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园 指导:王邦才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宁波市中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特指妇女在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过低、生活态度消沉、精神神志改变[1]。有研究表明,产后3个月、1年内PPD发病率分别可高达12%~14%,22%~24%,使产妇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2]。西医目前主要是以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但因产妇产后哺乳的需要,西药的应用受到限制。王邦才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精研经典,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临床治病不但辨证准确、用药简洁,而又谙熟中医情志调摄,注重人文关怀。笔者师从王教授,跟随临证学习,有幸得其传道授业之益,常有醍醐灌顶之感,现将其治疗产后抑郁的经验介绍如下。
古代“产后抑郁”记载多以形象化的症状为病名,如“产后恍惚”(《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乍见鬼神”(《万氏妇科》)、“产后不语”(《妇人大全良方》)等。关于其病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3]云“产后血虚心气弱,惊悸恍惚不安宁。”指出产后血虚,心营不足,心气怯弱,心神因失养而见恍惚,多梦,心神不宁,忧虑悲伤等症。《产科经验宝庆集》[4]指出:“产后虚弱,多致败血停蓄,上干于心,心窍闭塞。”阐释了产后血虚气弱,气虚运血无力而血滞成瘀,或产后败血停滞,冲而上攻,蒙闭心窍,心神失明而不喜言语,昏困呆滞。然“郁证之起,必有所因,盖因郁致疾,不待外感六淫,而于情志为更多”《吴医汇讲》[5]。产后妇人敏感脆弱,易出现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致抑郁诸症。王教授指出产后妇人因分娩汗出、出血等,致津血、元气俱虚,或产后胎盘、胞衣残留子宫而使瘀血、败血内停,使产后抑郁存在多虚多瘀的病变基础,且产妇因产后身份角色改变,照顾幼儿或因生男生女产生家庭矛盾等困扰而易致思虑太过,情怀不遂。气血亏虚,加之思虑伤脾又暗耗心血,情志抑郁而致气结于内,终因心脾失养,气机郁滞而致焦虑、抑郁的产生。
在治疗上,王教授善明辨细察,抓主症,重病机,在药物辨治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移情易性,调护结合,现分述如下。
2.1 调治脾胃,安养心神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为李东垣的观点,其在《脾胃论》中有释:心脉为神之舍,心君不宁,化而为火,阴火太盛,则经营之气,不能养神,神无所养,则神志恍惚错乱,心中悸动,失眠多梦,时悲欲哭等诸症皆现。脾胃位处中焦,为后天之本是制约阴火上乘的关键,故脾胃虚弱,制约无力,亦现阴火上乘、烦扰心神之象。所以李东垣提出“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脾胃调和,阴火不致上扰于心,自然心神宁静。王教授认为,妇人产后气血亏乏,脾胃虚弱,空洞虚豁,动及感伤,易使心神失养,且忧思太过,肝气亦郁,肝郁乘土,土虚加以木乘,更致脾胃虚弱,无制阴火,而心神遭扰;且“脾为五脏使”,脾胃化生气血精微以充养五脏,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而调节全身气机。若久未能愈者,脾虚无力运化水湿,聚痰成饮,病更为复杂。因此,治疗此病重在调脾胃,增化源,以益气血,养心神。王教授常用归脾汤、归芍异功散、甘麦大枣汤化裁;脾虚夹痰者,加石菖蒲、半夏、北秫米;惊惕不安者加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纳谷不香者加炒麦芽、鸡内金、陈皮消食和胃。
2.2 养心顾肝,用药以柔 叶天士云:“凡肺肾为柔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其以脏腑喜恶特征为纲,发挥了柔法理论。王教授采叶氏之长,在临床上,对于产后抑郁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者,根据叶氏“营枯液耗,不受辛药,但以甘药柔剂,与心脾有益”,立柔养心营之法,常用甘麦大枣汤、生脉散、逍遥散等加减。用药以甘柔为主,如炙甘草、小麦、红枣、柏子仁、麦冬、灵芝、酸枣仁、莲子肉等。若兼心火之亢者,每加玄参、竹叶、灯心草之类。对于产后抑郁辨证有瘀的患者,因虚瘀并存,而“香燥破血,凝滞滋血”,王教授强调既不能滥用辛燥破血之剂,亦不能乱投滋腻补血之方,喜用辛润通络之品,如当归、桃仁、丹参、九香虫等。对于疏肝理气药的应用,其提出两点:一是不可过用久用;二是用药避免燥烈辛香损伤肝体之品,且宜在理气药中加入如白芍、牡丹皮、木瓜等甘酸之品,以柔肝敛木。临床用药多选香橼皮、佛手、玫瑰花、绿梅花、代代花、八月札、芙蓉叶等理气而不伤阴之药。
