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

2018-02-14 16:16马铖张史昭
新中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运化肾脏病气机

马铖,张史昭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

马铖1,张史昭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慢性肾脏病;湿阻气机;辨证论治

湿有表里之分,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之湿邪而致病者,称为外湿;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而致病者,称内湿。诊治“湿”在肾系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张史昭教授为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和临床3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临床强调湿邪在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对于湿邪的治疗尤其重视对气机的宣畅。现就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作一探讨。

1 湿阻气机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湿性黏腻,为质阴有形之邪,易阻气机。《医源切脉源流论》曰:“柔而遏者为湿邪”“遏字足以赅之。”湿病因气机受阻,在上则肺失宣发,不能通调水道;在中则使脾胃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不能畅达,浊阴不能下降;在下则使肾主水及封藏失司,水液气化失司,使精微物质渗漏。如《时病论·秋伤于湿大意》所说:因湿致病者,固属不少,如肿满黄疸淋浊等证。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 mL/min)超过3月。因其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慢性肾脏病根据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尿浊等范畴。就脏腑而言,其产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相关;就病邪而言,则和湿邪密切相关。湿性重浊,其势趋下,缠绵难愈。《宣明方论》有言:“湿气先伤人之阳气,阳气不能通调水道,如水道下流淤塞,上流泛溢必为水灾。”

笔者认为,湿邪既是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加重气机郁滞,促进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湿邪贯穿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始终,而湿阻气机则是慢性肾脏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的中心环节。因气机阻滞,脏腑气化不行,故产生各种并发症,如气机郁久生热,形成湿热;气机不畅,血行瘀阻,加重血瘀,旧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因实致虚,出现气血两虚。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口干不欲饮,纳食减退,腹胀,大便干结,数日一行或溏泄秽臭,面色萎黄,乏力,少气懒言,舌红,苔腻,脉弦滑。进展到后期,水液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湿泛滥,浊阴弥漫,气机升降失调,高度水肿、恶心呕吐、心悸、怔忡、无尿等水气上凌心肺等症状。临床中笔者尤其强调舌诊的重要性。如果是腻苔,一方面提示存在湿邪,同时是气机被遏,运化失司的重要征象。同时根据苔色,可以判断湿郁是否化热,若为黄腻苔,则表示湿郁而后化热;若苔白,则为寒湿不化。

2 慢性肾脏病中湿邪的辨证论治

在治疗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祛除湿邪,通利气机,使脏腑气机通畅,恢复脾肺肾的气化功能。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曰:“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湿下行之理……湿阻中焦者,用竹、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或再加风药……总之,肾阳充旺,脾土健运,自无寒湿诸症,肺气清肃下行,膀胱之气化通调,自无湿火湿热诸症。”这段论述从祛湿大法到用药原则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尤其强调气机通畅、脏腑气化功能恢复在治疗湿证中的地位。故化湿泄浊、宣畅气机的基本治法应贯穿慢性肾脏病治疗的始终。笔者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理气机以治湿。

2.1 健脾利湿,佐以宣肺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笔者认为,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依赖脾气散精而上归于肺,留于中焦,阻滞气机,或溢于四肢,聚而成湿;肺主气,通调水道,肺虚无力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排泄,致使水津不得四布。临床表现为颜面及四肢浮肿,痞满,身重困倦,纳呆,尿检多为蛋白尿,或伴有轻度镜检血尿,舌淡胖,边有齿痕。治疗可用四君子汤加苍术、白豆蔻、姜半夏等运脾化湿,同时配合开上焦用药如苦杏仁、藿香宣发肺气。若素体火旺或湿郁日久,可见舌红苔厚黄腻等湿热中阻之象,即湿郁而化热,则可加黄芩、黄连以清热燥湿。湿为阴邪,寒主收引,故清热解毒之品不宜早用,否则更阻气机,致使湿浊更甚。

