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娜
(南京市急救中心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03)
南京市急救中心借力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在体验馆中用院前急救档案讲好120故事,充分发挥院前急救档案鲜活的生命力。
院前急救档案是院前急救机构在实施院前急救内部建设,以及执行上级政策和有关要求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是宝贵的档案资源[1]。院前急救活动发展到哪里,院前急救的档案工作就应该延伸到哪里,源源不断地书写着院前急救的历史,梳理着院前急救的发展脉络,在急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把服务院前急救大局作为院前急救档案工作的生命线,科学推进院前急救档案开发和开放工作,努力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和“智囊库”。
推进院前急救档案建设可以凝聚更大的合力,画出更好的同心圆。一是凝聚内部力量。档案资源的原始性、真实性、唯一性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通过查看人事档案,我们发现急救中心有好多家庭是急救世家和急救双职工;大事记和荣誉簿更让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急救人前赴后继的奋斗史,这些都可以激发单位内部职工的荣誉感、认同感、向心力和培育120精神。二是凝聚外部共识。通过市民开放日、生命急救体验馆等院前急救档案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开放,增进了公众对院前急救的感知与了解,打通了公众与院前急救互连互通互信的藩篱,凝聚了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促进互利共赢。
院前急救集院前急救、现场救治、灾难医学和全科医学为一体,是院内诊治的重要前沿。在院前急救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院前急救过程中形成的出救病历档案对院内救治、院前诊断、公众医疗纠纷及保险报销等有重要服务性作用。
南京市急救中心的档案建设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创新和共享的思路,把死档案盘活服务民生。创新,主要体现在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上,借力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的平台,融入院前急救档案元素,加强档案宣传与服务,做法具有创新性,取得的成效也更为实在。自2016年8月22日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开馆以来,共接待体验者4 480位。共享,体现在服务政治上、大局上、民生上有特色,院前急救档案不再锁在“深闺”,而是走出了“闺门”,更好的为公众熟知,更好的为公众掌握,进而提升公众自救互救素养,增加公众对生命的感知与珍惜,也增进公众对院前急救的理解与认同,为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立足中心馆藏档案资源,深入挖掘院前急救档案中蕴含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通过生命急救体验馆建设、征集和利用档案来充分发挥了院前急救档案工作“记录历史、培育精神、服务大局、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生命急救体验馆中对档案的深加工,充分发挥档案纸质、音像和电子档案等不同载体功效,如中心宣传片、荣誉墙、60余年来的大事记和工作风采展等来加深单位职工和公众等不同群体对院前急救档案的认知,提升院前急救档案影响力,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2]。目前,已有4 480人通过参观生命急救体验馆,加强了对院前急救档案的感知。
中心主动与传统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联合,录制节目、发表专刊;积极利用南京市急救中心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和中心网站等新媒体力量;定期利用党员活动等形式走进社区、街道、学校,推广院前急救健康档案建设,如南京市急救中心微信中微急救平台里关于健康档案的填录,方便微信一键呼救时健康档案的同步推送来实现院前急救诊断前移;通过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扩大院前急救档案的受众群、覆盖面和吸引力。生命急救体验馆中介绍了院前急救发展历程、救护车发展史、急救中心大事记、中心微信呼叫中健康档案等相关情况,方便广大市民更为全面地了解和利用院前急救档案。
在生命急救体验馆中,中心通过深加工档案,开展互动交流,重点做好档案的利用服务。在与公众的交流中,主要打造如下三点:一是开发南京市急救中心微信APP,在微信中微急救里完善自己和亲朋的健康档案,方便真正需要呼救的时候健康档案能够随一键呼救的同时一键抵达调度平台,实现院前诊断前移。主要采取视频演示和讲解的方式和公众交流互动;二是利用2015年玄武湖隧道礼让救护车的音像档案,在体验馆重点板块循环播放,培养体验者礼让救护车意识。三是在与医疗机构的交流中,利用移动4G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图形等向医院急诊科实时传输,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通过音像档案的展现讲解,加深公众对院前急救的认知和信任,从而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的服务实效。
院前急救档案建设要牢牢把握院前急救的公益性,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紧紧抓住建设、管理、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要广泛收集、征集有关院前急救档案资料,深刻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改进档案利用方式,着力打造真实完整、管理规范、机制健全、主题鲜明、导向明确、内涵丰富的档案管理和利用体系,管好院前急救史、守好院前急救档、服务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同时,打造好院前急救档案精品系列,用史实说话、用档案说话,让院前急救档案在工作和服务民生中鲜活起来。
加强院前急救档案建设必须明确主攻点,找到具体路径。一是以“互联网+”为支撑,将档案工作“面对面”变为“键对键”,通过创新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模式,尤其是主体业务档案如急救派车记录和运行视频等推动档案信息化提档升级[3]。二是坚持特色发展,彰显南京急救档案特色。抓住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为院前急救档案建设带来的契机,打造院前急救档案教育基地、文化休闲中心[4],做好档案的深加工和利用工作,让档案更鲜活、更有热度和温度,服务好大局。三是坚持档案民生服务共享。做好院前急救健康档案共建共享[5],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院前急救诊断前移和院前院内一体化。
加强院前急救档案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7月1日施行《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中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呼叫电话录音、派车记录和救护车出车、运行的音频视频监控资料至少保存三年。院前医疗急救病历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管理[6]。《条例》从法律法规层面对院前急救档案归档进行了规范,但还需要政府和急救中心为院前急救的档案建设提供建设资金、档案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投入与倾斜。社会成员作为院前急救事业的受益者,也应该积极支持院前急救档案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7]。
[1] 姚玥君.院前急救档案规范化管理和数字化建设探讨[J].兰台世界,2013,27(S1):171-172.
[2] 姜素兰,宋 秦.如何实现高校多校区档案管理和校史馆建设的互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16(Z1):69-71.
[3] 群仲平.不忘初心,做好富民“必答题”[J].群众,2017,15(13):1.
[4] 孙大东.我国档案馆尚未走向公共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3,35(1):27-30.
[5] 李耀萍.社区居民卫生档案的建立和数字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7,31(21):60.
[6]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Z].2017-7-1.
[7] 郭 琳.加强档案建设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