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涛
(德州市财金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总承包是指专门负责总承包的企业受某些工程的业主委托,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选材,工程成本等方面进行负责,这些工作都是很繁琐和复杂的,总承包的人员要对承包的工程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工程的工作环境和施工用具,在确定施工用材时也要进行实际检测,分析材料的属性和使用性能。工程总承包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有着双重身份,它既要对上家的工程业主负责,又要对下家的分销商负责。由于工程承包的复杂性,也要求总承包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仔细,认真,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工程总承包对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管理方面都要负责。
建筑工程造价是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它涉及的范围较广,综合性也较强,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工程造价是要贯穿整个施工环节的,每一个环节的造价不合理。都会对最终的工程效益和质量造成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使施工过程有条理的进行,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节约成本,降低生产成本,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合理应用,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由此可见,正确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工程的总承包者一定要把握好工程造价这一环节。
EPC模式是设计,施工和采购的缩写,它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的总承包者根据工程合同,对负责的项目进行设计,材料采购,施工步骤操作以及成本预算等环节,而且这种模式的数据分析的正确性很高,与最终工程所需的资源相差很小,它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等方面。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着施工与设计原理脱离的现象,还存在着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不能有效结合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工程的综合效益造成影响。自从出现了EPC模式,更多的工程承包者选择用这种模式进行工程管理,因为它的准确性高,质量安全性也高,会更让工程总承包者放心。所以,很多工程的总承包者宁愿花多点钱选择EPC模式,也不会选择价格便宜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由此可见,EPC模式在当今工程行业领悟中的重要性。
2.2.1 EPC模式的总承包者处于工程中的核心地位
一个好的模式能否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靠的还是有能力的人进行操作这个模式。由于工程管理较复杂,EPC的应用模式也较繁琐,所以就要求运用EPC模式的总承包者的工作能力要强,还要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工程承包能力。EPC模式的总承包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设计,施工和采购负责,还要指挥各个分包商进行工程的工作,由此可见,EPC模式的承包者身上的责任很大,处于核心的重要地位,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工作。虽然EPC模式给工程的总承包者带来较好的主动经营机遇,但是也给承包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承包者在初步设计或未预计的材料当面出现了一些缺陷,总承包者除了要承担施工风险外,还要承担设计和采购的风险。工程的决策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出现设计不完善的情况,就会造成以总包价进行签约总承包合同,这会出现价格不清,工程量不确定的问题。虽然EPC模式的总承包者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可以通过工程报价减少风险,还有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获得额外利润。
2.2.2 业主的权利受到限制
EPC模式主要是作用于工程的总承包者,总承包者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施工,在这其中,业主的主动权利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业主只能对承包商进行某一方面的要求,只能控制承包商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而总承包商处于主动地位,他会选择较为自由的工作方式,也会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设计工程,总承包商只需要最终的工程结果满足业主的需求即可,由此可见,业主在EPC模式的作用下只有一点控制力,不能干预工程的施工工作。
2.2.3 有效整个合资源,加强工程成本控制
EPC的优点有很多,其中能够有效的整合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是其中一个优点。EPC模式通过前期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用材和材料采购进行决策确定,得出的施工计划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工材料的浪费。因为EPC模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它得出的所需材料数量和最终工程所用的材料数量相比,只有较小的误差,有的甚至比最终用工材料多,这样一来,有了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的总承包者就会有目的的进行采购材料,购买的材料也会得到有效的利用,不会出现传统的施工模式浪费工程资源的问题。
每个工程都要有工程报价这一环节,这个环节的合理性能有效降低整个的成本,为了使EPC模式能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工程项目的报价人员首先要认真搜集和阅读关于工程造价的书籍和资料,然后研究关于招标的通告或相关文件,还要对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施工场地有所了解,对招标者提供的工程量进行比对分析,在分析完报价文件之后,报价师要结合本工程的优点和缺点确定不同的报价。在确定投标报价时,既要考虑工程企业的利润空间,又要考虑报价是否能在投标中获胜,争取做到公司的利润和中标的几率统一。最后,要注意运用投标报价的策略和使用方法,关于总承包者的质量和绩效,不可以降低报价价格。
工程的总承包商在对外进行招标时,要制定合理的招标制度,总承包商通过招标制度进行招标,选择符合制度的分包商,通过这种招标方式,可以选择到良好的分包商,这样一来,与较好的工程分包商签订施工共同后,总承包商可以大大减少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对工程的造价也是有好处的。相反,如果工程的总承包商在选择分包商时方法不当,就会对工程的造价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因分包商的工作效率低,而不得不更换分包商,那么工程的总承包商不仅要承担工程的直接损失,还要承担因工期延误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分包商的选择很重要。
施工图预算是以施工设计,施工用工和施工材料为依据的,是总承包商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根本依据,它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合理有效的安排施工劳动者,还可以帮助采购人员选择性能较好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这些都有利于降低成本,也可以做到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工期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这就要求预算师对施工图的预算进行审核分析,这样有利于确定工程的实际成本,能有针对性的控制工程成本,预算时要从施工设计,用工成本,工程材料和工程设备等方面进行预算。施工图的预算工作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部分,所以需要对施工图的预算工作加强管理,帮助后期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的竣工阶段是工程的最后一关,它的结果也直接代表了工程总的最终造价。在最后的阶段,因为有了前面施工设计和施工管理的铺垫,最后的工程核算工作就变得较简单些,竣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工程量的核算和工程费用的统计,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和造价的相关资料,仔细准确的核算工程量和工程成本。最后,造价管理人员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经验总结,这个工作也是检验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是否实现的重要步骤,造价管理者要收集工程的各种造价资料和数据,建立造价成本控制的数据资料库,这样也有利于为后续的工程项目关于造价控制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结合上文所述,对于一个全程控制的造价工程来说,每个环节都不可忽视,靠前的工作环节做的越仔细,就越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全过程的控制,要加强每一环节的控制。希望工程的总承包商能合理利用EPC模式,利用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也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叙述,能为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1]有 磊.基于 EPC 总承包模式的造价控制[J].现代商业,2013(07):164~165.
[2]方一清.EPC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4(05):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