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萍,洪 毅,杨 旭,吕 妍,刘燕敏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 200433)
联合国公布 “生殖健康是人类生命的核心科学”的科学论断。而近年来,军队人员不孕不育患病率逐年增高。在中国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的双重影响下,不孕不育给军队人员身心带来较大困扰[1-2]。使其性格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定[3]。作为部队医院,应切实保障军队人员健康水平,保护官兵生殖能力,科学管理军队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常态化诊治,提高官兵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017年8月16日,军委政治部和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印发《军队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症常态化诊治实施方案》,本院为23家诊疗机构之一。相对集中诊治而言,常态化诊治更为便捷、灵活。同时,就诊时间的随机性和人数的不确定性给接诊科室带来更大的挑战,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基于军队人员特殊职业性质,大部分夫妇处于异地状态,夫妻双方难以同时就诊,时间配合上存在较大困难。提升应对能力,保证就诊质量,科学规划诊治时间成为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提高诊治效率,科学应对常态化诊治,切实保护军人生殖健康能力,增强军人荣誉感、幸福感。本院结合当前政策条件与辅助生殖特殊诊治要求,实施一系列措施,保障常态化诊治顺利、高效开展。
2.1资源整合构建强大诊疗队伍效率来自实力,为减少军队人员来院次数,缩短就诊时间,本院对现有资源进行最优化处理。对内本院实行全年无假日接诊,并不断加强医护人员服务水平,将医务人员的培训常态化、制度化[4],组建集医、护、技三者骨干人员的集中诊治专项小组,共同商讨,结合医院管理规定,制定军队人员就诊期间各类情况处理标准流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常态化诊治人员治疗期间闭环管理,无缝对接。对外实现多学科、多部门联动,与妇科、产科、泌尿外科、营养科、内分泌科、临床遗传实验室等相关科室联合,依托医院“远程医学会诊中心”、中国军网中国好军医长海基地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诊疗体系。与挂号/收费处、药房、检验科等医疗辅助部门合作,开辟常态化诊治绿色通道,保障最快速的就诊过程,有效缩短就诊时间,减轻军队人员请假外出时间的压力,维护军队正常秩序。与医院机关常态化诊治负责专员有效沟通,科学安排审核时间,确保相关手续一次性到位,完善就医体验。
2.2专项统计实现科学数据引导为了有效统计常态化诊治数据,为临床及机关提供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支持,本中心创建常态化诊治人员专项信息记录库。详细记录来院人员的基本信息、病因及治疗过程,治疗结局。实时更新最新进程,宏观把控诊治情况与治疗数据。定期总结、分析,及时与相关部门反馈、交流,机动调整人员配置,预见性做好相关保障工作,确保诊疗顺利、服务满意。
2.3特色服务深化精细护理内涵基于军队人员时间的强制性和身份的特殊性,提供高效的诊治,贴心的服务成为考量中心能力的要点。本中心一直以军队不孕不育育龄夫妇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将单纯的医疗技术转向技术和服务的整合[5],采取诸多措施:①科室内加设专门的收费窗口,一站式解决军队人员挂号、缴费等事宜,并安排志愿者引导就诊、协助取药等。②制作军人/军属优先挂牌,张贴军人优先告示牌,保障军人优先权利。③考虑到诊疗期间需多次往返单位与医院或短期租住医院附近,给外地军人夫妇带来经济压力与诸多不便[6],为进一步完善军人就诊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医院为当日就诊的夫妇准备免费午餐。④不少官兵夫妇由于不孕不育产生较大的消极情绪,出现忧愁、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7],科室配置心理护理师为军人夫妇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处理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⑤辅助生殖技术所用药物大多为生物制剂,有严格的低温存储要求。为此,科室购置冷藏包、冰袋,免费发放给所有常态化诊治人员,从细节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2.4多元宣教构筑健康教育堡垒辅助生殖技术相对其他科室而言属于后起学科,大部分人对其认识有限。考虑到来院就诊的军人夫妇绝大部分为非辅助生殖专业人员且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阅读习惯不尽相同,为进一步加强官兵夫妇对辅助生殖技术的了解,提升治疗的知晓度和配合度,中心推出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的健康宣传资料。包括专著书籍、各类单页、微信公众号、第三方APP等。资料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护士、医技人员撰写。内容详实,涵盖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包括专业名词解释、相关疾病介绍、日常生活指导、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政策解读、常规检查单自查等。深入浅出,图文结合,部分操作还附带教学视频。除此之外,每天有医师定时开课,面对面宣教、指导、答疑。形式多样的浸透式宣教包容广、弹性大、延伸性强,不受时间、场合限制,有效提高受众的参与度与接受度。
2.5科学管理打造信息化医疗体系鉴于辅助生殖周期内就诊频数较多,时间管理复杂,加之常态化人员基数大,区域分布较广,就诊进度不统一,管理上具有一定难度。为此,中心依托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率先引进第三方管理软件,对人员实施信息化处理,以现代化模式,高效管理就诊人员。对患者而言:①可通过软件关联的微信公众号了解科室人员简介,中心动态,医师出诊时间等,帮助军人夫妇充分了解科室情况,尊重其自主选择主诊医师的权利。②可根据自己的治疗进程或兴趣获取中心上传的健康宣教资料,了解更多辅助生殖以及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宜。③可实现即时对话,患者离院后有任何疑问或不适体验,可立即与主诊医师或责任护士取得联系,获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或建议,打破传统的医患对话模式。对医务人员而言:①可以发布面向全体受众的公告,也可实现点对点的短信提醒功能,包括各类通知、预约提醒等,防止患者遗忘、记错,耽误治疗进程。②可详细显示患者的个人信息与诊疗进程,方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回答患者线上提问时有据可依。③可根据关键字对系统内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形成目标图表,构建科室临床数据库,为临床、科研提供最直观的研究素材。④可于平台上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后台实现结果回收与统计,方便了解患者就诊期间的困难与建议,帮助科室不断完善常态化接诊工作。且不同于移动电话,常用聊天软件,第三方管理平台不涉及医患日常生活,最大程度地保护双方的隐私。
自常态化诊治以来,本中心已经接诊74对不孕不育夫妇,平均就诊时间较普通门诊患者平均节省37.6分钟。服务满意度为100%,高出门诊平均水平4.48%。现军队人员常态化诊治服务工作仍处于成长阶段,需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伴随着军改的深入推行,作为军队医院将不断提高为军服务水平及医疗保障能力,解决官兵“后顾之忧”,为优生优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龙,刘纪南,冯玉慧.部队官兵不孕不育分析与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2):107-108.
[2] 黄江涛,王奇玲,陈越,等.不孕症人群心理测评分析[J].中华计划生育杂志,2019,17(11):676-679.
[3] 王玲,孙宏伟,庄娜,等.不孕不育患者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其生活质量状况的相关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21(6):35-37.
[4] 王兵,孙志宏,汤红.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为部队服务工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7):642-643.
[5] 刘燕敏,郝建玲,赵家义,等.军队研究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7):861-864.
[6] 郭勇.西北某部育龄官兵夫妇不孕不育症集中诊治做法及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37(11):771-779.
[7] 高秀琼. 浅谈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