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曹玉忠,张 健
(1.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2.长春市九台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吉林 长春 130500;3.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
2018年2月2日,原国家林业局公告(2018年第1号)(2018年松材线虫病疫区),辽宁省松材线虫病新发生的县级行政区增加了13区(县)[1],包括抚顺市东洲区、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和铁岭县等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区域,呈现出松材线虫病明显地北上加快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发生的地域与吉林省疆界或接壤或邻近,最近的疫区距吉林省界限仅数十千米,已对吉林省生态安全构成极度威胁。
在自然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 & Buhere,1934 ) Nickle]本身几乎无远程扩散能力,主要依靠媒介昆虫传播[2]。世界上已知松材线虫传媒昆虫有鞘翅目的天牛科(Cerambyc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吉丁科(Buprestidae)、叩甲科(Elateridae)等36种甲虫和等翅目的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甲虫类占主要份额[3]。吉林省已知潜在可携带松材线虫的甲虫有8种[4-7]。本文将此8种甲虫相关信息给予报道,为控防松材线虫病传入提供帮助。
东洋种[8]。2004年8月在通化市被发现,吉林省入侵种[9]。
该虫在南方多为1年发生1代。幼虫共5龄。以4龄、5龄幼虫在寄主干皮下的蛹室内滞育越冬。蛹期约20 d,成虫寿命30~100 d或更长。该虫自然扩散距离不超过200 m,也有报道最远扩散距离为3.3 km。每雌虫产卵量60~100粒。卵期20 d以上。卵孵化后,幼虫蛀入树皮下。幼虫初龄时在树皮下蛀食,秋季时在木质部蛀坑道及蛹室。坑道呈“U”字型。气温18 ℃以下时,成虫潜伏不动。
雌虫偏爱在衰弱木上产卵。幼虫主要集中分布于寄主干部的中下部,且南面虫口密度高于北面[3]。
已知分布于长春、农安、吉林、永吉、桦甸、蛟河、敦化、安图、辉南、白山、临江、长白。
该虫1年完成1代,以滞育幼虫越冬。在吉林省蛟河林区,成虫出现期在6—8月份[10]。
该虫曾在吉林省辉南森林经营局四岔林场发生,危害15年生北美短叶松(PinusbanksianaLamb.)人工林,林木受害率53.5 %~81.6 %。幼虫2龄前在树干皮层下钻蛀,蛀道明显。2龄后幼虫取食蛀道周围的皮层组织及韧皮部,并扩展到木质部表层,形成深浅不规则的斑块形蛀道,蛀道内堆满褐色蛀屑和虫粪,使被害的寄主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当幼虫取食面积满足不了自身所需营养时,便向木质部深处钻蛀取食。幼虫如取食面积大时,钻蛀深度较浅,反之则深。取食面积22~25 cm2,深度约2 mm。以2~3龄幼虫取食面积大[11]。
坡上林分受害最重,坡下林分次之,坡中部林分最轻。林中天窗周围的林木受害严重。成虫多在树干基部20~60 cm高度处产卵。幼虫多寄居在干部10~180 cm之间。胸径10 cm以上的树干上受害重,6 cm以下的极少或没有。
Hwang In-Cheon et all (2008)报道,在初龄时,取食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 et Zucc.)、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 et Zucc.)、沙松(AbiesholophyllaMaxim.)和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Lamb.) Carr.]的幼虫体型大小无明显差异,但3月后出现差异。取食红松、赤松的幼虫和成虫体型较大,而取食日本落叶松的则体型小。幼虫在红松上存活率为53.6 %,在赤松上为51.8 %[12],但成虫期均能产卵繁殖。
该种以前被称为云杉小墨(黑)天牛[Monochamussutor(Linnaeus)],已知分布于永吉、蛟河、桦甸、舒兰、敦化、安图、和龙、汪清、龙井、东丰、通化、抚松、长白。
该虫1年完成1代,以滞育幼虫越冬。在吉林省蛟河林区,成虫出现期在6—7月份[10]。
在大兴安岭地区有2个物侯群。第1物侯群以滞育幼虫在寄主木质部坑道内越冬。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6月中旬初孵幼虫出现。此物侯群占总体数量90 %以上。第2物侯群是从7月下旬—8月羽化的成虫群体。之后,后代以2龄或3龄幼虫在树皮下滞育越冬,第二年5月中旬在皮下取食、生长和发育,然后钻入木质部蛀道,化蛹直至羽化出孔,此物侯群约占该虫整体5 %~10 %。
