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团建工作研究

2018-02-13 01:26王传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新媒体

王传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4G手机网络等即时通讯技术和软件为代表的新媒体已为广大青年接受和使用。据调查,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活跃的群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共青团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分析、研究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一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团建;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101-03

以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为代表的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共青团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既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便捷、广阔的交流平台,同时,海量的信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拓展了共青团工作的内容和空间;它又给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使得团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工作对象、模式、队伍受到冲击。因而,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团建的创新路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媒体相关概念

1967年,彼得·卜尔·戈德马克(Peter carl coldmark)博士撰写的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书中,最早提到“New Medium”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E.Rostow)将“新媒体”一词用在了在向尼克松總统提交的报告书中。此后,尽管产业界和学界都不断推动对“新媒体”内涵的理解和讨论,但正是因为“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般性的静态的定义不能全部表达其内涵。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一词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一定义只是阐述了新媒体在传播意义上的突破,但这也并非是一个具学理意义的定义[1]。

中国业界对新媒体的描述则是:“所谓‘新媒介一般包括录像、多媒体、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光纤通信、综合数字通信网等。”不同的专家虽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他们对“新媒体”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网络技术基础上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新媒体可以使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收者成为对等的交流者,同时为这些交流者提供个性化交流方式的媒体。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因为这一定义对狭义的只注重交互性的新媒体概念进行了修正,放松“交互性”的限制,而强调数字网络技术因素,从而从广义上定义了多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征

1.从信息量的角度看,信息内容丰富

信息资源急剧膨胀,新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技术的获取的门槛,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界定被打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将自己所想、所看、所经历的事,通过在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以特定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尽管信息大多是原生态的,可能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个性化的传播和多点的传播者,实时互动的传播方式,都为信息量的海量增长提供了可能。

2.从技术的角度看,信息检索更便捷

新媒体简化了传播中介,拓宽了传播范围,将终端可移动化,从而提高了传播效率,创新了媒体技术,并且在新的技术平台上融合了不同形态的信息。从现在的媒介技术水平来看,新旧媒体的融合,包括传播介质、内容以及主体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传统化的模拟传播媒介转变为了数字传播方式,保证了信息的真实和质量,并且信息内容在复制、传送和转换过程中上获得了高效同一性。

3.信息形式多样

多媒体的外延处于迅速的扩展中,多种新式的媒体中介加上本就多样化的信息,使得多媒体传播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目前,手机正成为多网融合的重要媒介,手机的信息传送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手机短信除了可以发送普通的文本信息外,还可以发送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形式丰富多样。

三、高校共青团建设及其工作定位

1.高校共青团建设概述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的统一组织,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纽带,同时肩负着组织、教育、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的重任,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高校共青团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2.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定位

一是思政教育职能。党中央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高校共青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青年爱国热情,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和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人成才[2]。

二是组织管理职能。在高等学校中,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各类学生社团和组织。共青团作为思想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组织,要积极配合学校育人的基本目标。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应该在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学校团委应选择优秀的学生干部到学生组织中,把握好政治方向,吸收优秀的学生组织干部参加团校学习。

三是服务创新职能。服务职能是高校共青团的最终职能,共青团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共青团要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青年成长需以内在动力为支撑。大一新生容易出现目标真空期,这时亟须高校共青团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新生消除迷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目标。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促进大学生就业也上升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殊任务。

四、新媒体对高校团员青年暨团建工作的影响

1.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被广泛地运用到青年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持有即时通信工具的账号,他们认为即时通信工具可以拉近他们和朋友之间的距离,而且很多消息都是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获得的,成为了沟通最重要的方式。我们也要看到,正是这种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也减少了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减少了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现实接轨,导致团员思想不成熟,最终致使个人发展受到阻碍。另一方面,随着广大团员青年对新媒体的依赖,新媒体也正影响着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睡觉很晚,早晨起不来,导致生物钟混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

2.新媒体对大学团员青年学习的影响

笔者发现,由于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纸质书籍的使用率急剧降低,除了课本几乎很少再接触其他纸质书籍。甚至有一部分受访者开始使用电子版的课本,主要原因是纸质书籍价格昂贵、专业课本过于厚重。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过度地依赖网络,试图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学习信息。同时,由于过度依赖新媒体,青年团员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主要是因为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收集的同时,会被网络上其他无关信息吸引,导致无法长时间专注于正常的工作,长此以往,经常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大学生会逐渐丧失对自己任务的关注度,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果[3]。

