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秀
摘要:要发展,国家就必然要在思想观念上统一,直至令国民思想都能够在同一个发展目标的引导下得以成型。当下国家综合国民思想的途径较少,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效果较好,传播效率也较高的教育途径。因此,当国家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首当其冲的融合路径。针对此,首先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再具体分析融合路径。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095-03
引言
发展,永远是以时代变革的宏观形式作为主导而形成的活动状态。人类社会需要发展,才能令当下现有的交流体系和经济体系不断提升自身质量。国家也需要发展,这样才能在世界领域中占据核心的竞争地位。而在当前的时代发展浪潮中,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了国家发展中的核心思想,创新代表着国家需要在创新视角下看待所有发展性活动。协调则意味着国家需要不间断调整社会运行结构与交流结构。而绿色是每个国家都要遵循的发展原则,开放则意味着中国将不断吸收和输出各类有价值文化与资源。共享则是国家新经济发展形式,拥有提升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作用。这五点构成了中国未来的发展理念,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就必须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后备人才们传递相对具有时效性的时代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令其更加深刻地认清自身所背负的发展责任与履行方向。故文章所选定的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对于提升国家发展效率而言具有切实的研究价值。
一、当前时代下“五大发展理念”与教育体系融合的实际价值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官方指明发展方向
即使是传统的文化教育体系,高校也必须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与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令每个时间段所培养出的学生,都能够拥有与时代发展特征相匹配的专业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传达国家政治思想,辅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为己任,但这一课程同样被规划在教学体系范围内。因此,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价值,校方必须要随时观察国家给出的发展政策和政治方向,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实时信息,及时更新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思想方向。虽然国家会在固定时间段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属性,国家给出的未来发展指南并非对教育事业有着明确的指向[1]。而“五大发展理念”却具有一定的细致性和全面性,且这五个发展理念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故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改良教学方向时,“五大发展理念”便为其提供了相对细致的改良方向。因此从方向上看,双方具有融合的实际价值。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价值体系丰富教育内涵
这里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分析视角,不再从“怎样教育”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培养“哪种人才”。以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来看,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必须要具有两点特征。其一在专业方面,学生不一定要做到行业领先,但务必要拥有工匠精神,能够“专业有成”,且认真对待工作。这样一来,只要学生在思想层面上拥有很高的觉悟,那么无论国家怎样调整国内产业空间,都能够保证经济产业可稳定发展与运行。其二则是在思想层面,学生需要明确家国责任,以及自身所背负的伟大复兴的责任。同时,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发展思想都需要与国家保持平行,这样当校方培养出专业的人才时,人才流失的现象才能够被避免。而之所以部分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就是因为教育体系内涵不足,不足以调动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五大发展理念”刚好能够为校方提供五个稳定的教育教学内涵。高校可以将这五点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国家现实发展融合,这样才能令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在实际生活中体会理论知识,直至坚定自身的辅助性责任。因此,从内涵充实方面来看,双方也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稳定的推进动力
学生的个人思想既要与国家要求的内容相匹配,也应该保有一些个人的主观思想。例如创新思维和协调思维等,都是学生个人思想成果中的宝贵财富。但当前多数高校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并未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发展需求,直接将思想政治设置成为了固定和固化的教育形式。教师只能在课堂中讲解和传递社会观念、政治思想,而学生需要对一些文字和思想进行记忆,一切讲解和学习行为极为机械化,学生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理解教师所传达的思想信息。而五大发展理念的产生刚好可以为教师的个人教学方式提供改良思路,教育体系可以利用五大发展理念进行顺延。先在课堂中落实创新概念,再不断延展为传达共享和开放性理念。这样一来,高校便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体系改良推动力,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便也能够被尽可能提升。
二、“五大发展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1.教师观念必须立即改良
在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个人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对学生造成影响。而当前多数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效不高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师个人对于时代思想政治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因此,他们也无法提供给学生专业和细致的讲解思路。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传达“五大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了必然举动,因此可推知,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便也具有了必要性。简言之,教师对于发展理念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明确国家对未来发展的看法和行动作用力。同时,国务院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即高校思政工作的负责人以及教师必须要做到爱岗敬业、自身业务水平需要达到专业高度[2]。故综合而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融合,教师便必然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校方需要采取专业手段,利用各种专业渠道来为教师讲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与内涵,并呼吁各个教师均要在自身的教学大纲中融入相关内容,改良自身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将传达“五大”思想精神作为任务,而是要作为日常的一部分,也作为自身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教室和日常生活这两个教育环境中,均为学生传达专业和具有深厚内涵的政治理论知识。
2.观念的传达也需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人思维的基础上