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2龄后蛀入边材,之后进入木质部钻蛀,排出木屑。幼虫经冬季滞育后,5月份继续危害,钻蛀直型坑道,长7~10 cm。待化蛹前,幼虫钻蛀“L”或“U”型坑道,连接蛹室。蛹室长椭圆形,两端稍弯曲,长径30.0~50.5 mm,平均42.7 mm,宽径10~15 mm[14]。
幼虫喜侵直径20 cm以上的原木,径级越大,受害越重。该虫在林火、虫害发生后和新采伐原木的林分内易成灾[14]。
该种以前被称为云杉大墨(黑)天牛[Monochamusurussovi(Fischer)],已知分布于农安、长春、吉林、永吉、桦甸、蛟河、敦化、安图、汪清、珲春、辉南、白山、临江、长白。
在吉林省蛟河林区,成虫出现期在7—8月份[10]。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红花尔基林区该虫大多数为2年完成1代,少数1年完成1代。成虫6月上旬—7月上旬羽化,6月下旬—9月上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卵孵化。幼虫共5龄。幼虫在寄主皮下蛀食韧皮部和边材表层,约经30 d向木质部钻蛀垂直坑道,9月末在坑道内滞育越冬。第二年5月出蛰,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再次在木质部中钻蛀坑道,并在坑道末端做蛹室,在蛹室内第2次滞育越冬。第3年5月上旬幼虫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坑道在粗干上为马蹄型,在细干上为弧型或直线型[15]。
已知分布于长春、吉林、敦化。
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成虫期6—9月份。春季幼虫在木材中化蛹。幼虫喜在频死或近期死亡的直径3~8 cm小树干、分枝和树梢中蛀食。成虫取食树皮和针叶。
已知分布于长春、蛟河、靖宇、抚松。
该虫2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树皮下或木质部内滞育越冬2次。
该虫对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Mamya & Enda)具有较强的携带能力,但能否携带及传播松材线虫,尚未十分明确。相对而言,褐梗天牛对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和赤松(P.densifloraSiebold & Zucc.)较松属(Pinus)中其他树种更为嗜好。由于黑松和赤松在吉林省分布面积较小,这或许是其在吉林省长期种群较低的原因所在。
在山东省,成虫羽化期从6月上中旬开始,有2个高峰期。第1高峰期在6月中旬—7月中旬,第2高峰期在9月份—10月中旬[16]。成虫产卵块于厚树皮下,每雌虫产卵约800粒。卵期15~21 d。初孵幼虫在树皮下取食,16~24 d后钻入韧皮部和形成层取食,形成横截面0.75~1.5 mm×1.4~4.0 mm的椭圆形,长6~7 mm`坑道。种群数量较高时,每100 cm2面积上的坑道入口可以达到100个,坑道内布满幼虫的粪便和碎木屑。老熟幼虫在边材内做蛹室化蛹,蛹室前端沿坑道延伸至树皮表面,蛀成3~8 mm×5~13 mm的卵圆形出口。蛹期有效积温(143.988±35.33) 日·度,发育起点温度(9.475±3.36) ℃[17]。
已知分布于永吉、桦甸、辉南。
在欧洲北部的芬兰,该虫1年完成1代或2年完成1代。如果树皮和边材干燥,导致幼虫发育迟缓,可3年完成1代。以滞育幼虫越冬。幼虫寄居的树干皮部较薄或干燥的话,则偏靠木质部生活。蛹室位于边材或木质部之间[18]。
幼虫喜在衰弱或近期衰亡的直径约3 cm树干、伐枝和树梢内蛀食[19]。
已知分布于长春、永吉、磐石、桦甸、蛟河、舒兰、敦化、抚松、汪清、四平、梨树、辽源、柳河。
1976年,该虫在长春市净月林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 var.mongholicaLitv.)和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人工林爆发成灾,发生面积约200 hm2,被害株率达90 %以上,平均虫口密度498头/株,最高达257头[20]。2000年,在吉林省临江林业局局部发生,发生面积约967 hm2,受害林木多为健康木[21]。
该虫1年完成1代,以成虫在寄主根部皮内滞育越冬。春季日平均气温5℃时,成虫复苏。10 ℃时,成虫飞出,寻找频死木、新枯立木产卵。4月末—5月初为卵盛期,6月下旬为卵末期。幼虫共5龄,幼虫期15~20 d。幼虫孵化后,向母坑道垂直方向蛀子坑道。老熟幼虫在子坑道末端蛀椭圆形蛹室。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飞到健康树新梢上蛀食梢髓补充营养,在蛀孔外围留白色松脂圈和木屑。10月上中旬气温下降5 ℃时,几天内成虫全部到寄主根部内滞育越冬。
