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刚,王永强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2.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多式联运是指以同一装载单元或运输车辆,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完成整个货物运输过程,并且在转换运输方式时不对货物本身进行操作,仅对装载单元或运输车辆进行操作的运输方式。近年来,河南省将发展多式联运作为带动形成物流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重要抓手,努力在多式联运体系建设、联运设施设备研发、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和创新突破,为全国提供多式联运“河南方案”。2017年11月10日,全国多式联运现场推进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打造的“空中丝绸之路”空陆联运示范项目、“米”字型高铁物流网络铁公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第二批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1]。然而,河南省发展多式联运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尚未实现一体化衔接、国际化网络构建刚刚起步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总结发达国家发展多式联运的经验,分析河南省发展多式联运的问题与困难,研究多式联运“河南方案”的战略目标与实施途径,有助于河南省抢抓多式联运发展的大好机遇,促进其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其政策指向清晰,顶层谋划长远。洲际商务委员会(ICC)作为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管制机构,通过支持驼背运输,批准各种交通方式建立联合运价,允许内陆场站利用港口空箱,放宽对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企业间跨界并购和跨界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的政策管制等多种措施,促进多式联运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合作[2]。1991年颁布《陆地联运运输效率法案》后,美国政府更是将“构造一个统一、无缝、有效、经济、安全和环保的国家多式联运系统”作为其运输政策的核心。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实施“大交通”管理模式,各种运输方式由运输部统一管理,这为围绕统一的运输政策目标协调各运输管理部门的利益奠定了基础,对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运输部下设立多式联运办公室,该办公室致力于推进多式联运政策,积累、维护并发布多式联运的数据信息,开展多式联运相关调查研究,为多式联运的规划机构提供帮助。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大型多式联运经营人往往采取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国外公司联营等形式扩充在国外的联运网点,构造自己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体系,为客户提供跨越国境的“门到门”服务。在联运节点设立分公司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和支撑,而与国外公司合作则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考察才能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使之拥有强大的服务能力和信誉保证,从而更好地完成多式联运服务。在国际多式联运网络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联运主体往往主动寻求合作,促使其联运网络覆盖范围大幅提高[3]。
在北美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多式联运主要关注联运的衔接性,以期实现“一单制”全程无缝运输服务。①通过建立健全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在一体化组织中的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信息共享、责任划分、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制度对接和统一规范。②建立多式联运信息系统,整合货源、运输、单据、金融等全方位信息服务。美国铁路公司与港口、船舶公司、海关实现信息共享,在货物没有到港之前进行预报关,铁路公司及时获取货物到港信息,提前安排集疏运车辆,港口作业中转时间由七八天缩短为两三天。③建立智能转运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自动化作业水平。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生态群,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北美从事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企业除了Ⅰ级铁路公司之外,还包括区域性、地方性铁路公司以及大型轮船公司等[4]。一般分工模式为大型铁路公司将线路运输能力出售给小型铁路公司,由小型铁路公司直接向货主提供铁路运输的各种业务。此外,还有一些货运代理性质的多式联运营销公司,这些公司没有固定资产,但也可以开展多式联运业务。
积极开展驼背运输、双层集装箱等多式联运技术设备创新。美国使用最广泛的多式联运系统是驼背运输,即平车装载公路拖车。驮背运输提高了换装效率,将汽车短距离的灵活性与铁路长距离的低成本综合起来,能够提供“门到门”服务,有助于铁路公司直接对接货主。美国于1977年开始研制双层集装箱技术,双层集装箱结合了驮背运输换装高效与大容量集装箱规模经济两方面的优点。该技术产生后,双层集装箱运输网络迅速覆盖北美大陆,并在整个多式联运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河南省多式联运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相关管理部门不清晰多式联运的内涵和要素,虽然提出了多式联运“河南方案”的理念,但没有明确“河南方案”的目标、任务与实施途径。如何规划设计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是河南省实施多式联运战略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长期以来,管理体制分割成为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①国家层面,公路和水运由交通部管理,铁路由铁道部管理,民航由民航总局管理,部门分割、政出多门。②省级层面,公路、铁路和航空分属交通运输厅、铁路局和民航办管理,缺乏统一的多式联运管理协调部门。目前,河南省多式联运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需要建立统一的公路、铁路、航空管理协调部门,借助超经济的行政力量来推动实现协调、高效、一体化的多式联运[5]。
目前,河南省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缺乏集成公路、铁路、航空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和物流园区,尚未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无缝衔接”。由于协调沟通不够,规划建设的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郑州南站没有与郑州机场合并建设,相距约7 km,各种运输方式难以紧密配合和协调,造成了运输中转不畅、效率低下。
虽然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等少数企业开始尝试在国外构建联运网点,但总体而言,目前河南省尚没有大型多式联运经营商,纳入联盟合作体系的海外联运网点很少,尚没有构建起自己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体系,难以为客户提供跨越国境“一单制”全程无缝“门到门”服务。对于河南省的多式联运经营商来说,亟待扩充联盟合作的联运网点,并依托国际化网络,对公路、铁路、航空、船舶运输方式进行选择、搭配和优化。
一方面,河南地处内陆,集装箱运输比例较低。缺乏铁路集装箱专用车辆,陆路、水路运输采用的集装箱与航空专用集装箱标准不一致,集装箱维护、管理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技术装备存在很多不足。缺少适应标准箱装卸的专用设备和自动化转运系统,驮背运输、双层集装箱等新技术装备没有得到研发和应用[6]。
组织编制《河南省多式联运三年行动计划》《河南省多式联运体系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发展政策,将多式联运明确作为河南省“十三五”时期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战略、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攻方向。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着力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体系。
改革行业管理体制,省政府牵头成立多式联运管理协调部门,对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实施统一管理和及时协调[7]。为减小阻力、尽快缓解多头管理的弊端,可分两步走:①设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办公室,由公路、铁路、民航、港口及重点物流企业代表参与,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牵头制定多式联运发展规划、总体布局、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推进信息共享,协调联运过程中各方利益。②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集中统一管理,结束多头管理局面,在投资、建设、管理方面做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真正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盘棋”。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大型公铁空一体化物流枢纽,加强公路、铁路、航空运输衔接,形成设施先进、运行高效的多式联运系统。将具备转运能力的物流园区或场站作为多式联运网络的重要节点,在运力转换的关键节点形成各类基础设施的无缝衔接。配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战略实施,以郑州机场为核心,加快建设辐射八方的公路、铁路网络,实现以航空为核心的陆空一站式物流服务。
加强兼并重组,积极培育或引进类似于联合包裹公司(UPS)、联邦快递公司(Fedex)的跨国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推进国际国内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建设,鼓励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优秀物流运输服务商的合作,建设境外转运中心、分拨中心和业务网点,并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的协调和合作,构建与国内沿海主要港口之间的铁路集装箱运输通道。
加快高速、重载货运技术装备研究,试点推进驮背运输、双层集装箱运输;研发并推广空运专用集装箱、陆空联运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以及标准箱装卸专用设备、自动化换装转运装备。加强信息技术在多式联运业务中的应用,建设统一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运单、票务及货物追踪等信息功效;打破制度壁垒,促进平台开放和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标准规范,为多式联运经营人提供开放、公平、便捷的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