当代大学生比较重视自身的主观思维,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思想独立才是建立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简言之,只有他们能够自己意识到自身所背负的复兴和社会责任,他们才能够具有主观动力去践行。這种思想是当前时代下的必然现象,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都应该加以尊重。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以“国家”作为唯一的核心。学生只能通过不断地听取和了解,才能将自身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观念进行填充,整体而言比较被动。而在“五大发展理念”中,首当其冲的概念即为“创新”。创新的成立需要建立在人心有所想的状态下,而如若校方抑制学生的个人思想,在几十年后,国内便很难产生众多的创新型产业。整体性创新形式的培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刚好可以成为稳定的培养空间。故思政教师在传达五大发展理念之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思维,教师最好能够使用“对谈”的形式开展课程,辅助学生进入到理解和研究“五大发展理念”的进程中。这样学生才不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被动听取者,其在课程中能够收获的政治思想内涵也将更具文化价值[3]。
3.教师需要令教学内容贴近“新趋势”
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当前我们国家宏观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需要对中国梦有所认知,并且要意识到中国梦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政治价值。高校学生已经处在了从学校进入到社会中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要在校园环境中及时辅助学生看清当前的社会情势,能够明确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和整体思路。这样学生才能时刻体会到自己与国家是一体的,自己既是国家的组成分子,也是推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力。故针对此,如若教师仅为学生传达时间较长的理论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对国家当前的发展形势产生错误的判断。故教师在改良内部教学思路时,便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尽可能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找寻融入性材料,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政治信息。
三、“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1.创新为先,重塑政治育人体系
人类社会需要在创新中发展,所有旧的、不再便利的事物与思想都需要进行更替。就如同人们的细胞一样,在创新中更替才能够保持长期的活性与健康。而在人类社会中,实体物质是支撑正常生活运转的重要元素,但思想是坚定人们行进方向的核心内涵。因此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担负起刺激社会“创新”发展的责任。创新能力并非全然为天生,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根本不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也有部分学生因外部因素无法妥善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故教师便应该将创新作为开端,先以时代形式特征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再与其他的教育体系合作,真正地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和思想层面上的创新能力。创新实际上意味着推翻一部分的现有思想,因此学生的思想需要保证处在活泼但不脱线的状态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例如使用讨论形式开展教学,先设定一个政治思想作为讨论主题,全程脱离掉传统的书本与课堂,用实际与理论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到理论时可以先讲解理论的含义,再分析理论的实际表现形式,例如转变经济体制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等。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对理论实践形式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协调为辅,创设和谐教育情境
协调需要建立在整体视角之上,也就是说,高校需要在宏观视角中寻求渗透协调思维的路径。本段将分成三部分进行路径叙述,第一部分为观念问题。教育者必须要意识到培养“全才”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己任。而为了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政治教育也需要与其他的文化教育和能力教育展开通力合作,务必要从多个角度统筹规划,直至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完人”。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同学生专业内的教师展开合作,专业教师需要提供给思政教师专业内的行业发展信息。由思想政治教师将这些信息融入到国家发展形势中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在接触到思想政治课程时,便也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继而填充自身的就业规划。教师也可以同创业类的教师团队进行合作,双方分别提供社会信息和思想理论信息。这样一来,围绕在学生周围的教育体系便都能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而当高校需要调整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时,所有的教育体制都可以完成渗透改良任务,进而直接提升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这便是统筹规划、整体协调的育人优势所在。
3.绿色为令,建立绿色校园文化
与其他的事业不同,环保事业不仅仅对于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世界乃至地球均具有重要的维护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便必然要配合国家的环保工作。具体的落实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为,校方应该将整个校园均赋予“绿色”文化特征。即在建设校园时,尽量使用绿色作为核心思路。这样便能从外部环境这一角度为学生提供一些潜在暗示;第二个方向即为思想政治教育。但这一方向中,教师不能坚持将课堂作为主要的渗透途径,而是应该在日常的交流中即为学生传达绿色思想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最好可以使用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例如为学生布置课后活动性作业时,便可以以绿色环保作为主题,要求学生直接在社会中体验绿色生态,践行生态文明。
4.开放为依托,实现多元教育形式
开放性即意味着高校思政教师需要脱离传统的教育限制,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可知,其具有两种特征,一是教师核心地位过于固化,二是仅能以课堂和书本作为依托。虽然部分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填充教学体系,但对于学生来说,自己既然无法实现实时操作,那么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过具有“直观”优势,与书本并无过多分别。故针对此,高校便应该调整教学思维,营造互联网教学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可以统筹合作,针对网络“微课”这一形式进行运作,为学生开通专业的网络教育平台。同时在课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使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在网络上为学生分享一些世界信息。这样便能利用互联网,令学生可以体会到开放式的教学服务。
5.共享为未来,通力协作为手段
要实现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仍然要以宏观角度为主,思政教育团队可以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教学座谈会和实体议论会,并与其他学校达成一定的共识,即各个高校将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样一来,高校便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学素材,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国人才。
结束语
综上,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五大发展理念的融合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文中内容能够为思想政治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可用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齐卫平.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和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6(5):4—9.
[2]高蕾.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5):18—22.
[3]申忠玲.“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淄博师专学报,2017(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