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淮海工学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相关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具体而言,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依然无法得到保证,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难以提升,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影响。
所谓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以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工程为对象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动。通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可以控制好建筑工程的造价规模,降低建筑工程建设耗费的资源与成本。通常来讲,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庞大的造价规模,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造价控制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大时间跨度的建筑工程,其造价控制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保证自身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因此如何实现动态化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并不注重工程造价的监管与控制,有的建筑工程项目长时间处于工程造价盲区,其预算往往与实际成本不相符。需要一提的是,有的管理人员将预算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却忽略了动态化的监管方式,而受到工期的影响,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会在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例如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波动等等,这显然是无法将建筑工程造价这一动态过程反映出来的。除此之外,尽管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清单计价模式在建筑行业普遍实施开来,然而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很多施工单位对清单和定额的应用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有所欠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意识还有待提高。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其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往往会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很多建筑企业在决策阶段往往对工程实际情况欠缺考虑,没有将不确定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而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一旦决策的严密性有所缺失,那么整个工程的发展方向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就会导致工程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建筑工程造价规范标准的制定方面,我国已经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了完善与补充。然而在市场经济变化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所遵循的标准与制度往往会发生被动的变更。此时就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出现漏洞,进而增加工程成本。
成本是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方面产生的费用,因此实现全方面的成本控制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合理性与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建筑企业应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缓解工程管理及施工人员的压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此将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再比如施工现场管理,天气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往往较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就注重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分析,合理制定施工计划,避免由于气候因素造成的误工现象,为实现成本全方位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在工程施工之前,建筑企业就应对限额设计理念有所认识与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成本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通过此来分析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成本,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在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过程中,还要提高施工设计水平,对工程有一个初步的设计。在设计中应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对工程各种极端分解进行强化,使工程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建筑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期间产生的成本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款项中所占比重往往会超过一半,其中材料成本则是施工成本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因此,工程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影响往往最为直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成为了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为了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就必须对施工阶段的控制予以高度重视。以建筑外墙的选择为例,通常在工程设计环节其材料规格、型号等已经确定,在施工阶段确定了材料数量后,就应该获取准确的报价,如此才能够保证施工企业在施工之间预算的合理性。站在监理工程师的角度,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工程合同款项、清单、招标文件、造价等信息,并对签证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对质量、进度、造价进行全面把控。施工单位要尽最大努力排除个人原因对施工工期、施工质量的影响,提高施工技术规范性,保障工程质量,避免返工现象出现,如此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经济投入。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理念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造价管控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现代企业为扩张利润空间,提高利润获取能力,就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工程投资风险得以降低,为保证企业效益奠定扎实的基础。
[1]徐美红.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探索[J].四川水泥,2015(4):80.
[2]张壮壮,张洋.刍议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