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娇
摘 要: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月亮谷》中描写了工业背景下的城市生活中充斥的剥削与欺诈已至毫无温情之地步。这使得故事的主人公撒克逊逐渐意识到城市已开始失去构建和谐家园的土壤,而作为撒克逊民族的后裔,撒克逊继承了先辈们骨子里对土地、对自然的神往,这也注定了主人公家园意识的敏锐性。强烈的家园意识使撒克逊夫妻踏上了探寻理想家园之路,他们深入乡村,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逐一展现。随着体验的深入,夫妻俩对他们精神和地理上的理想家园——月亮谷的构建也越发清晰。撒克逊夫妻家园意识从模糊到清晰,逐步实现地理和精神上的回乡。
关键词:家园意识;生态意识;月亮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1-0089-03
一、家园意识的萌芽
圣经中,亚当夏娃因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那个最初的、充满欢乐的理想家园,从此,人类便带着罪恶踏上了苦苦的回乡之旅。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心深处对理想家园的眷恋和渴望,使人们无论是否身处异境,总在向往或追求一个更为安宁、快乐、幸福的栖居之所,这也使得中西方文学中不乏以从漂泊离家再到追求返乡为主题模式的作品。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月亮谷》中主人公的命运也正是经历了从离弃家园到漂泊寻求再到重建家园的过程。对于家园的含义,李建军曾给出了如下定义:“一是抽象的精神意义上的,一是具体的地理意义上的。前者是精神家园心灵家园,是指心灵以及良知、正义、勇敢、尊严、纯洁、爱心、真诚等神圣原则和绝对命令作为寓存的家园,并始终不渝地维护这些原则……家园的另一种意义是具体的地理意义上的,它大而言之是自然,小而言之是那个美丽、和谐的葡萄园。这种家园的意义绝不低于抽象的精神家园。”[1]
在这里,家园的含义从精神和地理上被得以诠释,而在《月亮谷》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精神和地理上的漂泊返乡恰如两条脉络清晰地贯穿始终。小说的背景被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那个时代工人被资本家肆意剥削,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劳工运动引起了严重的工业混乱。于是,随着当时工业革命的愈加深入和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致使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产生疏离。
“她一手扶着烫衣板,一手抖抖索索地去抓熨斗,不料双膝一软,像一只干瘪的布袋,一屁股落座,软瘫在地上。”[2]在小说的开篇便描述了女主人公撒克逊所工作的洗衣房里发生的一幕,老妇人因不堪令人窒息的工作强度而晕倒在地,然而,受了难的老妇人并未得到丝毫关怀,而是在女监工的监督下被“两个女人抓住她的胳膊把她往过道那边拖去。老妇人不停地跺着脚,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叫……足足过了一分钟车间才恢复了通常的工作秩序。”[2]在宽大的厂房内,烫衣工们烫起一股股蒸汽,虽然厂房内热气腾腾,却也无法掩盖厂房里女监工的冰冷无情和女工们的近乎崩溃。就在这般恶劣甚至令人作呕的工作环境下,撒克逊日复一日机械地坚持着。从冷漠无情的工厂这个大家回到自己生活的小家,撒克逊面对的是尖酸刻薄的嫂子,她的冷嘲热讽,她的恶语相向无疑让撒克逊更加疲惫不堪。于撒克逊而言,让她挣钱立身的“大家”和遮风避雨的“小家”都早已丧失了本该有的温暖与慰藉,与她相伴的只有房间里一个相当古老的衣橱,使她从中找寻几分安慰:“衣橱的面貌与她早年的记忆交织在一起。她知道它曾与她的祖先一道坐着大篷车穿越大平原。”[2]伴随撒克逊成长的衣橱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她的先辈们曾经跨越平原的经历,那样的生活是令撒克逊神往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撒克逊民族的后裔,撒克逊似乎从骨子里就透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有时在漫长的下午里,她无所事事地坐在窗前,脑海中重新建立她的祖先越过平原、高山和荒漠来到西海边日落的土地上的意向。