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古丽·喀迪尔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大泉湾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哈密 839000)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热性传染病,主要是由黄病毒科的瘟疫病毒所引发。牛很易感染,尤其是新生牛犊,其感染率极高,对牛的生长造成了极大影响,不利于畜牧业的推进。目前,对牛病毒性腹泻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采取免疫措施,来保证牛的健康生长。
牛感染病毒性腹泻,其消化道和淋巴组织会出现病变,同时,其口粘膜、舌头和齿龈等出现一定的溃疡现象,甚至其咽喉部位也出现烂斑情况。食道黏膜的溃烂,类似被虫子咬过一样。
怀孕母牛感染该病会出现流产现象,对这些流产出的牛胎儿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口腔病变,剖检可见真胃、食道和气管部位的溃疡现象,有时会呈现出一定的血斑迹象。
在犊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时,其主要症状为运动失调,剖检可见其小脑发育不全、两侧的脑室有严重的积水。
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可采取临床观察的方法。该病初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发病较为突然,即在一个牛群中,即使一部分牛已经感染疾病,如果不发病,也很难发现病情。但牛感染病毒后,体温会迅速升高到40~42℃,排出水状的粪便,同时伴随一定的粘液,气味重。腹泻持续1~3周。如果是慢性,病牛出现的腹泻会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呈发育不良偏瘦的情况,不仅精神状态较差,也可能会伴随一些跛行,有一些牛的腹泻可能会持续2~5个月。
剖检诊断是对死牛的解剖过程。牛因该病死亡后,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解剖,主要是查看牛的消化道是否存在出血情况,淋巴结粘膜是否有充血,食道是否有出血等。再根据剖检变化,对牛是否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进行确定。
牛病毒性腹泻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养牛业危害较大。因此,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畜牧防疫部门的重视程度,促进防疫技术的不断创新,将其损失降低到最小。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也发生了变异,这一现象为畜牧产业的防疫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并对畜牧防疫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防疫部门应当在技术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做好畜牧养殖业的防控工作,使畜牧养殖业得到不断的发展。
若想提高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效果,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思想教育,引起大家对该病的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大力度向畜牧散养户传输动物传染病的知识,讲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情的出现症状,让养殖户掌握基础知识,使其意识到这种病情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影响,变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可有效提升疾病的防治效果,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