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1987年12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申报的明清皇家宫殿(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且取得成功。30年后的201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和可可西里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们成为拥有了52个项目(居世界总量第二)的遗产大国。最为可贵的是,中国从一个不熟悉世界遗产保护规则,需要其他国家在遗产保护方面给予援助的国家,发展成为熟练运用世界遗产相关规则并将其方法与经验应用于国内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之中。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继2016年9月公布98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后,2017年12月2日第二批又确定了100项,它们就是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的保护准则,以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编制的认定标准后,由建筑与文博的权威专家团队,经过价值认知、保护实践的比较中选出的,这不仅是与国际遗产规则接轨的行为,更成为中国建筑界置身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又一趋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BIAD)乃与共和国同龄的国有大型建筑设计单位,早在1999年建院50周年时,老院长、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在为院纪念集题辞说到,北京院“……堪称当代中国第一家”;2007年3月1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到院现场办公时,提及BIAD及五十年代北京“国庆十大工程”设计及张镈、张开济、赵冬日“三大师”标志性作品时,曾表示在中国建筑设计单位中,北京院是当然的拥有遗产作品设计能力的单位。一晃时光已过近二十载,北京院的新作品迭出,获奖无数,但我们是否也该瞩目仍旧熠熠生辉的另一张金色“名片”。
中外建筑界奖项种类甚为丰富,在全球200年的数十个建筑奖项中,英国维基自由百科推荐了6项即英国RIBA建筑奖(1848年)、美国AIA建筑奖(1907年)、芬兰阿尔瓦·阿尔托建筑奖(1967年)、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1979年)、丹麦自然光与建筑构件奖(1980年)、国际建协UIA奖(1984年),它们确在国际乃至行业进程中展示国家的设计形象作用。国内除日趋完善的“梁思成建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中国建筑创作奖外,还有一系列专业奖项如WA奖及BIAD主办过两届的“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等。但这里要介绍的“奖项”是BIAD另一张“名片”,它是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颁布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对它的特殊价值,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第一卷)》中,单霁翔会长在序中说:“每位建筑师手中的建筑创作都有成为令人仰慕的文化遗产的机会……按国际规则认定的20世纪建筑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早在2004年8月,马国馨院士领导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就向国际建协等学术机构提交了一份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清单,蕴含着大量20世纪珍贵历史信息……研究优秀的20世纪建筑遗产,思考它们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乃至工程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当代与未来设计师理性思考的源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也表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充分验证了这些承载着城市文脉与文化记忆的建筑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不愧为业内大家及公众心中永恒的经典之作,建筑遗产本身蕴含着保护与创新的双重设计含义,要号召广大建筑师学习对传统的敬畏对自然的依赖。”在2017年12月2日于安徽池州市召开的“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活动”上,徐全胜总经理代表全国建筑设计单位讲话,主题词是:两个荣幸、两个致敬、两个期待。他说“北京院这次又有5个项目入选,使我们倍感荣幸。我理解这个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建筑设计研究单位在传承文化、传承传统上所结出的硕果,它得益于北京院老一辈建筑师、设计师们的贡献。”可见,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入选,正成为一个个建筑设计单位的又一金色“名片”。
