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策略

2018-02-14 02:04:29■白
精品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素质行政

■白 冰

吉林大学

1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1.1 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更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唯有具备政治思想素质,才能在工作中坚定政治立场,端正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从而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言传身教,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树立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包括管理、沟通、表达、协调以及创新能力,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首先必须精通本职工作,业务素养要高;其次,在相关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促进工作完成情况;第三,良好的协调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展开,确保进展顺利。

1.3 知识结构素质

想要胜任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知识结构素质必不可少。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同时需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和改革方向。另一方面,为了让行政管理工作配合教育改革的需求,也需要对现代教育理念进行研究。

1.4 心理素质

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管理”的思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收入与教职人员也有一定差距。然而从工作内容上看,行政管理工作却更为繁重,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坚定信念做好本职工作。

2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现状

2.1 管理理念传统,管理效率低

在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也有新的发展,但仍有部分高校被传统管理理念所禁锢,导致在开展工作时依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各大高校更新了行政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同时建立了校园网络,但由于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传统,导致信息技术等现代化设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不但浪费了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也无法紧跟时代步伐,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最终将阻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以及高校建设。

2.2 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我国高校规模在不断壮大,其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加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却没有相应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也被边缘化,待遇低于教研人员。此种现象导致许多高学历的科教人员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甚热衷,继而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学历与教研人员差距越来越大。

2.3 机构冗员,服务意识淡薄

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学校与学院的“二级管理体制”,该体系下行政管理机构易重复设置,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容易产生矛盾。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聘、管及福利均是参照政府机构建立的,属于“铁饭碗”,长此以往导致行政管理部门出现“冗员”现象。虽然近年来不少高校都采取聘用制度,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问题。同时,由于行政管理岗位工作过于稳定,行政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危机感较小,导致服务意识淡薄。

3 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3.1 时代发展需求

我国教育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不俗成就,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恰恰行政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建设。

3.2 教育改革的需求

教育改革指的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包括高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高校课程日渐丰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提高职业素质,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

3.3 部门间工作协调的需要

高校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组成,在秉持教书育人宗旨的前提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保证与学校和学生相关的工作有序进行,而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就是促进各部门协调、明确各部门责任。

4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4.1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随着高校现代化办学理念的普及,在校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提升自我,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缺一不可,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高校现代化发展进程。

4.2 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高校需要引导行政管理人员形成服务型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为学校师生办实事,时刻关注师生的需求。同时需要对行政管理人员强调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概念,使相关工作人员形成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肩负起工作责任,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同时,在树立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高校也需要对行政管理工作予以重视,提升薪资福利待遇和学习、晋升机会,以吸引高素质科教人才加入行政管理队伍。

4.3 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高校要根据行政管理各部门岗位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精细化的考核制度,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工作性质的差异性,将工作量也纳入考察范围,并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考核结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奖惩分明的制度对于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与收入和奖励挂钩的激励体制,也能使其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4.4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特定环境下,每个人的观念、思想、行为都会受到影响,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工作的开展有着陶冶的作用,可以激发工作灵感及创新能力,规范个人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等。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工作氛围对人的影响,营造一个民主、乐观、积极的工作环境,一个互相信任、充分体谅的工作团队,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5 结束语

管理不只是学问,也是一种文化,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校园建设和师生的发展,唯有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高行政管理质量,为高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素质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