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颖
陈鹤琴先生关于音乐教育有这样的描述:“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是工作,他们本能地都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幼儿的生活和成长离不开音乐的陪伴,幼儿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幼儿教师要充分把握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所蕴含的丰富教育契机和内容,将音乐教育蕴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通过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幼儿园提出将音乐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运用音乐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强化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总结了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内容源于生活,形式联系生活,设计回归生活
音乐教育的选材源于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让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教师在集体音乐教学中的选材都源于生活,比如音乐欣赏活动《春》《小闹钟》,韵律活动《加油干》《澡缸里的国王》,歌唱活动《郊游》《小鸟小鸟》,打击乐活动《喜洋洋》《钟表店》等,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表现源于生活的音乐。
音乐教育的形式联系生活。教师带孩子去剧院欣赏儿童合唱表演、器乐表演,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春音乐会”“迎新联欢会”等。也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妙声音,如潺潺的水声、清脆的鸟鸣、马路上的汽笛声等等,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和动作模仿有特点的声音,用乐器模拟声音讲情景故事等。
音乐教育的设计回归生活。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情境,并且要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有音乐教育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内容性情景,没有内容性情景的音乐教学很难有效果。所以,对音乐作品的情境性挖掘是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要考虑的问题,而源于生活的情境则更贴近幼儿。比如,利用生活中煮汤的情景特点来设计音乐欣赏活动《蔬菜汤》,根据民乐《喜洋洋》中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载歌载舞的情景设计活动《丰收的喜悦》,这样,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一日活动注重音乐的渗透、感染和融合
一日活动的组织注重音乐渗透。音乐,在幼儿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上就常常用音乐提示的形式,让组织环节变得具有“音乐性”,又有很强的行为指导性。入园、离园、进餐、散步、午睡、起床等环节播放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幼儿浸润在音乐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接受音乐的熏陶,同时调节幼儿的情绪和行为。
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可运用音乐感染。音乐,能够帮助幼儿产生和传递各种情感。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关注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特点与幼儿生活环节之间的联系,注重“音乐感”。比如入园環节选择舒缓、明亮的轻音乐,以调动幼儿愉悦的情绪。如班得瑞的《清晨》《春野》《寂静山林》等;进餐时的音乐要节奏舒缓、旋律优美,以助于消化、促进幼儿的食欲;午睡时则适合播放安静的摇篮曲,如《舒伯特摇篮曲》《月光曲》等;户外活动时则适合播放动感、有力的音乐,让幼儿精神抖擞。在课间操之前,播放节奏欢快的《小松鼠》,幼儿一听到这样的音乐,就明白要排队做操。操节音乐要选择节奏感强、内容有趣味,如《西班牙斗牛士》。体育游戏可以融合音乐游戏来进行,既有趣味性,又能促进体能的发展,比如《丢手绢》《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等。户外自主游戏的背景音乐,可以融入生活中的音乐元素,稻香里的蛙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等,如《森林奏鸣曲》《森林狂想曲》。各环节的提示音乐要明显变化,让幼儿感受到提示作用。更换频率也要适中,过于频繁会让幼儿听觉混乱,不利于幼儿行动常规的建立;频率太低也会让幼儿产生听觉疲劳,建议一学期更换一次为宜。
一日活动的呈现凸显音乐融合。音乐,能陶冶幼儿生活情操,培养良好的品格。教师除了注重生活环节中的音乐渗透与感染,还关注区域游戏以及幼儿其他发展领域中音乐元素的融合,让幼儿的一日活动都充满音乐的味道。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模仿和体验,感知和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区域游戏中,投放可以对声音进行探索的自然物、各种打击乐器等,结合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使用过的图谱、节奏卡,给幼儿更多自发、自主地“玩音乐”的机会。在表演区,同时还投放各种表演的服装、道具,将区域的活动内容作为集体教学的延伸,加强区域与集体教学的对话与联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音乐潜能地提升。
幼儿园还提倡音乐元素与幼儿其他发展领域活动的融合。例如音乐活动与语言领域的融合。中班歌唱活动《两只小鸟》,在幼儿学会曲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画的内容创编歌词:“两只蝴蝶飞在花丛中”“两条小鱼游在大海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将创编好的歌词融入歌曲中,通过幼儿亲身的感受与创编,将音乐活动与语言活动进行整合,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到:“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
幼儿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的很多音乐创作是自发的个体活动。作为教师,更要理解、尊重、肯定、接纳和欣赏幼儿的想法和自发的音乐创作表现方式;鼓励幼儿的自发音乐表现;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音乐的熏陶和培养。
(作者系武汉大学幼儿园园长)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