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入选的《世界遗产名录》,20世纪建筑入选的比例在逐年提升,如2016年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法国建筑师、艺术家勒·柯布西耶(1897-1965)跨越7个国家的17项作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有1930年早期的法国萨伏伊别墅及晚期1962年的印度昌迪加尔项目,正如评审委员会所述“这些革命性的建筑,实现了建筑技术的现代化,满足了社会及人们的需求,影响了全世界,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基础。”对此马国馨院士分析,如果联系到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建筑师迈耶设计的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1960年),此后的霍尔塔(比利时)、密斯·凡·德·罗(美国)、伍重(丹麦)、巴拉干(墨西哥)等建筑师设计的20世纪知名建筑陆续被列入,20世纪建筑遗产就更加引发关注。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主持下自2016年开始评选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编制的《关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办法的马德里文件2011》为准则,结合国情推出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2014》所缜密推进的。所有入选项目,由建筑与文博业界的专家投票,后在公证处监督下产生,体现权威与公正性。值得提及的是,在第一批、第二批入选的项目中,北京院先后有18项、5项入选,它们分别占新中国全国建筑设计单位入选总数的1/3,成为全国所有设计单位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佼佼者,这体现了国有大型设计单位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及文化传承。
仅以北京新中国后的20世纪建筑入选遗产项目为例,它表明20世纪建筑是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是国家建筑记忆的标尺。还在1999年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两院院士吴良镛就在《北京宣言》中强调,面对全球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状况,20世纪是中国伟大的时代和收获的时代。因此从文化北京的现代化建设入手,保护和利用20世纪建筑,从来就是在守护某幢有形的房屋的同时,也为了守护一段“活”的城市史,否则城市就会失去了“年轮”。在北京第二批入选的建筑遗产项目中建筑类型丰富,文化教育类有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北京大学地质学馆旧址、北平图书馆旧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中西建筑风格类型有故宫宝蕴楼、宣武门天主教堂、北京国会旧址等;工业建筑类石景山钢铁厂、798近现代建筑群等;居住类有百万庄住宅区;交通类有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群(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这些亦建筑、亦艺术、亦文化、亦事件的作品,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忆方式,更如同一盏盏城市文化的“灯”,成为北京城市发展史的一个个标志,它尤如一幅关于北京20世纪建筑史的“事件·作品·人物·思想”的展览,它让我们想到: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经十四载抗战而跻身联合国“五强”、历“文革”又融汇于改革发展的现代文化复兴进程,这一系列巨变,都有着作为文化载体建筑理念变迁的驱动,都无不被卓越的建筑大师的创作所见证。
纵观第一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截至2000年前的共计三批北京十大建筑,已有十多项光荣入选,其中新中国十周年的“国庆十大工程”已全部入选(仅华侨大厦1959年10月竣工,1988年拆毁原址重建),它说明这些建筑在今天专家视野与公众认同下既有历史的温度,也有历史的映像,在方方面面可寻到传承与创新之径,它们是有着遗产分量的新中国建筑历史“教科书”。事实上,“北京十大建筑”的出现,带动了中国大中城市标志性项目的评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数十个城市拥有自己的经典建筑项目,所以“北京十大建筑”不仅是荣誉记忆,更成为一个标志性城市文化事件;它既是标尺,更要经得住岁月的考验与后评价。借鉴国外的经验,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度,但对建筑保护有着特别的地标规定,涉及室内地标、风景地标、建筑地标、地标基址、历史文化地标。在建筑地标上,纽约走在前列如1965年就推出《城市地标法》,强调对反映城市文化的建筑或改造区、景观外貌和区域实施永久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美学遗产和文化遗产。2007年帝国大厦在美国建筑师学会评选下成为排列第一的“美国人最喜欢的建筑”。建筑地标是生活也是记忆,它仿佛是城市潜在的“说书人”,承载着传说与故事,在阐明地域的时代演进中,见证着城市建筑的科技与艺术发展。
由北京丰富的“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感染力,在真实地定格城市文化时,更让人回溯起每一幢优秀建筑作品背后的人和事,想到作为当代城市管理者如何作为才可提升建筑在城市中的身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遗产是历史的馈赠,今天我们与其共存,明天应该将其付诸子孙”,20世纪建筑遗产在为城市提供物质空间时,更为时代与历史展示着文脉的“样本”,它是20世纪艺术史、文化史、设计史的集成。面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使命,城市设计要融入20世纪建筑遗产观念,力求在如下方面有所突破:(1)20世纪建筑遗产要成为城市精神的栖息地,要构建起可敬畏的城市标志性建筑;(2)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定不可脱离国家建筑方针;(3)20世纪建筑遗产更适合于公众建筑文化知识普及;(4)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是最耀眼的历史建筑类别,要编制国家及省(市)摸底普查计划;(5)20世纪建筑遗产要强调与城市、文博、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联合;(6)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事件建筑学”与“建筑师文化”;(7)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需依法实施;(8)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修复需要传统工艺技法与材料;(9)20世纪建筑遗产的发展与创新需开展建筑评论;(10)20世纪建筑遗产的发展,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参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