2.2 通腑泄浊

胃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脾胃功能虚弱,腑气不通,升降失司,中气不畅,运化受阻,湿邪不化。临床表现为便秘,痞满,恶心,面垢,口秽,苔腻。治则因通腑气,笔者常根据患者大便情况使用大黄、熟大黄、六月雪、积雪草、白花蛇舌草等通腑泄浊。腑气通畅则升降相宜,气机通畅,故不健脾而脾气自健,运化自行,湿浊一则因腑气通畅而下,一则脾气运化功能恢复,若妄进补剂则更阻气机,更加重湿邪。

2.3 温补脾肾,通利小便

湿甚则阳微,慢性肾病病情迁延,湿邪阻滞三焦,气机不利,日久伤及脾肾阳气,脾肾气机衰弱故肾不能主水,脾不能制水。临床表现为水肿,腰酸,大便溏,小便少,形胖,面色白,舌淡、苔白脉沉细。用药多以补骨脂、淫羊藿、杜仲、菟丝子、均姜温补脾肾之阳;水肿明显时加用附子。笔者强调此温补脾肾之目的乃温阳以振奋气机,使气机通畅以运化水湿,乃塞因塞用之意,不可过用,否则壅滞气机,助湿生热。另外,遵仲景“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之旨,治疗中宜助以茯苓、泽泻等通利小便之品。

3 病案举例

韩某,女,67岁,2016年9月12日初诊。5年前劳累后出现尿中泡沫增多,查小便常规:蛋白(++),隐血(+)。西医诊断:慢性肾炎,未予系统治疗。近1月来患者自觉腰膝酸软乏力明显,夜尿次数较前增多,每晚4~5次,胃脘痞满,纳欠佳,大便时干时稀,夜寐欠佳,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细滑。查体:面色晦暗,双肾区有叩击痛,双下肢不肿。B超提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双肾缩小。尿常规:蛋白(++),隐血(-);肾功能:肌酐(Cr):243 μmol/L,尿素氮(BUN):13.2μmol/L;血常规:血红蛋白(Hb):106 g/L。西医诊断:慢性肾脏病,CKD4期。中医诊断:溺毒。证属湿浊内蕴三焦,三焦气机不利,日久累及脾肾。治以化湿泄浊,温补脾肾,通利三焦。处方:猫爪草、六月雪、黄芪、薏苡仁各30 g,党参、白术各12 g,补骨脂、菟丝子、姜厚朴、白豆蔻、姜半夏、苦杏仁、藿香、僵蚕、牡丹皮各10 g,何首乌藤、茯苓各15 g,酒大黄5 g,陈皮9 g,蝉蜕6 g。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服药14剂后复诊:患者自诉服药后乏力明显好转,胃脘不适消失,夜寐好转,舌质淡,苔薄,脉弦细。查肾功能:Cr:163 μmol/L,BUN:10.3 μmol/L;尿常规:尿蛋白:(+),隐血(-)。治以益气健脾泄浊为主善后治疗,患者目前病情稳定。

按:本案中患者湿邪久郁,三焦气机不畅,水气不化,日久累及脾肾,运化失司,腑气不畅,更加剧湿浊,故胃脘痞满,纳食不佳;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夜寐欠佳;清阳不升,湿浊下注于肾,则见蛋白尿、血尿;久病失治,湿浊蕴结,阻遏气机运行,故内生浊毒,则见血肌酐升高。本案治疗中以健脾益肾燥湿,截水湿之源;同时辅以轻清宣透、疏通气滞之品以开其郁,使气机宣畅。治疗方中重用黄芪、党参功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补气升阳可振奋脾气助脾运化升清,使精微上行而不下泄;猫爪草、六月雪、姜半夏、陈皮、姜厚朴、薏苡仁、白豆蔻祛湿泄浊;佐以苦杏仁、藿香、蝉蜕宣畅气机,开其郁滞,恢复脾胃运化之机。药证相符,疗效显著。

R692

B

0256-7415(2018)01-0173-02

10.13457/j.cnki.jncm.2018.01.048

2017-06-09

马铖(1991-),男,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肾脏病。

张史昭,E-mail:zsz0852@126.com。

冯天保)

猜你喜欢
运化肾脏病气机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性格情绪对于气机的影响——C、D型性格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便携电子打气机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