3.新媒体对大学团员青年思想的影响

现实中,网络上充斥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一些不恰当的、激进的言论,无疑会影响到青年团员的思想意识形态。随着不良分子通过网络媒介诱导或诱骗大学生,例如网络诈骗等不良行径的出现,导致了对他人的信任度急剧降低,以至于对生活中的信任度也产生了怀疑。信任度降低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愿意听从他人善意的指导或者意见,个人主义较为严重,不愿意接受其他人提供的信息等。虚拟世界的信任度降低投射到现实社会中,就会让青年團员产生的不信任感不断增加,最终开始自我怀疑。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上有极高的言论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想法,进而得到更多人的响应和认可,最终提高了自我的认知和认可度。

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团建工作的创新

1.依托新媒体,创新青年学生的需求与激励措施

当下,随着95后、00后青年群体进入高校,给高校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社会上对90后的各种评价标签,已深深印在了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脑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年学生的多项心理需求会通过各种途径体现出来。因此,高校团建工作要紧紧把握时代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化被动为主动,要积极利用需求与激励理论,认真研究青年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微博、微信等及时通信工具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的特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或讨论的方式,主动了解青年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多方面心理需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传统团建工作中的被动模式。

2.依托新媒体,创新与青年学生的沟通机制

正如美国人际关系理论学家罗特利斯伯格所说,管理当局应该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员工的要求与期望,并对之因势利导,通过提供激励、营造良好人际氛围等手段,促使员工在承担职务过程中,能够采取真心实意的协作姿态。高校团建工作同样如此,要跟青年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对之因势利导,积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青年学生才会真心实意地采取协作的姿态,才会有利于团建工作的开展。

3.依托新媒体,创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

人本管理理论要求高校团建工作中,要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各项团建工作,要以青年学生为本,要把他们放在第一位,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在新媒体技术下,高校团建工作如何摆脱官僚主义作风,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做到以青年学生为本呢?

第一,将新媒体与引领青年相结合。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高校团委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全面、及时地了解事件真相,稳定思想情绪,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分辨是非,自觉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第二,将新媒体与凝聚青年相结合。高校团委应将新媒体的优势应用于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在汶川地震、舟曲地震、玉树地震,以及西南旱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下,高校团委可以通过微博和公众号第一时间向团员青年播报灾害的严重性,并发出号召,组织开展多种爱心活动,可以凝聚广大青年的爱心[4]。

第三,将新媒体技术与服务青年相结合。高校团委应充分利用即时通信群互动、共享的优势,不断提高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的水平。例如,在共青团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中,督促二级团组织组建就业信息员队伍,完善就业QQ群、微信群,将就业招聘和见习岗位信息分类整理,发送给未就业的毕业生,真心实意地关心青年学生创业、就业和实习,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

4.依托新媒体,创新团建工作的监督机制

当下高校团建工作监督机制应由传统的以意见箱、留言箱等小范围实体性的监督逐渐向以网络监督和实体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要尽快实现这一转变,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 建立专门的监督网站,为网络监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监督网站之后应随时保持网站监督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并且使大学生团员能通过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团委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将问题反映给领导。

第二,加强高校团建工作信息公开方面的制度建设。首先,要树立高校团建信息公开观念。只有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将一些问题消弭于初始状态,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在此处,公开者即智者。其次,应加强高校团建工作信息公开方面的制度建设。信息公开方面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一直制约着网络监督的发展,一方面应明确规定信息公开范围,哪些内容需严格按照程序公开必须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开程序。这些信息程序主要包括信息公开需要哪些手续,每一道手续所需要的时限等。

第三,创新监督观念,树立公开监督的现代监督理念。首先,应该变目前我国社会上流行的“监督即是不信任”的观念,这一观念使许多原本很有意义的监督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监督效果。其次,应培养大学团员网络监督的能力。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监督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青年学生虽然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新媒体技术,但这种专业的网络监督技术如监督平台的操作以及信息的主动收集和鉴别能力还有待加强,因而必须提高大学生团员的监督能力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团建工作的网络监督。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高校团建工作要转变工作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科学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努力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先机,迎接挑战,建设团员青年的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双重精神家园,将高校团建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守旧”为“创新”,变“传统”为“先进”,最终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团建工作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Zhu J.H. The viability of telephone survey in China: Telephone convergence rate, survey response rate and item response rate[M].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Paris, France, 1990.

[2]Rubin A. Media uses and effects: A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M].In J. Bryant& D. Zillmann(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1994.

[3]廖保华.组织设计理论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4]赵健.运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209—210.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新媒体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