林缘、居民区、楞场和其他存放新倒木附近的林分受害重,受害林分呈枯黄褐色带状或块状。一般阳坡林分受害程度重于阴坡,立地条件差的林分受害重于立地条件好的林分。生长势弱的林木和林缘木受害重。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业网http://www.forestry.gov.cn/.
[2]EPPO Quarantine Pest Data Sheets on Quarantine Pests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Prepared by CABI and EPPO for the EU under Contract 90/399003.
[3]宁眺,方宇凌,汤坚,等.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4,41(2):97-104.
[4]张凤岭.吉林省东部林区重要害虫—天牛[J].吉林林业科技,1988,(5):23-27.
[5]高文韬.吉林省林木天牛种类[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2,8(1):79-86.
[6]王直诚.东北天牛志[M].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具诚,高玮,王魁颐.吉林省生物种类与分布[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王乔.墨天牛属(MonochamusGuér)的生物地理学研究[J].林业科学,1988,24(3):287-304.
[9]王志明,皮忠庆,侯彬.吉林省墨天牛属昆虫种类记述[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1):41-43.
[10]刘生冬,孟庆繁,高文韬,等.张广才岭南段阔叶红松林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与成虫出现期时间动态[J].林业科学,2016,52(2):74-81.
[11]孟维洋,王凯军,铁利伟,等.云杉花墨天牛虫害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97,(4):10-12.
[12]Hwang In-Cheon,Kim Ju-Huyn,Park Jong-Bin,et all. Growth,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Monochamussaltuarius(Coleoptera: Cerambycidae) on Conifers Fed to Larvae[J].KoreanJ.Appl.Entomol.,2008,47(4): 385-394.
[13]Henrik Wallin,Martin Schroeder,Torstein Kvammea. A review of the European species ofMonochamusDejean,1821 (Coleoptera,Cerambycidae)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genitalia characters[J].NorwegianJournalofEntomology,2013,25:11-38.
[14]邵景文,李坚,郑元瑞,等.云杉小黑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3):99-104.
[15]韩铁圈.云杉大黑天牛的研究及治理[J].森林病虫通讯,1985,(4):22-23.
[16]曹露凡.成山林场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17]于娜,庞宪伟,王丹凤,等.褐梗天牛蛹期有效积温的测定[J].中国森林病虫,2017,36(3):32-35.
[18]Petri Martikaine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Acanthocinusgriseus(Fabricius,1792) (Coleoptera:Cerambycidae) in Finland [J].EntomologicaFennica,2002,19:41-50.
[19]Lundberg,S. Bidrag till kannedom om skalbaggsfaunan pa Gotska Sandon. [J].Ent.Tidskr,1964,85:45-48.
[20]高长启,刘亚兰,骆长海,等.松纵坑切梢小蠢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80,(2):63-69.
[21]陈祥国,冯金刚.松纵坑切梢小蠹为害红松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9,38(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