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威
(河北省张北县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 张北 076450)
铜是养猪生产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若使用方法不当或用量不合理,很容易发生中毒。铜中毒也称铜过多症,是一种重金属中毒性疾病。青年猪比成年猪对铜的易感性要高,尤其是仔猪更容易发生,中毒较轻时会发生腹泻、生长发育缓慢;中毒严重时会发生贫血,最终由于极度衰竭而死。
急性铜中毒通常是由于猪只在短时间内采食过多的铜盐(主要是可溶性硫酸铜);慢性铜中毒一般是由于猪只长时间摄入少量铜而导致,这是常见的铜中毒形式,但表现出的中毒症状也为急性,主要是由于肝脏中的铜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猪只摄取高铜的毒害作用有:
(1)直接刺激胃肠黏膜,黏膜出现糜烂、溃疡,从而造成胃肠发炎,接着发生消化道出血、腹泻等,临床上以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2)损害红细胞而溶血,即血浆中的高水平铜会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使红细胞膜发生变性,同时红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增大红细胞脆性,容易引起血管内溶血,从而发生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3)造成体内实质器官发生变性、坏死,使机体代谢紊乱以及自体中毒。一般来说,动物贮存铜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当肝细胞核、线粒体以及细胞液中积聚大量的铜,会使亚细胞结构发生损伤,肝脏功能异常,如果达到其贮存限度以上,就会使多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当发生溶血时,随着肾脏铜水平的升高,同时肾小管逐渐被血红蛋白阻塞,肾单位发生坏死,从而造成肾功能衰竭,甚至变成尿毒症。另外,由于铜中毒会导致血液中的尿素和氨含量升高,从而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中毒时,病猪主要表现腹泻、呕吐,初期排出糊状稀粪,后期发生水样泄泻,常排出呈黄绿色或暗绿色的粪便,其中混杂脱落的肠黏膜。另外,心跳较快,麻痹、惊厥,最终由于虚脱而死。慢性中毒时,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发红,体温一般为38.9~39.6℃,肛门发生红肿,周围粘附粪便,臀、股部有粟粒状的出血斑,有时粪便中会混杂薄膜样的白色粘液。结膜苍白,张口喘气,呼吸困难,心跳减弱,经常卧地嗜眠,肌肉无力,走动摇晃,排尿减少或者无尿,尿液呈棕红色。发病后期,病猪精神肌肤萎靡,食欲完全废绝,肌肉痉挛,心力衰竭,体温下降,低于38℃,并在昏迷状态下死亡。
根据饲喂高铜饲料病史,典型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也可进行人工饲喂试验,猪群治愈后,再次饲喂之前剩余的配合饲料,经过15d有猪只出现发病,甚至有些发生死亡,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于之前相同。饲料分析,取饲料送至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每千克的含铜量明显超过标准,由此确诊为铜中毒。
急性铜中毒病猪可使用0.1%亚铁氰化钾溶液进行洗胃,其能够与铜生成不溶性亚铁氰化铜沉淀,从而不会被机体吸收。也可使用蛋清、豆浆、牛奶以及活性炭来吸附铜,同时保护胃肠黏膜,阻止机体继续吸收铜。也可使用二乙胺四乙酸二钠钙,成年猪每天用量为1g,添加适量5%葡萄糖溶液,环境均匀后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d,经过3~4d可再重复注射。慢性铜中毒病猪,可内服50~500mg钼酸铵、15mg硫酸钠,1次/d,连用大约1月即可使肝脏铜含量降低。也可每天饲喂10g硫代硫酸钠,也具有一定疗效。
取45g五味子、25g牛蒡、30g龟苓膏、35g茵陈、10g菊花、10g珍珠粉、50g决明子、40g枸杞子、30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以上药量适合3头患病仔猪服用,连用3~5d。方中五味子、牛蒡、龟苓膏、珍珠粉用于排毒驱邪,枸杞子、菊花、茵陈、决明子用于保肝护肝,甘草用于调和诸药。该方剂不仅能够增强病猪排毒功能,促使机体排泄铜,同时还能够保肝护肝,减轻铜损伤肝脏。
在猪只日常摄入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添加剂当中,铜是机体生长繁殖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但铜过多或者缺少都会对机体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在生产中是明确禁止使用高铜饲料加以饲喂的,且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标签上详细说明操作,不然非常容易导致中毒,从而引起流产、死胎以及畸形胎。猪只饲养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唯一品牌的饲料添加剂。在给猪只配合饲料的时候,应该严格的按照标准规定准确计算、称取饲料和添加剂用量,同时必须对饲料进行均匀的混合处理。当猪只饲喂浓缩饲料配料时,禁止再使用其他的饲料添加剂。保证饲料的合理供给,确保饲养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