梦幻中的她的先人过着田园牧歌式的淳朴生活。他们远离城市,没有工会和就业者协会的烦恼。她记得有关她的先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故事。他们狩猎,饲养家畜,种植蔬菜;他们操持着铁匠活和制鞋等等。对了,他们甚至还自己织布,縫制衣物。她记得汤姆谈及他到政府土地上定居的梦想时他脸上表现出的渴望,从中她可以体味到某种东西。”[2]由此可见,对家园集体无意识的渴望在撒克逊民族身上尤为凸显,这注定了主人公撒克逊对家园意识的敏锐感悟,而现实生活的重重打击与失意进一步将她回归大自然、追求理想家园的强烈愿望激发外显,于是,撒克逊的家园意识开始萌动。
二、家园意识的形成
在撒克逊结识比利之后,两人第一次吃饭是在以树为墙的露天餐厅,第一次交心之谈发生在田野间,第一次看的电影主题是恬美的乡村生活,已然萌动的家园意识引领着撒克逊和比利将自己的关注力慢慢远离城市——那片早已失去色彩,丧失了构建和谐家园的土壤,从而转向乡间——因为乡村“没有阴谋,没有诡计,没有欺骗,也没有谎言”[2]。
随着工业形式的恶化,城市里的争斗日益加剧,工作就像骨头,人们为骨头而争斗,为骨头而相互残杀,在一次工潮斗争中,撒克逊失去了腹中的胎儿。“对于她,孩子曾经真实地存在,现在依然真实地存在。她的心理结症就在于此。她无论怎样努力,都填补不了那个痛苦的空间。”[2]而这时的比利,因为参加罢工而变得颓废和郁郁寡欢。在撒克逊看来,“比利变得如此陌生、如此不讨人喜欢并非他蓄意所为。如果不是因为罢工和为工作的争斗,比利必定会依旧是她的心之所爱,他天性中沉睡的恐惧定会依然安眠。这是他天性中某种东西被惊醒,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响,与外部世界同样残酷,同样丑陋,同样邪恶。”[2]比利的冷漠使敏锐的撒克逊意识到,人性的丑恶开始被城市的污浊环境慢慢唤起,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已经消失,而她和比利的爱情也即将幻灭。终于,比利因为打架蹲了牢,加之她腹中胎儿的夭折,撒克逊变得不能自控,自己仿佛都变成了陌生人,人与社会的异化导致了人与人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异化。“她坐在那里,苦苦地思索着。背后的奥克兰笼罩在一片烟雾中。”[2]庆幸的是,早已萌动的强烈的家园意识使撒克逊不断获得力量:比利入狱期间,撒克逊几次前往海边的岩壁排解她的忧虑,大海包罗万象,她得以暂时将不幸的际遇抛之脑后,凝视美好的远方。她也以曾跨越大平原的母亲为精神榜样,不断提醒自己是征服荒原和野蛮印第安人的强大祖先的后代。终于,在比利出狱后,她和比利下决心离开身后那片灰蒙蒙的奥克兰,开始探寻他们真正的理想家园。然而,家园在哪?当撒克逊再度陷入迷惑时,一部电影里的场景使她的家园意识逐渐有了清晰的方向:“撒克逊看到农田,又看到群山和天空,颇感心旷神怡,说不出的舒畅,不觉激动得热泪盈眶,在那里偷偷地拭抹。”[2]而比利的一句回应“我对乡村也一直向往着呢”[2]使夫妻俩不再犹豫。
于是,撒克逊夫妻背上行囊,开始了他们的回乡之旅。首先,他们遇到了一位安装电话的线路工。小伙子带他们参观了由葡萄牙人经营的土地,在他们勤劳的双手下,土地被高效利用,交叉种植,使原本在美国人只能收获一次低产的地方他们实现了4次丰产。从一贫如洗的移民到通过土地过上富足生活的经历极大地鼓舞了撒克逊夫妻,使她不禁感叹:“我今天学到的远胜奥克兰十年……务农比我原先想的更有意思。”[2]于是,拥有一片可耕作的土地便成了他们理想家园的一个要素。接下来遇到的莫蒂默夫人无疑给对于务农和经营知之甚少的夫妻俩上了宝贵一课。老妇人同样是从城市搬到乡村定居,她从书中学习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把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使他们意识到土地是慷慨的,但是人对土地的管理同时也必须要大方,因为土地从来不会辜负人们的付出。在接触过程中,老太太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坚定了撒克逊夫妻继续前行探索,寻找和构建理想家园的决心。在卡尔米尔过冬时,撒克逊夫妇结识了当地兴趣广泛的艺术家们,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他们感觉从物质和精神上都比过去美好。比利开始重新练习拳击和打猎,而撒克逊则向艺术家们学习韵律和诗歌,原来工作之余,生活也可以充满各种乐趣,昔日城市笼罩在他们心中的阴霾开始逐渐散去。