他知道好的产品一定有人欣赏。
市场的反馈印证了他的想法,客户对“鸡小二”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不,不该用“很”这个词,而应该用“特别”这个词。客户太过推崇“鸡小二”的产品,以至于2017年时,罗开平“被逼”开了一家“鸡小二私人订制花园餐厅”,又“被逼”关停。
2017年,VIP粉丝群中不少人要求罗开平开个店,“鸡是好吃,但在家里请客又不像那么回事,你能不能搞个地方,我们去那里吃?”罗开平试了试水,在昆明市西山区马街上村路中段城市山小区附近找了个1200多平的餐厅,专门接待“鸡小二”会员。偌大的餐厅一天只接待四五桌客人,却生意火爆。没过多久,来往客户开始反映停车难的问题,“他们大多一人开一张车,门口不够停”。客户们又提出建议,希望他能换个更好停车的地方。这一开一关,都是过于忠诚“惹的祸”。
对罗开平产品的认可,不局限于省内。2018年8月,罗开平到杭州参加阿里巴巴组织的一场企业峰会。会议结束后,他接触了一支软银中国的基金团队,对方表示愿意给他500万天使轮融资。“他问我打算多长时间花完?我说半年,他说太慢了。”
这是罗开平第一次接触风投公司,他想为后期引入资本做下铺垫。对于这500万的融资,说实话,他却不怎么心动,“感觉意义不是很大,我拼命地去做广告、做渠道,我的养殖量跟不上,同样也会影响我的品质。”
今年,罗开平的妻子又怀了二胎,罗开平在期待孩子出生的同时,也决定放慢发展步伐,“现阶段不需要有太多的投资,要等孩子再大一些吧。”
做土鸡市场久了,罗开平发现身边人对他的称呼都换成了“鸡小二”,有时他也解释,“我叫罗开平,新平人,在做‘鸡小二’。”但更多时候,他会自己问自己,“很多人只记得‘鸡小二’,不记得我,不知道这个是算成功呢还是失败呢?”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