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艳
(辽宁省昌图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所,辽宁 昌图 112599)
猪高热症在临床生产中属于危害严重的多病因传染病,夏、秋季节比较多发。高热症病猪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食欲降低、全身皮肤呈紫色或红色等症状。该病在猪群中传播较快,一旦流行,感染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治愈率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对该病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减少或避免造成养殖损失。
1.1 管理因素 猪高热症发生的管理因素主要指从事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专业素质包括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环境卫生意识和日粮全价营养均衡意识。责任心是指养殖人员的职业操守,即对养殖规范的严格履行和对动物的爱护。目前我国养猪业的主力依然为传统的农户养殖,由于这些从业人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为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进入养猪行业多为盲从开始,不仅专业知识和技术缺乏,文化基础也比较薄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低。所以他们所建的猪场不仅简陋,布局也不合理,同时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即使有管理制度也很少严格履行;不能及时进行灭蚊、灭鼠、灭蝇等处理,不能及时清扫和消毒粪尿和污物,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规范对病死猪加以处理,猪场及猪舍内的卫生条件很差,疫病很容易发生和扩散。没有及时监测种猪群,或净化和淘汰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引种时没有及时的发现病猪。猪只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之后就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机体;如果饲料中缺少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猪只饲料的营养缺乏或不均衡;长途运输,高温高湿、饮水不足、饲养密度过大,以及接种疫苗、混群咬斗以及断奶等应激情况的存在,都可能诱发高热症。
1.2 药物影响 在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用药和抗生素。生产中通常存在以下情况:免疫抑制类药物大量的使用,加重患猪的病情,严重的直接导致死亡。饲养者用药物预防疾病时,存在超量、超时使用复合性抗生素的情况,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加重了猪只肝脏和肾脏的排毒负担,从而影响肝脏、肾脏及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最终造成猪只的抵抗力下降。
1.3 生物因素 猪只可能会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其中最易感染的是猪瘟病毒,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混合感染是猪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弓形体、附红细胞体。根据相关的报道可知,猪瘟病毒混合感染以上一种或多种病毒、病菌、原虫之后,患猪仅有非常低的治愈率,但死亡率却非常高。
1.4 免疫预防 猪场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很难有效的提高猪群免疫力,随意给猪只接种疫苗,也未进行比较严格的消毒处理;对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方式不合理,免疫中操作也不规范;猪只在免疫前后使用了抗病毒、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类药物等。
猪高热病通常在每年气温较高的时间段流行。高热病的病程长达5~20d,感染后死亡率非常高。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猪场仅有50%以内的发病率,但妊娠母猪发病率会超过60%,患病的妊娠母猪流产率为40%。猪场出现高热病会蔓延整个猪群都出现病症。病猪和带毒猪是高热病的主要传染源,封闭管理不严格和消毒不彻底的猪场发病比较高,如果猪群的卫生清洁措施不好,则会表现出相对严重的病情。目前许多大中型猪场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保健和清洁系统,但是仍然比较易发高热病。发病的猪群通常会呈现分阶段的患病表现,通常同一猪场中的中、大猪或母猪率先发病,经历2~5d病情蔓延至全群。体重在20~80kg的猪只发病率最高;而哺乳后的母猪和刚刚断奶后的仔猪则是发病率最高的群体。
3.1 加强饲养管理 要求养猪场进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饲养者遵循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控制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适宜,合理优化猪只的饲养密度,有效避免高热症或呼吸道疾病的出现。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应该重视通风措施,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另外也可以适当的减小饲养密度,重视猪只的环境卫生条件,日常从场内清出的粪便、尿液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保证没有其他动物进入猪场,同时强化杀虫灭鼠手段。生产中要定期监测猪群的免疫抗体,以便随时了解并且掌握猪群的生长发育、健康以及代谢情况,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加以正确的处理,目的是保证猪群的健康。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要求不同,应该合理对饲料进行搭配,及时补充适量的营养、能量以满足在猪只生长发育的需要,坚决禁止给猪只喂品质低劣或发生霉变的饲料。
3.1 严格消毒 定期对猪舍的消毒处理可以减少病原的数量和及时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每天都要针对猪舍和周围的生活区进行1次全面的消毒;而全场的大环境也应该保证每周消毒1次;猪场内主要道路及舍内走道坚持每周消毒2次,同时还要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空栏猪舍先进行清洗,干净之后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保证一段时间的通风处理候需要进行再次消毒,之后再进猪只。将消毒池设置在猪场的门口,还应该在旁边设有专门的消毒设施,供工作人员消毒专用。但是同一种消毒药物不能使用太长时间,应该定期进行药物的更换,否则猪只会出现抗药性,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结合实际应该选择刺激性比较小的新型消毒剂。
3.2 疾病防疫
猪高热病一般是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猪传染病,可以通过加强疫苗的免疫进行预防。养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以保证免疫防病效果良好。同时也可使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猪只抵抗力。另外,猪群在高温高湿季节应该慎重使用磺胺类药物。
3.3 药物治疗
猪只发病的初期应每天注射一次高热绝抗,连用2~3d。观察患猪的症状如果有所改善,则不能够再次进行注射,应该将药物添加在饲料和饮水进行喂服即可,生产中一般选择黄芪多糖、土霉素和电解多维等,连用5~6d,停药2d后再行给药。以上治疗措施可有效促使机体体液的恢复,同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发病中期可根据具体患病的情况,配合使用“清瘟败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病症状。如果病猪后肢瘫痪,应该按0.2mL/kg.bw的比例肌肉注射孢克林,2次/d,连用5d即可;如果病猪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可以按0.2m/kg.bw L的比例进行肌肉注射长效米先,1次/d,连用2~3d;如果病猪有神经症状,首先选择使用清开灵,在此基础之上配合圆蓝五肽进行注射治疗;如果患猪便秘可给其注射添加复合VB的注射液。病猪高热症状严重的,应该先将机体电解质调节呈平衡状态,并且及时的给机体补充适量的能量,此时还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与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