2.3 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理瀹骈文》[6]。产后抑郁作为情志病的一种,王教授强调当重以情治。因产后抑郁患者较一般情志病患者更加敏感脆弱,故更应予以重视。临床上王教授“以情治情”,特别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常用特鲁多医生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来教导我们。其对于产后抑郁患者的人文关怀,可以总结为:⑴听而不厌:耐心聆听病人倾诉抑郁之情,使令其所困得疏泄之机。⑵诲人不倦:产后抑郁患者常纠结于某件事久久不能释怀,王教授总能不厌其烦的予以劝导,使患者常怀感恩之心去生活,宽待人,宽待己。对于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患者,耐心的与其解说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时时不忘嘱病人节饮食,律作息,多运动。⑶增其信心:因此类病人多有敏感自卑,负罪感的心理,故沟通时要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并耐心为其解说疾病的详情,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恐惧,可提供此类患者的成功治疗案例,为其战胜自己增加信心。⑷移情易性: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以怡情养性,增添生活中欢愉之事。临床上王教授从容应对,循循善诱,察其态,析其因,解其郁,释其怀,尔后予以对证之剂以调之,每每获效。
许某,女,32岁,2017年10月21日初诊。因情绪差,时悲伤欲哭就诊。患者于6月前顺产一女婴,产后月余因琐事与亲生父母发生争执,此后情绪低落,悲伤,难以自控,后就诊于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予心理辅导加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停止母乳喂养,但效果欠佳。现症:表情淡漠,语声低微,入睡困难,且睡眠轻浅,容易惊醒,神疲乏力,多思善虑,不自主而生悲伤之情,对生活失去希望,不愿与人交流,谈话间泪水即出,胃纳一般,二便尚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产后抑郁。中医诊断:郁证,证型:肝郁脾虚,痰湿内盛。治宜疏肝健脾,化湿宁心。处方:陈皮、远志、制南星各10 g,姜半夏、郁金各15 g,茯苓、当归各20 g,炙甘草、黄连各3 g,干姜6 g,石菖蒲20 g,红枣10枚,淮小麦60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建议其可渐停抗抑郁药物,多与家人交流,培养兴趣爱好。
2017年10月28日二诊:药后症减,情绪好转,悲伤情绪较前出现少,夜寐欠安,胃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脉弦细。处方:上方去黄连、干姜,加佛手10 g、玫瑰花6 g,7剂。嘱其可以停抗抑郁药,予以鼓励赞赏,并以要体谅父母不易等言而教导之。
2017年11月4日三诊:药后症减,胃纳佳,夜寐好转,但易醒仍存。舌淡红、苔薄脉细。处方:上方去制南星,加党参20 g、炒白术15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7年11月11日四诊:病史同上,药后症减,夜寐好转,余证尚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上方去党参,加酸枣仁20 g、合欢皮10 g,7剂调之。嘱其病已愈,无需过多担忧,无特殊不适,无需再服药。
按:此为新妇人初产,面对诸多新问题常思而不能解,且素来性格内向,多愁善感,加之平素父母宠溺,造就其忧郁脆弱的性格,不耐挫折,因木不能伸而忧郁,土失木疏而滞凝,忧思之情绪则生,土气凝滞而气机升降受阻,故脾不散精聚而成痰,神藏于心血,精微成痰饮而不化气血,神失所藏则夜寐轻浅,易醒而多梦,血少神无所附,加之痰气内扰心神,常心愦愦然而将失,故悲伤自生。病症多由气血不足引起,而目前主要矛盾为肝郁脾虚,痰湿内盛。治以星连二陈汤加干姜、石菖蒲健脾化痰,除湿清神,甘麦大枣汤加远志以安养心神,当归、郁金养血活血达郁。本病的治疗重点不仅在于精准辨证,巧妙施药,而且在于与患者进行耐心沟通,予以人文关怀,使患者移情易性,诸症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