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新电力改革虽然没有实施电力的输配分离, 但这一信号已经充分显示出政府对于放开电力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这给予电力营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的模式下,电力企业基本不需考虑电力电价、营销等问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客户有权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甚至民企也非常有可能进入该领域。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将有助于构建健康稳定成熟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也实现了其企业本来的属性,即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这就要求各电力企业尽可能靠自身条件吸引客户,不断扩大电力市场。
传统的电力营销具有垄断性特征,传统“老大哥”的身份地位使得企业的竞争意识十分淡薄, 这种情况也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电力服务质量问题、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的问题,电力电价垄断等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此外,电力企业处于买方市场时, 对于电力分析、预测等工作常常较为滞后,导致营销工作没有相关数据的依据,导致市场开拓缺乏针对性。其次电力营销人才较为缺乏,一些电力公司出现了总量不缺,但质量奇缺的情况,从事营销工作的人较多,但真正综合素质好,懂得电力营销的人员却较少,造成电力服务质量的持续低下,人员素质跟不上电力市场发展需要。再次在电力费用收缴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服务的跟不上,加上一些客户对于电价预付费的抵触,所以“费控”推进难度相对较大,回收电费的风险不同程度存在。
新电改体制下,作为电网企业必须摆正位置,转变观念,切实将客户摆在中心位置。以客户为中心本来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不断加强市场调研,提升服务质量,所有的营销战略均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方向, 认真分析营销影响因素,掌握市场客观规律,建强营销结构体系。
输配分离将会加剧营销竞争,营销工作要更加高效,首要的是从树立电网产品形象开始,努力在客户群中形成自身的发展比较优势, 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在提供越来越安全、优质和可靠的电力产品,提高客户信任度和认同感,在稳定市场的同时开拓市场。当前正值改革关键期,作为电力企业,如果发生危害企业形象的事情,给企业造成的消极影响将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从当前社会舆情和整个行业的投诉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存在的问题总量减少,但敏感尖锐问题依然不少,这其中有服务方面的问题,有收费方面的问题等,这些对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影响巨大,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此外,电力企业还要十分注重新媒体的运用,加强自身的宣传教育,同时对于一些网络负面信息,要努力提升应对能力和水平。
电力体制的改革倒逼电力企业加强营销工作,核心是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提供周全、快捷、满意的服务。①积极转换思维。传统的电力企业往往是重生存,轻营运,这种模式必须得到根本转变,导向必须彻底转变为客户用电需求,营销模式也必须以服务为基础,以客户为上帝。②重视基础。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电网是最重要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根本谈不上上层建筑,所以,电力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电网建设为用户的理念,确保客户用电得到满足。③简化流程。传统电力企业审批流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改革步伐,在电力改革这个新的背景下,只有重新进行审视,才能进一步清晰不必要的审批流程, 缩减工序, 为客户减少业务办理时间,坚决将一些不必要的手续砍掉。④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电力企业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行业, 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娴熟的技能、扎实的专业功底,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客户提供可靠、安全、优质的电能产品。⑤加强社会监督。,监督考评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不仅仅是领导层管理层的事,作为服务业,更可以从服务对象处获得真切、一手的监督信息,作为电力企业在制定监督考核制度时,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规范各项业务的展开,全面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倒逼一线服务质量的提升。⑥依法治企。法律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底线,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严格确立依法经营的理念,严格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各项工作,对于触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要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捍卫。
所谓“需求侧”,是当前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技术,将其用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之中,比较贴合电力改革后的电力管理现状,电力体制改革后,面对供应的日益饱和,如何销售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电力企业均在电力营销上积极寻找出路, 需求侧管理不仅仅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客户的互利互惠,而且还能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应,不仅仅可以缓解供需矛盾,还能实现降耗节能,提升能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听的音符,电力营销创新也不例外,创新更为高效、优秀的营销模式对于电力营销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目前来说,营销模式的创新还有很大的空间, 比如近年来探索形成的对大用电户的阶梯价格制度,发展到如今的居民阶梯价格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营销手段的创新发展,不仅仅赢得了市场,稳定了客户,还让用电人员认识到了有序用电的真正意义。
综上所述,电力改革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电力企业的定位、发展理念等产生的影响积极而深远,进而进一步影响了营销模式、电力电价等,各个供电企业均必须要主动适应改革节奏,创造条件,挖掘潜在需求,科学引导客户用电,进而促进电力消费,扩大电力市场。