通过在卡尔米尔这一段相对稳定的乡村生活体验之后,撒克逊对理想家园的构建已愈发清晰:“那里必须有山,有峡谷,有富饶的土地;必须有清澈的溪流,漂亮的马车道,铁路不会很远;那里必须有充足的阳光;夜间凉爽,只需用毯子即可御寒;那里不仅要有松树林,还要有许多其他树种;林中有宽阔的草地来饲养比利的牛马,林间有鹿群和野兔供他射猎;那里还必须有许多许多的红杉——还有——没有雾。”[2]从最初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到现在完成了对理想家园的清晰认识,撒克逊夫妻一路深入乡村的所见所闻所思使他们不断领悟,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行。
三、家园意识的实现
离开卡尔米尔后,撒克逊夫妻继续寻找有他们一切乐趣却被人们认为只存在于月亮上的山谷。在战地记者奥斯汀的暗示下,他们了解到或许索诺马山谷就是他们想找到的家园。他们向西翻山越岭,虽然一路上有不少地方令他们怦然心动,流连忘返,但总缺乏了理想中构成月亮谷的要素——或是红杉,或是水源。于是,“可是这里不是月亮谷!”[2]的坚定信念使他们继续着探索的脚步。经过3年的漫长寻觅,一方面是大自然及鄉村之美内化成强烈的家园意识对他们冥冥中的指引,另一方面是旅途中不分贫富等级建立起的友谊的支持,使夫妻俩终于到达了索诺马山谷——有耕地、水源、铁路、红杉……符合了他们对理想中月亮谷的大部分构想,那一刻“就像犹太人找到希望之乡,摩门教徒找到犹他,拓荒者找到加利福尼亚那样”[2],撒克逊也终于说出了那一句“嘿,我觉得我回家来了。”[2]安顿下来后,撒克逊夫妻并非安于现状,而是将一路上学到的知识及经验运用起来开始建设他们的家园,撒克逊拓展了许多业务,比利也变得更加勤劳有担当。在这种志趣相投的气氛中,他们彼此都成长了。
地理上的回乡使撒克逊和比利的精神也不再漂泊和沮丧,他们常常“津津有味地长谈他们眼前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2],甚至走出伤痛,开始计划拥有小比利和小撒克逊的未来美好生活。他们的爱情重拾了昔日的亲密,一路上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使他们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终生伴侣。除了爱情,他们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曾经在奥克兰,朋友间总是在无休止地谈论恶劣的就业形势和罢工,好友伯特在一次罢工斗争中丧命,而玛丽也被迫沦为富人的情妇,只剩邪恶在张牙舞爪的城市记忆在月亮谷得以终结。撒克逊夫妻结识了乐善好施的莫蒂默夫人,真诚有才华的卡尔米尔艺术家等人,虽然身份不同,学识有别,但他们对美好简朴生活的追求却是极其相似的。城市和乡村的人同样在工作,但精神和物质上的收获却是截然不同,这使夫妻俩深刻地意识到安定美好的乡村环境是爱情和友情可以生根发芽的一片净土。
这一路地理上的回乡经历带给了撒克逊夫妻精神上的变化——不断领悟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如何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完成了地理家园和心灵家园的双重回归,实现了从昔日美好被城市生活解构到最终在月亮谷得以对理想家园进行重构的蜕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回乡过程中他们被赋予了构建理想家园的能力和信心,重拾了人类遥远记忆中那份最初、最单纯的快乐。
《月亮谷》中的撒克逊夫妻在强烈的家园意识的引导下,从“无家可归”的深渊一步步找寻到他们理想的家园——月亮谷,重拾对爱情、对生活的信心,实现了地理上和精神上的回乡,揭示出了向自然回归和重建和谐健康人际关系的深层意蕴。在到达月亮谷的那一刻,他们的感受正如诗人荷尔德林在《返乡——至亲人》中写道的那样:“毋庸置疑,这里就是生身之地,你寻找的,故乡泥土,近在咫尺,已然与你相遇。”[3]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坚定地守望最后的家园[J].小说评论,1995,(05):18-20.
〔2〕杰克·伦敦.月亮谷[M].齐永法,龚晓明,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1,2,4,76,45,88,9, 117,126,126,144,179,209,209,218,231.
〔3〕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